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记叙和议论如何有机结合? (1)哪些段落是记叙.哪些段落是议论?议论部分总结出两条深刻的启示.哪两条? 两条深刻启示:一是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险.“尽吾志 .才能于已无悔.于人无可讥.这里是借游山喻人生哲理──不论干什么事情.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 二是对“华山 的“华 字读音的谬传而发的慨叹──由于古代文献资料的散失.导致后代以讹传讹.求学的人们对于学问必须“深思而慎取 . (2)再看记叙和议论前后是如何照应的? 第一段: 仆碑 音谬 → 第四段议论:悲古书之不存.后世谬其传而莫能名. 第二段 前洞 平 记游者众 后洞 窈 寒 深 → 第三段议论: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非常之观.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入之愈深 其进愈难 其见愈奇 好游不能穷也 出洞 悔 → 力足以至焉-尽吾志.可以无悔矣 总结:记叙惜墨如金.紧扣游山的经历.笔笔都为后文的议论作铺垫,议论有根有椐.处处从前面游山的经历说起.记叙和议论.前后呼应.紧密结合. 提示:文章没有对褒禅山景色进行细致精妙的描绘.不是因为景色不美.这一点从课文注释和文中“其见愈奇 等句可以看出.其实本文名为游记.可实际正如评语所云:“借游华山洞.发挥学道. 这个“道 .我们可理解为治学之道.也可理解为创业之道.它的具体内容正是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很显然.它不是一般记游之作.而是倾吐抱负.借题发挥的“思想小品 .作者这样写.正体现他“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 的主张.因此全文的重点应在后一部分的发挥议论.阐明道理上.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