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①光:阳光对生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A.光的强与弱对植物:如松.杉.柳.小麦.玉米等在强光下生长好,人参.三七在弱光下生长.浅海与深海.海平面200M以下无植物生存.b.光照时间的长短:菊花秋季短日照下开花,菠菜.鸢尾在长日照下开花.c.阳光影响动物的体色:鱼的背面颜色深,腹面颜色浅,d.光照长短与动物的生殖: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可使家鸡多产蛋.e.光线影响动物习性:白天活动与夜晚活动.②温度:a.不同地带的差异:(寒冷地方针叶林较多:温暖地带地方阔叶林较多b.对植物的分布有重要的影响:苹果小梨不宜在热带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c.对动物形态的影响:同一种类的哺乳动物生长在寒冷地带.体形大,d.对动物习性的影响:冬眠--蛇.蛙等变温动物,③水分:决定陆生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一切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很多,你如何运用这些原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际?以下是几位同学发表的看法。

同学甲:在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中,内部因素是最根本的。不同植物的呼吸速率不同,一般旱生植物生长缓慢,呼吸速率比水生植物低;阴生植物所处的光照强度较弱,呼吸也较弱,呼吸速率比阳生植物低。

同学乙: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呼吸速率也不同,一般在幼苗期、开花期等生长旺盛期,呼吸速率增高。

同学丙:实际上,外部因素对于细胞呼吸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比如温度是影响细胞呼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细胞呼吸是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过程,这些化学反应大多需要酶的催化完成,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因此温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很大。一般植物在0℃以下,细胞呼吸很弱或几乎停止,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一般在25-35℃之间,超过最适温度呼吸酶的活性降低,甚至变性失活。

同学乙:氧气同样也是影响细胞呼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细胞呼吸需要游离的氧气,由于大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大气成分的21%,因此,植物的地上部分一般不会受到缺氧的危害。但土壤中氧气的含量是随土壤水分含量以及土壤板结程度而改变的,当土壤水分含量低于2%-5%时,根系正常呼吸受到影响。

同学丁: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促进或降低细胞呼吸。例如:在作物栽培时,采取中耕松土,就是为了保证根的正常呼吸。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使有机物向着人们需要的器官积累,常把下部变黄的、已无光合作用能力、仍然消耗氧分的枝叶去掉,使光合作用的产物更多地转运到有经济价值的器官中去。

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探究不同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部分,其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和分解者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验证其重要性和不可缺少性,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

(一)  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取同样形状同样体积的锥形瓶三个分别标记为1、2、3号,1、2号加等量的水,3号加少许河泥,再在1、2、3中加入同样的金鱼、2、3中加入等量的金鱼藻,用橡胶塞塞紧。然后放在阳光下。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

 

瓶  号

1号瓶

2号瓶

3号瓶

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周)

3

11

25

 

 

 

 

(1)1、2、3号锥形瓶相比较,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              

(2)2号和3号锥形瓶相比较,2号锥形瓶中的金鱼存活的时间较短,主要是说

      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

(3)         两个锥形瓶的实验结果相比较,说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

(4)据测定,3号中的生产者在黑暗中每小时释放出44mg的CO2 ,而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每小时释放出96mg的O2,则经过8小时光照可积累葡萄糖      mg。

(5)3号锥形瓶的金鱼最后也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二)请继续设计实验探究阳光(能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同样形状同样体积的第4号锥形瓶,第4号锥形瓶的设计处理应该与  号锥形瓶作对照

第二步:                                

第三步:观察记录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

推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8长沙模拟)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部分,其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和分解者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验证其重要性和不可缺少性,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

(一)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取同样形状、同样体积的锥形瓶三个,分别标记为1、2、3号,均加等量的水,3号加少许河泥,再在1、2、3中加入同样的金鱼,2、3中加入等量的金鱼藻,均用橡胶塞塞紧,然后放在阳光下。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

(1)1、2、3号锥形瓶相比较,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

(2)2号和3号锥形瓶相比较,2号锥形瓶中的金鱼存活的时间较短,主要是说明________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

(3)________两个锥形瓶的实验结果相比较,说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

(4)3号锥形瓶的金鱼最后也死亡,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请继续设计实验探究阳光(能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同样形状同样体积的第4号锥形瓶,第4号锥形瓶的设计处理应该与________号锥形瓶作对照。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观察记录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

推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为验证生态系统成分的重要性和不可缺少性,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实验设计。

(一)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号瓶

2号瓶

3号瓶

1

各加入等量的水

2

不加河泥

加少许河泥

3

不加金鱼藻

加入等量的金鱼藻

4

加入相同状况的金鱼

5

置于相同光照下

6

置于室温20 ℃条件下

金鱼生存

时间(天)

3

11

25

(1)1、2、3号瓶相比较,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哪些?

                                                                 

(2)2号和3号瓶相比较,2号瓶中金鱼存活的时间短,说明了

                                                                

(3)能说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实验是

                                                                

(4)3号瓶中的金鱼最后也死亡,其原因是什么?

                                                                 

(二)请继续设计实验,探究阳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实验设计思路:

    取同样形状、同样体积的4号瓶,进行        处理,与3号瓶作对照。

(2)推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7年夏天,太湖爆发蓝藻灾害,导致水质严重恶化,无锡市因此出现饮用水荒。“无锡太湖蓝藻的爆发,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国家环保总局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从自然因素上来讲,太湖水位今年比往年要低,水少;另外,由于去年是暖冬,今年4月无锡气温在20℃左右,适合蓝藻生长。但是,人为因素也非常重要,上游河流污染物排放严重,太湖湖体中的氮、磷浓度升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1)太湖蓝藻爆发时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部分游客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蓝藻。对此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具有                                  来判断。

(2)水位低是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之一,从本质上来看这是降低了太湖生态系统的                      。而温度是通过影响细胞内                            的活性来影响蓝藻的生长。

(3)为了防止太湖水源被污染,环保部门加强对太湖上游流域沿岸工厂的监测。现怀疑某工厂是污染源之一,并对其排污口进行了检测。检测员沿河每隔100米取水样一次,共取9份并依次编号为①~⑨,已知⑤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水口。检验员对所取水样进行

了如下处理:Ⅰ.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A组);Ⅱ.滤除水样中全部蓝藻后,每份水样分为三等份,编号B、C、D,其中B、C组分别添加适量的N和P,D组不添加无机盐。然后均加入等量的蓝藻,放置在阳光下若干天,再检测水样中蓝藻数量,统计数据如下表(单位:百万细胞/mm3),请回答有关问题:

水样编号

A组

(原始水样)

0.2

0.3

0.3

1

10

10

7

7

6.5

B组

(添加N)

1

1.5

2

2.5

20

19

18

17

18

C组

(添加P)

8

9

9.5

10

11

9.5

7.5

7.5

7

D组

(无添加)

0.2

0.2

0.3

1

10

9

7

7

6.5

a.通过A组数据可以判断该工厂是污染源,依据是                                                     

b.进行B、C、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N含量超标还是P含量超标,其中D组起                        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工厂上游和下游水域限制蓝藻增长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