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了一条纸带.如图甲所示.已知每相邻的两点之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则纸带中B点对应的速度为 m/s.整段纸带运动的平均加速度为 m/S2. 甲 (2)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橡皮筋拉伸时 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 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如图乙所示.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挂在墙上的两个钉子A.B上.另一端与第三条橡皮筋连接.结点为0.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挂一重物. ①为完成该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 A.测量细绳的长度 B.测量橡皮筋的原长 C.测量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 D.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O的位置 ②钉子位置固定.欲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条件再次验证.可采用的方法是 (3)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小盘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D.求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时.可用天平测出小盘的质量m’以及小车质量M.直接用公式a=m’/M g求出 三 计算题 : 共47分 1 4.原地起跳“摸高’’是体育课中一项活动.小明同学身高1.72 m.体重60 kg.原地站立时举手摸高达2.1 4 m.在起跳摸高时.他先蹲下.然后开始用力蹬地.经o.4 s竖直跳起离开地面.他起跳摸高的最大高度达到2.5 9 m.不计空气阻力.取g一1 0 m/s2.求:小明蹬地过程中对地的平均蹬力的大小. 1 5.鲜蛋储运箱中有光滑的塑料蛋托架.架上有整齐排列的卵圆形凹槽.将蛋放在槽中.可避免互相挤压.碰撞并能减震.假设蛋和槽的横截面为圆形.如图3-1 4所示.图中0为圆心.A.B两点为水平槽口.口角为半径OA与水平线AB的夹角. 图3-1 4 (1)已知蛋的质量为m.当运蛋的汽车以加速度a向前加速前进时.槽对蛋的作用力多大? (2)已知汽车轮胎与柏油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当运蛋的汽车紧急刹车时.为避免蛋从槽内滚出.图中a应满足什么条件? 1 6.如图3-1 5所示.一块质量为M.长为 的l匀质板放在很长的水平桌面上.板的左端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物块上连接一根很长的细绳.细绳跨过位于桌面边缘的定滑轮.某人以恒定的速度µ向下拉绳.若桌面光滑.物块最多只能到达板的中点.而且此时板的右端尚未触碰定滑轮.求: 图3-1 5 (1)物块与板的动摩擦因数及物块刚到达板的中点时板 的位移, (2)若在绳子的右端悬挂上质量为m的物块.要使m能 从板的右端滑出.物块与板的动摩擦因数应µ满足什么 条件.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1是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点,已知打点的时间间隔T=0.02s?

(1)由纸带上的数据计算vB=
6.90
6.90
 m/s,vC=
13.2
13.2
 m/s,vD=
19.5
19.5
 m/s.
(2)在图2所示坐标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出a=
7.88
7.88
 m/s2.?
(此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实验题
(1)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电压为220V.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打点计时器每隔
0.02
0.02
s打一个点,当交流电的频率为40Hz时,仍按50Hz计算,则测量的速度的数值比真实的速度数值
偏大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如图1所示,一个小球从D点竖直上抛到最高点A的频闪照片,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在D、B两点的速度之比vD:vB=
3:1
3:1
,B到 A的距离和D到B的距离之比xBA:xDB=
1:8
1:8

(3)如图2所示,某同学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测得相邻两点距离分别为S1、S2、S3、S4、S5、S6,如图2所示.

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A点处的瞬时速度大小v=
s3+s4
2T
s3+s4
2T
,加速度的大小a=
(s6+s5+s4)-(s3+s2+s1)
9T2
(s6+s5+s4)-(s3+s2+s1)
9T2

(4)某实验小组用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读取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L0;当弹簧下端挂一个50g的钩码,读取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L1;弹簧下端挂两个50g的钩码,读取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L2;…;挂6个50g的钩码时,读取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L6.他们采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以刻度尺读数L为横坐标,以所挂钩码质量m为纵坐标,所画图象如图4所示.根据该图象可知,实验小组采用的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5.44
5.44
N/m;(结果保留3位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带动纸带运动,用打点计时器打下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按打点时间先后顺序,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次得到A、B、C、D、E 五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得B、C、D、E各点到A点的距离分别为AB=7.60cm,AC=13.60cm,AD=18.00cm,AE=20.80cm.由此可知,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0.68
0.68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1.60
1.60
m/s2,加速度方向与小车运动方向
相反
相反
(填“相同”或“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下:
计数点序号 1 2 3 4 5 6
计数点对应的时刻(s)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通过计数点的速度(m/s) 4.40 6.20 8.10 9.80 11.50 13.40
为了计算加速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如图),利用图线,算出加速度a=
14
14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1是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并在其上取了A、B、C、D、E 5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接在220V、50Hz的交流电源.

(1)由纸带上的数据计算vB=
1.38
1.38
 m/s,vC=
2.64
2.64
 m/s,vD=
3.90
3.90
 m/s;
(2)在图2所示坐标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出a=
13.0
13.0
 m/s2.(此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