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两区域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有关甲.乙两区域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区域地形以丘陵为主 B.甲区域地势北高南低 C.乙区域地形以盆地为主 D.乙区域地势西高东低 (2)图中A地位于B地的 方向.两地主要的外力作用类型是什么? (3)A.C两地的气候特征有何差异.对当地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4)就目前的条件来看.A.C两地适合发展的工业类型各是什么?试说明原因.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甲、乙两区域的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5分)

 
(1)说出甲、乙两区域地形特征的相同点,并简述其判断理由。(3分)

(2)图1和图2分别为甲、乙两区域气候资料图,试比较两地气温差异,并说出其影响因素。(4分)

(3)试比较甲、乙两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3分)

(4)图乙中的A区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影响其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海峡示意图。

材料2:下图为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

(1)写出图中海峡的名称,A为________,B为________。

(2)A海峡附近区域所处的自然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时,一艘由上海驶往伦敦的轮船,途经A海峡时风高浪急,而经过B海峡时则风平浪静,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4)根据材料2分析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并说明原因。

(5)从气候角度分析地中海沿岸发展水果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海峡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为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
(1)写出图中海峡的名称,A为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
(2)A海峡附近区域所处的自然带为____________。
(3)当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时,一艘由上海驶往伦敦的轮船,途径A海峡时风高浪急,而经过B海峡时则风平浪静,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二分析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并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气候角度分析地中海沿岸发展水果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受到区域发展基础条件、产业发展和体制背景等多方面的影响。除传统的城镇化影响因素(如工业化)外,我国出现了许多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力(如区位优势、第三产业、户籍制度、建设资金投资主体多元化等)。我国大陆沿海各省区(市)推动城镇化的影响因子差异很大(表2)。
表2

 
影 响 因 子
意 义
第一因子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省外迁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交通干线公路网密度
反映人口乡村——城市流动、跨区域流动的强度和便捷程度
第二因子
港口吞吐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外商实际投资额
反映城镇化中非工业化的拉动因素,即工业化不高情况下的城镇化
第三因子
人均GDP、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反映综合经济实力壮大从而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情况
材料二:该图为2000年与2005年大陆沿海省区城镇化水平及变动幅度。

材料三: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是浙江省未来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规划》中提出扶持培育一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提升浙江整体产业层次。
(1)简述2000~2005年,我国大陆沿海省区(市)的城镇化发展的特点。(6分)
(2)从工业结构差异入手,分析说明广东省和辽宁省的城镇化第一因子的差异。(10分)
(3)京津冀和福建的城镇化有明显的非工业化拉动特征。据此推测这些省(市)三次产业共同的变化状况。(4分)
(4)简述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自然条件。未来浙江省可以发展哪些海洋战略性新兴    产业?(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受到区域发展基础条件、产业发展和体制背景等多方面的影响。除传统的城镇化影响因素(如工业化)外,我国出现了许多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力(如区位优势、第三产业、户籍制度、建设资金投资主体多元化等)。我国大陆沿海各省区(市)推动城镇化的影响因子差异很大(表2)。

表2

 

影 响 因 子

意 义

第一因子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省外迁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交通干线公路网密度

反映人口乡村——城市流动、跨区域流动的强度和便捷程度

第二因子

港口吞吐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外商实际投资额

反映城镇化中非工业化的拉动因素,即工业化不高情况下的城镇化

第三因子

人均GDP、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反映综合经济实力壮大从而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情况

材料二:该图为2000年与2005年大陆沿海省区城镇化水平及变动幅度。

材料三: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是浙江省未来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规划》中提出扶持培育一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提升浙江整体产业层次。

(1)简述2000~2005年,我国大陆沿海省区(市)的城镇化发展的特点。(6分)

(2)从工业结构差异入手,分析说明广东省和辽宁省的城镇化第一因子的差异。(10分)

(3)京津冀和福建的城镇化有明显的非工业化拉动特征。据此推测这些省(市)三次产业共同的变化状况。(4分)

(4)简述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自然条件。未来浙江省可以发展哪些海洋战略性新兴

     产业?(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