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面对东部繁荣、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中部的“三农”问题越来越严重。产业结构转换越来越困难,资源被拉空现象越来越突出,区域经济发展排序发生了重大变化,东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其次,中部地区速度最低,中部地区在东部大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夹击”下,正在塌陷!
材料二 2005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规划和措施,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综合经济优势,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建设;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能源、重要原材料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开拓中部地区大市场,发展大流通。
材料三 安徽作为中部地区的一个农业大省,劳动力充足,煤铁资源丰富……一方面积极融入长三角,另一方面渴望与中部其他省份一道崛起。“十一五”期间,安徽着力和东部搞好产业对接,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实施东向战略、发展东向经济”,“融入长三角,依靠高科技,抓好两流域(长江、淮河),唱好黄(黄山)煤(煤炭)戏”。
材料四 长江三角地理位置、安徽省中长期铁路规划图、安徽地形、河流、主要城市分布图。
(1)读“安徽省中长期铁路规划图”。图中A、B、C、D四条铁路线中,分别表示京九、京沪铁路的是 、 (填字母)。京九、京沪铁路通过 安徽省,分析其对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有意义。
(2)安徽省地图中甲河沿岸城市密集,目前该城市带经济发展迅速,分析其区位优势有哪些?
(3)结合材料分析从中部“塌陷”到中部“崛起”,安徽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发生了哪些变
化?
(4)安徽省地图中乙地区积极响应国家实施生态退耕号召,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
你认为该地区今后适合发展哪些相关产业。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要求更适宜居住的环境,更高质量的生活,这是人类新世纪的梦想。
材料二 联合国人居组织1996年发布的《伊斯坦布尔宣言》强调:“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的、身体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城市病”。如右图所示。
材料三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苏联生态学家杨尼斯基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模式,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1)上海世博会大部分场馆选址在浦东新区,试分析其优势区位条件。
(2)分析材料二中“城市病”的表现及“病因”。
(3)试从环境、交通、能源利用等方面设想如何将你所生活的城市改造为生态城市。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华社2011年8月12日报道:下图中甲地大片湿地被偷偷开垦成为耕地,转租暴利惊人。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粮食价格上涨,使土地收益增加。
材料二 西辽河流域面积约13万km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 mm。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下面为西辽河流域在全国的位置及其水系示意图。
材料三 下图示意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
(1)分析甲地区沼泽遭破坏后的影响。
(2)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乙处平原作为商品粮基地有哪些优势条件?
(3)西辽河属于____________(内、外)流河。西辽河流域处于半湿润区与__________区、温带森林带与____________带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4)分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