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是“十一五”纲要的重点,也是今后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a中阴影表示我国耕地的集中分布区,简述这些地区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
(2)面对我国耕地不断减少的严峻趋势,针对图b中我国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分析回答为确保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亿亩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材料一 如果把北宋看作小麦经济和水稻经济的分水岭,我们会发现,水稻接掌中国农业后,中国统一王朝的更迭周期比过去延长了。从历史上的人口数据来看,北宋以前中国人口从未超过六千万,但是北宋以后人口急剧增加,到清朝末年达到了4亿。北宋以前的3 000余年间,中国的人口、经济集中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社会经济繁荣,相对于北方游牧民族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因此游牧民族虽然屡次南侵,却始终不能深入到帝国的纵深地带。但北宋以后,由于经济重心转移到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人口大量南迁,使中原地区变得空虚起来,给了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机会。北宋与辽、南宋与金的恩怨就是这种状况的写照。随后,蒙古和满族也都先后成了中国的统治者。我们似乎很幸运,在我们的文明面临生存危机的时候,我们利用水稻这种植物成功地应付下来,使历史发展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上。我们始终守着最让人感觉踏实的农业,无论商业还是工业都显得没什么必要,甚至是不务正业。于是,机会在贫瘠的小麦田陇中到来,很快又从肥沃的水稻沟渠中流走了。
一一以上材料均摘自张博文《小麦与水稻的接力赛》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水稻经济代替小麦经济掌握农业后产生的历史作用。(10分)
材料二 中国国土资源部2007年4月12日公布了2006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报告。报告显示,截止2006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逼近18亿亩的红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节约集约用地,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坚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4)结合图b和材料二,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说明“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必要性。
(26分)西辽河流域面积约13万km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mm。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问。
材料一:西辽河流域在全国的位置及其水系示意图。
材料二: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
(1)西辽河属于 (内、外)流河。西辽河流域处于半湿润区与 区、温带森林带与 带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6分)
(2)西辽河流域地处我国 (重要林业生态工程)地带,该工程对改善环境最显著的作用是 。(4分)
(3)监测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数量增加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数量减少的土地利用类型有 ,造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10分)
(4)分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6分)
西辽河流域面积约13万km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mm。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10分)
材料一:西辽河流域在全国的位置及其水系示意图。
材料二: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
(1)西辽河属于 ① (内、外)流河。西辽河流域处于半湿润区与 ② 区、温带森林带与 ③ 带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3分)
(2)西辽河流域地处我国 ① 重要林业生态工程的地带,该工程对改善环境最显著的作用是 ② 。(2分)
(3)监测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 。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数量增加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② ,数量减少的土地利用类型有 ③ ,造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④ 。(5分)
西辽河流域面积约13万km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mm。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西辽河流域在全国的位置及其水系示意图。
材料二: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
(1)(6分)西辽河属于 (内、外)流河。西辽河流域处于半湿润区与 区、温带森林带与 带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2)(4分)西辽河流域地处我国 重要林业生态工程的地带,该工程对改善环境最显著的作用是 。
(3)(10分)监测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数量增加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数量减少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 ,造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4)(8分)分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26分)西辽河流域面积约13万km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mm。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问。
材料一:西辽河流域在全国的位置及其水系示意图。
材料二: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
(1)西辽河属于 (内、外)流河。西辽河流域处于半湿润区与 区、温带森林带与 带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6分)
(2)西辽河流域地处我国 (重要林业生态工程)地带,该工程对改善环境最显著的作用是 。(4分)
(3)监测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数量增加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数量减少的土地利用类型有 ,造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10分)
(4)分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6分)[来源:Zxxk.Com]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