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8年5月29日,广东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动员和部署全省进一步推进“双转移”工作,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双转移”具体是指珠三角的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图中箭头①);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图中箭头③),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图中箭头②)。
广东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方向示意图
材料二:工业化发展阶段判别标准
指标 | 工业化前 | 工业化初期 | 工业化中期 | 工业化后期 | 后工业化时期 |
人均GDP($) | 260~728 | 728~1456 | 1456~5460 | 5460~13104 | 13104以上 |
非农产业产值比重(%) | 50以下 | 50~70 | 70~87 | 87~98 | 下降 |
广东省各地带工业化发展阶段
指标 | 山区 | 两翼 | 珠江三角洲 | 全省 |
人均GDP($) | 1054 | 1249 | 5594 | 2381 |
非农产业产值比重(%) | 72.66 | 80.33 | 96.22 | 92.24 |
注:2004年数据,根据2005年《广东统计年鉴》
材料三:1998—2004年广东省工业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变化情况统计表。
行业名称 | 增加值构成(%) | ||
1998年 | 2001年 | 2004年 | |
新兴产业:电子、电气、机械、石化 | 35.4 | 40.1 | 41.1 |
传统产业: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建材 | 23.8 | 20.6 | 15.24 |
潜力产业:森林造纸、医药、汽车 | 2.0 | 4.6 | 6.65 |
2008年5月29日,广东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动员和部署全省进一步推进“双转移”工作,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双转移”具体是指珠三角的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图中箭头①);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图中箭头③),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图中箭头②)。
广东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方向示意图
材料二:工业化发展阶段判别标准
指标 | 工业化前 | 工业化初期 | 工业化中期 | 工业化后期 | 后工业化时期 |
人均GDP($) | 260~728 | 728~1456 | 1456~5460 | 5460~13104 | 13104以上 |
非农产业产值比重(%) | 50以下 | 50~70 | 70~87 | 87~98 | 下降 |
指标 | 山区 | 两翼 | 珠江三角洲 | 全省 |
人均GDP($) | 1054 | 1249 | 5594 | 2381 |
非农产业产值比重(%) | 72.66 | 80.33 | 96.22 | 92.24 |
行业名称 | 增加值构成(%) | ||
1998年 | 2001年 | 2004年 | |
新兴产业:电子、电气、机械、石化 | 35.4 | 40.1 | 41.1 |
传统产业: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建材 | 23.8 | 20.6 | 15.24 |
潜力产业:森林造纸、医药、汽车 | 2.0 | 4.6 | 6.65 |
2008年5月29日,广东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动员和部署全省进一步推进“双转移”工作,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双转移”具体是指珠三角的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图中箭头①);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图中箭头③),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图中箭头②)。
广东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方向示意图
材料二:工业化发展阶段判别标准
指标 |
工业化前 |
工业化初期 |
工业化中期 |
工业化后期 |
后工业化时期 |
人均GDP($) |
260~728 |
728~1456 |
1456~5460 |
5460~13104 |
13104以上 |
非农产业产值比重(%) |
50以下 |
50~70 |
70~87 |
87~98 |
下降 |
广东省各地带工业化发展阶段
指标 |
山区 |
两翼 |
珠江三角洲 |
全省 |
人均GDP($) |
1054 |
1249 |
5594 |
2381 |
非农产业产值比重(%) |
72.66 |
80.33 |
96.22 |
92.24 |
注:2004年数据,根据2005年《广东统计年鉴》
材料三:1998—2004年广东省工业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变化情况统计表。
行业名称 |
增加值构成(%) |
||
1998年 |
2001年 |
2004年 |
|
新兴产业:电子、电气、机械、石化 |
35.4 |
40.1 |
41.1 |
传统产业: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建材 |
23.8 |
20.6 |
15.24 |
潜力产业:森林造纸、医药、汽车 |
2.0 |
4.6 |
6.65 |
(1)从人均GDP看,广东省大致处于工业化 阶段,珠江三角洲处于工业化
阶段。广东省内的工业化发展存在明显的 。 (3分)
(2)简述广东省1998—2004年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3分)
(3)目前,珠三角移出的产业主要是 密集型产业。造成这类产业向外转移的
主要原因有 (至少答三点)。 (5分)
(4)简述“双转移”对粤东、粤西、粤北欠发达地区的影响。(5分)
.2008年5月29日,广东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动员和部署全省进一步推进“双转移”工作,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材料一:“双转移”具体是指珠三角的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图中箭头①);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图中箭头③),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图中箭头②)。
材料二:工业化发展阶段判别标准
+ | 工业化前 | 工业化初期 | 工业化中期 | 工业化后期 | 后工业化时期 |
人均GDP($) | 260~728 | 728~1456 | 1456~5460 | 5460~13104 | 13104以上 |
非农产业产值 比重(%) | 50以下 | 50~70 | 70~87 | 87~98 | 下降 |
指标 | 山区 | 两翼 | 珠江三角洲 | 全省 |
