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区域合作与开发已取得很大成绩.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基础较好.开发较早的沿海.沿江地区.区域内经济体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日趋紧密.出现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北京.天津.大连.沈阳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读下图.完成13-15题. 13.有关乙地区在经济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国有大中型企业缺乏活力 B.能源.水源不足 C.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不好 D.产业结构转型困难 解析:选C.根据经纬度可判断乙地区是环渤海地区.该区域内国有大中型企业多且发展困难较多,由于重工业较多.人口密集导致水源.能源供应不足,因为沿海地势低平.濒临内海-渤海.有利于修筑港口和船舶停靠.又因为经济较发达.有广阔的经济腹地而使该区域港口区位较好. 14.“霾 在气象上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尘埃或盐类等非吸水性固体微粒.造成视障.影响水平能见度的大气现象.多发生于我国南方.2009年3月.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多次报道的“霾 天气出现在上述地区的( ) A.甲 B.甲和乙 C.丙 D.乙和丙 解析:选C.“霾 天气主要出现在我国南方.特别是珠三角地区. 15.甲地区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明显变化.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廉价劳动力 B.科技水平 C.交通和信息 D.资源和政策 解析:选B.随着资源的日趋短缺.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日渐减弱.科技水平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上升.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区域合作与开发已取得很大成绩,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基础较好、开发较早的沿海、沿江地区,区域内经济体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日趋紧密,出现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北京、天津、大连、沈阳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读下图,完成(1)—(3)题。

(1)有关乙地区在经济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国有大中型企业缺乏活力      B.能源、水源不足

C.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不好      D.产业结构转型困难

(2)2006年11月,央视气预报多次报道的“灰霾”天气多出现在(    )

A.甲     B.甲和乙     C.丙      D.乙和丙

(3)甲地区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明显改变,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廉价劳动力          B.科技水平

C.交通和信息          D.资源和政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区域合作与开发已取得很大成绩。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基础较好、开发较早的沿海、沿江地区,区域内经济体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日趋紧密,出现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北京、天津、大连、沈阳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读图并结合材料,完成问题。

    

如下图所示,2000年与1985年相比,C地区的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说明影响工业区位的某些因素在减弱,具体地说主要是下列因素中的(    )

    

       A.廉价劳动力        B.科技水平            C.交通条件            D.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区域合作与开发已取得很大成绩。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基础较好、开发较早的沿海、沿江地区,区域内经济体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日趋紧密,出现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北京、天津、大连、沈阳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读图并结合材料,完成问题。

    

A地区与90°W同纬度地区农业发展的共同的有利条件是(    )

       A.同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     B.都有大河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C.同处在本国最大的工业区                   D.都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区域合作与开发已取得很大成绩。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基础较好、开发较早的沿海、沿江地区,区域内经济体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日趋紧密,出现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北京、天津、大连、沈阳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读图并结合材料,完成问题。

    

有关B地区在经济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国有大中型企业缺乏活力                   B.能源、水源不足

       C.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不好                   D.结构转型困难

查看答案和解析>>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两大工业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推进速度很快。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崛起,许多外企由珠江三角洲地区向长江三角洲地区迁移。

材料二:日前,安徽皖江城市带江南产业集中区总体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在合肥举行。标志着江南产业集中区规划、建设的序幕正式拉开。江南产业集中区位于池州市贵池区境内,地处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区域,重点承接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营造以现代经济为特征的活力之城、生态优秀的宜居之城、科技和文明融合的文明之城。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地区的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何变化?(4分)

(2)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投资占全国比重日益上升,超过了珠江三角洲,试从珠江三角洲区位条件变化和长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两方面分析原因。(12分)

(3)长江沿江地带在长江流域的产业转移、经济合作中起到重要的纽带和辐射作用。试分析说明长三角产业向皖江地带转移对长三角发展的积极意义?(6分)

(4)根据安徽省江南产业集中区的位置、总体规划图和相关地理知识,分析在安徽省江南产业集中区的建设方面已达成了哪些共识?(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