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游记.除了记叙所见到的山川景物.人情风俗外.当然还可以写作者的感触.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说来.在游记中带一些抒情成分比较常见,借着记游发许多议论.而不失去游记体裁的文学意味.这却需要功夫.王安石的做到了这样.它在千百年来是深深地为读者所喜爱的.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古文家.本来以写议论文见长.在这篇游记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不多写景物.而是尽量就他游览后的感触大发议论.在这篇六七百字的文章中.记游的部分和发议论的部分约各占一半.而在记游的部分中.几乎处处是为后面所发议论立下根基.后面发议论的部分.都是回应前面.文章的结构很严密.通篇显出作者的精心安排. 前半篇记游.文字虽然不多.但它却给读者清晰地描绘出了褒禅山的特殊风貌.它可以分为三个小部分.第一个小部分写褒禅山的环境和它的历史.它写了褒禅山的得名.写到褒禅山的禅院.写到华山洞.还写出了从禅院到华山洞的远近距离.禅院与华山洞之间.“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作者根据碑文考订了华山洞应作“花山洞 .显出了作者笔墨的闲暇.第二个小部分写华山洞的“前洞 .只写了四句:“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第三个小部分写“后洞 .这是褒禅山奇险的所在.是它最值得游览的地方.描写比较多.“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几句.写出了它的不同寻常的幽深.作者写他游“后洞 时.“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这一方面是叙述当日的游踪.一方面也是反衬了后洞的奇险莫测.以下对他当日的游踪还作了几句补叙.补叙出他们一行游后洞到过的地方.“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补叙出“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补叙出“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 ,补叙出他们出来以后.“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