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教学过程] ㈠.导入: 各位同学.正式上课之前我想先给大家复习一个成语叫“一字千金 .相信大家对这个成语的意思非常熟悉了.那“一字千金 是从哪个故事来的呢? 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做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他不惜巨资.把作为人质的异人立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了进退百官的权威.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吕不韦也知道他的政治资历太浅.人们可能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但怎洋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时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吕不韦为这件事大伤脑筋.召集门客进行商议.有的门客建议吕不韦统兵出征.灭掉几个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以此来树立威信.有人立即反对说:“这办法有百害无一利.即使把仗打胜了.回来也升不了官.因为没有比丞相还高的职务了.重要的是战争风险太大.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战争失利.结果会适得其反. 有人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学问很好.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的书,孙武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看了他写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 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 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为.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 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于是“一字千金 便流传至今. 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 ㈡.分析文章.引出诗歌语言特质: ⒈时至暮秋.一文此时出现可谓恰逢其会.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 同学说那是树.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 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⒉既然生物上的树与木无大区别.为何我们的同学却称之为树.鲜有称之为木呢?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有同学能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吗? 树:枝繁叶茂.青翠葱茏.蓬蓬松松--象一位圆润.丰满.婀娜的少女 木:木头木板.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象一位铮铮铁汉.象鲁迅 (象姑娘还是象小伙子.象怎样的姑娘小伙子?)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 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 木:落光了叶子 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 从上面我们可总结出“木 有两个艺术特征: 第一.“木 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 “木料 “木板 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 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 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这里“扫高木 .显然是落叶的景况.显出“落木千山 的空阔. 第二.“木 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 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 .则比“木叶 显得更加空阔.连“叶 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树 与“木 的这种明显的区别呢?文中是怎么给我们讲述“树 与“木 的区别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分析这篇课文.文中自然会给我们答案. 首先.自己默读课文.概括每个段落的大意. 第1段.说明从屈原开始.“木叶 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文章举了谢庄.陆厥.王褒为例. 第2段.说明“木叶 就是“树叶 .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 的.有用“叶 的.就是用“树叶 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 .后来又发展到用“落木 . 第3段.说明“木叶 “落木 与“树叶 “落叶 的不同.关键在于“木 字.由此可见.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4段.说明“木 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从“木 所用的场合可以看出.自屈原开始把“木 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之后.后代诗人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效果.作者把曹植诗中的“树 的形象与吴均诗中“木 的形象作比较.“树 没有落叶的形象.而“木 显然有落叶的景况. 第5段.说明“木 为什么有这个特征.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木 作为“树 的概念的同时.还具有一般“木头 “木料 “木板 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不大想到叶子.“叶 因此常被排斥在“木 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而“树 与“叶 的形象之间是十分一致的.作者以周邦彦的词为例加以说明. 第6段.说明“木 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正因为有这个特征.所以中的“木叶 才如此生动.而曹植中的“落叶 .是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司空曙中的“黄叶 .是在蒙蒙细雨中.没有干燥之感.因此都与“木叶 的形象不同.至于“落木 .比“木叶 更显得空阔.“木叶 的“叶 .有缠绵的一面.“木叶 是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而“落木 就连“叶 这个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第7段.说明“木叶 与“树叶 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综上所述.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1至3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 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 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 字.第4至6段为第二部分.说明了“木 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第7段是小结. 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我们应该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了吧?在文章第五段: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总结: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在表示清秋的句中.诗人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 木叶:疏朗微黄(微黄干燥的叶子正在飘零.越来越少) 树叶:繁润青翠(就象窗外.偶尔飘落一两片) ⒌好这些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 空阔 黄色-- 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饱满 绿色--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 疏朗 微黄--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繁润 绿色--树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总结:不同暗示性的字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 ⒍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正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 ㈢.迁移 ⒈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 ⒉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菊花.柳条.明月等等.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一般意味什么呢?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字·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的不同生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做点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⒊讨论分析: 其一:强调了凌寒独开的一枝独秀.高贵圣洁(白雪世界.墙角飘来缕缕清香.让人发现那正怒放着一簇梅花)--一枝独秀.冰清玉洁的女子.当如宝钗--爱慕 其二:无奈凄凉.孤傲清高(黄昏风雨之中.驿外断桥边上.香飘万里无人晓)--敏感忧伤.质本洁来还洁去.当如黛玉--爱怜 其三:达观坚定.壮美豪放(在风雨飞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绽放着笑脸)--达观豪放.当如湘云--钦佩 ⒋倘有时间.师生有感情地朗读三诗.力求通过语言声音来表达情感.展示形象. 总结全文: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学习了诗歌的语言特点.然而这对于优美的古典诗歌来说.不过是冰山一角.古典诗歌那蒙娜丽沙般的神秘的美.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对我们如何领略诗歌的微妙之处有所启发.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