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应当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不同小组对同一种群的种群密度调查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例如5%以内.如果超出了此范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造成不一样的原因应当首先归结为采取不同的样方法所致.所以.要针对实际情况.讨论取样方法是否存在问题. [讲述2]标志重捕法(mark-recapture method) 标志重捕法:是在一个有比较明确界限的区域内.捕捉一定量生物个体进行标记.然后放回.经过一个适当时期(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重新充分混和分布后).再进行重捕.根据重捕样本中标记者的比例.估计该区域的种群总数.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哺乳类.鸟类.鱼类.昆虫和腹足类等动物种群数量的绝对估计. 假定在调查区域中.捕获M个个体进行标记.然后放回原来的自然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的个体数为m.根据总数N中标记比例与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相等的原则.即N∶M=n∶m.可得调查区域种群数量N=M×n/m. [板书]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1)近几年来,一种原产于南美,被称为“植物杀手”的藤本植物——薇甘菊正在我国大肆扩散,对本土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威胁。

①薇甘菊生长时具趋光性,很容易向上层生长、扩展,并像被子一样把树木全部覆盖,致使成片的植物枯死。受侵害的植物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被薇甘菊缠绕覆盖的植物长期不能得到充足的________因而不能进行________以产生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物。从生态学角度看,薇甘菊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

②薇甘菊在土壤潮湿、有机质丰富、阳光充足的环境中,生长特别迅速。农田、果园、人工林往往是薇甘菊入侵和定居的温床。由此可见:限制薇甘菊生长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薇甘菊与我们常见的菊花虽然同属菊科,但不是同一个物种。支持这一判断的最重要的依据是:自然条件下,薇甘菊与菊花之间存在着________。

④对薇甘菊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⑤薇甘菊除了可以产生大量种子外,还可以通过其每个节的叶腋所长出的新枝另生成新的植株,这种生殖方式称为________。

(2)课外小组同学发现生长在向光处的蒲公英的叶片较大,叶缘缺刻小,大多数近于全缘(称为阳生叶),而生长在荫蔽处的蒲公英的叶片较小,叶缘缺刻大,大多数呈锯齿状(称为阴生叶)。他们想进一步探究环境和遗传因素对蒲公英叶形的影响(提示:切取蒲公英的直根,可进行无性繁殖);于是同学们提出如下三种假设:a.蒲公英的叶形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b.蒲公英的叶形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c.蒲公英的叶形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请分析后回答:

①你打算探究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a、b、c项中选择)

②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