人均GDP($) | 1054 | 1249 | 5594 | 2381 |
非农产业产值比重(%) | 72.66 | 80.33 | 96.22 | 92.24 |
注:2004年数据,根据2005年《广东统计年鉴》
材料三:1998—2004年广东省工业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变化情况统计表。
行业名称 | 增加值构成(%) | ||
1998年 | 2001年 | 2004年 | |
新兴产业:电子、电气、机械、石化 | 35.4 | 40.1 | 41.1 |
传统产业: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建材 | 23.8 | 20.6 | 15.24 |
潜力产业:森林造纸、医药、汽车 | 2.0 | 4.6 | 6.65 |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广东省大致处于工业化 阶段,珠江三角洲处于工业化 阶段。广东省内的工业化发展存在明显的 。
(2)简述广东省1998—2004年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3)目前,珠三角移出的产业主要是 密集型产业。造成这类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有 (填正确项字母)。
A.工资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 B.建设用地紧张,土地成本上升
C.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推动 D.资源、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
E.本地产业升级的需要 F.其他地区具有市场、技术方面的优势
(4)简述“双转移”对粤东、粤西、粤北欠发达地区的影响。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4)问题。
材料一
表1 工业化发展阶段判别标准
指标 | 工业化前 | 工业化初期 | 工业化中期 | 工业化后期 | 后工业化时期 |
人均GDP($) | 260~728 | 728~1456 | 1456~5460 | 5460~13104 | 13104以上 |
非农产业产值比重(%) | 50以下 | 50~70 | 70~87 | 87~98 | 下降 |
指标 | 山区 | 两翼 | 珠江三角洲 | 全省 |
人均GDP($) | 1054 | 1249 | 5594 | 2381 |
非农产业产值比重(%) | 72.66 | 80.33 | 96.22 | 92.24 |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D
C
A
D
B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D
A
C
A
C
C
D
A
二、双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3 分,共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得3 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D
AB
CD
BD
AB
BC
AB
BD
CD
AC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80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共80分。)
31. (本题15分)
(1)夏季(1分);全国普遍高温,雨热同期(1分)。青藏高原(1分);地势高(1分);
(2)青藏高原(1分);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少(1分);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1分)。
(3)多暴雨原因:7、8月份锋面雨带到达M地区,受冷锋特别是快行冷锋的影响,形成暴雨(2分);
水灾严重原因:该地区植被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塞,抬高水位;此外,该地区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排洪不畅易形成水灾。(2分)
(4)①N地区位于我国季风区内,降水受夏季风影响,受夏季风势力年际变化大的影响,降水年际变化也大(2分)。
②N地区位于夏季风影响边缘地区,当夏季风势力强时,N地区降水时间长,降水量多;当夏季风势力弱时,N地区降水时间短,降水量少(2分)。
32.(本题16分)
(1)冰川融水;湖泊水;长江流域面积广,支流多,集水面积大(3分);
(2)A;B;C;F(2分);
(3)A;B;D(2分);
(4)B;C;F;I(2分);
(5)A(1分);
(6)建设调蓄工程(1分);采用喷灌、微灌和防渗措施节水灌溉;种植选用耐旱作物品种(1分)。通过改革工艺设备减少用水量;进行污水净化回用,实行循环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利用海水或以低质水代替优质水。(三点任两点2分)
(7)B (1分);(8)A;B(1分)。
33.(本题17分)
(1)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数量增加(或出现城市群)(3分);
(2)公路(2分);
(3)英国(1分);①(1分);大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地价上涨(2分);而乡村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交通便利(2分);
(4)城市排放的废热和温室气体多,出现“热岛”效应,城市气温升高(2分);
污染耕地,使耕地质量下降(2分);
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减少,使地下水位下降(2分)。
34.(本题16分)
(1)贺兰山(2分);该山削落了西北风的侵袭;阻挡了沙漠的东移(2分);
(2)10―15日;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加上山地地形的阻挡,易形成降雪天气(2分);
(3)① A(2分);② A(2分)。
(4)①江苏省的生活用水比重比宁夏大(1分),生产用水比重比宁夏小(1分);
②自然原因:宁夏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比江苏少得多,而蒸发又比较旺盛(2分);
人为原因:灌溉方式不合理(或灌溉技术落后、或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2分);
35.(本题16分)
(1)粮食(1分);经济(1分);
(2)中期(1分);后期(1分);地区差异(1分);
(3)新兴产业和潜力产业在增加值构成中比重上升(1分);传统产业在增加值构成中比重下降(1分);新兴产业始终居于主导地位(1分);
(4)劳动(1分);B、C、E(3分);
(5)①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②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③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④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⑤促进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为当地带来更多的发展资金和技术;⑥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答对其中四点得4分,合理即可得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