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酸性比较稀的溶液中,ClO-.ClO2.ClO3-.ClO4-能把I-氧化成I2.有四份KI溶液用稀硫酸酸化之后.分别加入等浓度的ClO-.ClO2.ClO3-.ClO4-,得到等量的I2.所消耗含有上述氧化剂离子的溶液体积最小的是 A.ClO- B. ClO2 C.ClO3- D. ClO4-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卤族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很多,我们可以利用所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去认识和理解

1)卤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的_________区;溴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

2)在不太稀的溶液中,氢氟酸是以二分子缔合(HF)2形式存在。使氢氟酸分子缔合的作用力是_______

3)请根据下表提供的第一电离能数据判断:最有可能生成较稳定的单核阳离子的卤素原子是___

 

第一电离能

kJ/mol

1681

1251

1140

1008

900

 

4)已知高碘酸有两种形式,化学式分别为H5IO6)和HIO4,前者为五元酸,后者为一元酸。请比较二者酸性强弱:H5IO6_____HIO4? (填

5)已知ClO2-为角型,中心氯原子周围有四对价层电子。ClO2-中心氯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写出CN-的等电子体的分子式__________(写出1个)

6图为碘晶体晶胞结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碘分子的排列有2种不同的取向2取向不同的碘分子以4配位数交替配位形?? 成层结构

B.用均摊法可知平均每个晶胞中有4个碘原子

C.碘晶体为无限延伸的空间结构,是原子晶体

D.碘晶体中的碘原子间存在非极性键和范德华力

7)已知CaF2晶体(见图)的密度为ρg/cm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相邻的两个Ca2+的核间距为a cm,则CaF2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卤族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很多,我们可以利用所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去认识和理解它们。

1)卤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的_______区;溴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不太稀的溶液中,氢氟酸是以二分子缔合(HF)2形式存在的。使氢氟酸分子缔合的作用力是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下表提供的第一电离能数据判断:最有可能生成较稳定的单核阳离子的卤素原子是_________

 

第一电离能

kJ/mol

1681

1251

1140

1008

900

 

4)已知高碘酸有两种形式,化学式分别为H5IO6)和HIO4,前者为五元酸,后者为一元酸。请比较二者酸性强弱:H5IO6_____HIO4。(填

5)碘在水中的溶解度虽然小,但在碘化钾溶液中溶解度却明显增大这是由于溶液中发生下列反应I-+I2=I3-。与KI3类似的,还有CsICl2­。已知CsICl2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倾向于生成晶格能更大的物质,则它按下列_____式发生。

ACsICl2=CsCl+ICl??????? BCsICl2=CsI+Cl2

6)已知ClO2-为角型,中心氯原子周围有四对价层电子。ClO2-中心氯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写出一个ClO2-的等电子体__________

7已知CaF2晶体(见图)的密度为ρ g·cm-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最近相邻的两个Ca2+的核间距为a cm,则CaF2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卤族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很多,请利用所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卤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的 ????????? 区;氟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溴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2)在不太稀的溶液中,氢氟酸是以二分子缔合(HF)2形式存在的。使氢氟酸分子缔合的作用力是??????????

3)已知高碘酸有两种形式,化学式分别为H5IO6HIO4,前者为五元酸,后者为一元酸。请比较二者酸性强弱: H5IO6??????????? HIO4(填“>”、“<”或“=)H5IO6中α键与π键的个数比为????????????

4)碘在水中的溶解度虽然小,但在碘化钾溶液中溶解度却明显增大。这是由于溶液中发生下列反应 I-+ I2 =I3-KI3类似的,还有CsICl2等。已知CsICl2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倾向于生成晶格能更大的物质,则它按下列 ??? 式发生。

ACsICl2=CsCl+ICl?????? BCsICl2 =CsI +Cl2

5ClO2-的空间构型为?????? 型,中心氯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写出一个ClO2-的等电子体 ????????????

6)如图为碘晶体晶胞结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碘分子的排列有2种不同的取向

B.用均摊法可知平均每个晶胞中有4个碘原子

C.碘晶体为无限延伸的空间结构,是原子晶体

D.碘晶体中的碘原子间存在非极性键和范德华力

7)已知CaF2晶体(见图)的密度为ρg/cm3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相邻的两个Ca2+核间距为a cm,则CaF2的摩尔质量可以表示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做焰色反应实验用的铂丝,每试验一种样品后都必须用稀盐酸洗涤后,再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没有颜色才可使用B、在盛有苯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性KMnO4溶液,可观察到紫色褪去C、用PH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pH值时,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D、某无色溶液与碱反应,结论:溶液显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9?韶关一模)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
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即可得溶液的pH
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即可得溶液的pH

(2)简述强调“测得的pH小于7”的理由:
盐酸过量,这时溶液呈酸性,所以溶液的pH小于7
盐酸过量,这时溶液呈酸性,所以溶液的pH小于7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1)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
赶走溶液中少量氧气,隔绝氧气
赶走溶液中少量氧气,隔绝氧气
.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2)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CO32-+H2OHCO3-+OH-
CO32-+H2OHCO3-+OH-

由此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
(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大于2mol/L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
做对比实验,取上述NaOH溶液稀释,加入酚酞溶液出现红色且不褪去
做对比实验,取上述NaOH溶液稀释,加入酚酞溶液出现红色且不褪去

方案三: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编号 盐酸 NaOH溶液 △t/℃
1 3.65% 2.00% 3.5
2 3.65% 4.00% x
3 7.30% 8.00% 14
(1)表中x=
7
7

(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右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
U形管中左边液面下降
U形管中左边液面下降
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