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发展特点与条件的有关图文资料,并回答问题。
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珠三角)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外企,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外贸的依存度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步入新世纪,珠三角的经济继续高速发展,2000年珠三角创造的生产总值(GDP)为7361亿元,2004年为13394亿元。为了谋求经济的更快发展,进一步实现转交与内地和港澳地区在资源、自警、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的互补,有些专家认为珠三角可以构建联合周边地区的泛珠三角洲经济区(简称泛珠三角)新格局。
(1)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因地制宜,将甘蔗、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形式新颖的农业生产模式,其形成主要是充分利用了当地( )的区位因素。(单选)
A.肥沃的土壤 B.低洼的地势 C.发达的科技 D.便捷的交通
(2)下列地区也有可能采用基塘生产模式的是( )(单选)
A.松嫩平原 B.河套平原 C.漳厦平原 D.河西走廊
(3)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工业为 ______ 密集型产业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 工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三角的工业发展呈现了以 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特点,尤其以 工业部门最为突出。
(4)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多选)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D.外来资金、技术和设备
(5)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具体表现有( )(多选)
A.能源供应相对紧张 B.环境污染严重
C.劳动力素质较低 D.外向型经济比重较低
(6)近年来有些专家认为珠三角可以构建联合周边地区的泛珠三角,包括广东、福建、江西、海南、广西、贵州、四川、湖南和云南等9省区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泛珠三角的构建对珠三角的发展的积极意义是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对新融入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是 (至少答两点)。
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下图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完成14~15题。
14.与Ⅰ、Ⅱ走廊相比,Ⅲ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当地市场广阔 B.水运便利
C.科技实力强 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15.促进Ⅲ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
B.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
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
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
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下图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完成1~3题。
1.正确表述图中城市等级或服务范围的是( )
A.苏州市有4个城镇等级
B.昆山服务范围最广
C.常熟、张家港、太仓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D.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后,苏州市的服务范围扩大
2.与Ⅰ、Ⅱ走廊相比,Ⅲ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当地市场广阔 B.水运便利
C.科技实力强 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3.促进Ⅲ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
B.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
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
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
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下图1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完成17~18题。
17.与Ⅰ、Ⅱ走廊相比,Ⅲ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当地市场广阔 B.水运便利
C.科技实力强 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18.促进Ⅲ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
B.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
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
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
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图2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与Ⅰ、Ⅱ走廊相比,Ⅲ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当地市场广阔 |
B.水运便利 |
C.科技实力强 |
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
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 |
B.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 |
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 |
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