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 (1)从题目看.这是一篇什么性质什么体裁的文章?(提示: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属记叙文.).在“刘和珍 的板书前加“记念 .在后加“君 . (2)关于题目中的“记 字相当于“纪 字.并不是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 一词理解成“记叙.怀念 .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 中“那 实为“哪 字.鲁迅当时用“记念 一词.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 (3)刘和珍.是一名在“三·一八 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件发生.18日清晨.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中午她扛着白底黑字大校旗.冲入段棋瑞执政府左边大门.昂立人群中.突然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 (4)君:是对人的尊称. 这篇课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 .但是不是只纪念了刘和珍一个人呢?作者还纪念了哪些人?他们都是什么人?作者为什么要纪念他们?实际目的是要写什么? 提示:作者不只纪念刘和珍.还纪念了杨德群.张静淑以及“三·一八 惨案中的死伤群众.实际目的是以纪念刘和珍为切入点.记住这次惨案.警醒人们不忘血债. (5)有关时代背景 课文中写到的“三·一八 惨案是继“五卅惨案 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1926年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张作霖消灭冯玉祥统帅的倾向革命的国民军.日本海军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舰被迫退往塘沽.大沽口事件发生后.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借口国民军违反.向段祺瑞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3月17日.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月18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 惨案.刘和珍等都在遇害者之列. 3月18日下午.鲁迅先生正在西三条寓所写.噩耗传来他无比愤怒.在文末特地注明了时间.并把3月18日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3月25日.女师大师生和北京各界人民隆重追悼刘和珍.杨德群烈士.鲁迅亲自参加了追悼活动.对烈士牺牲的悼念.对反动罪行的愤慨.对未来战斗的渴望.交织在鲁迅心中.4月1日.他饱蘸着血泪.用愠怒而悲愤的笔调.写下了这篇感人至深的不朽文章.本文最初发表于周刊1926年4月12日第4期.后由作者编人杂文集之中.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