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解析几何问题常常数形结合 例10.已知点P在抛物线上.那么点P到点的距离与点P到抛物线焦点距离之和取得最小值时.点P的坐标为( ) A. B. C. D. 分析: 点P到点的距离与点P到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之和取得最小值时, 点P到点的距离与点P到抛物线的准线的距离之和也取得最小值,这样就可以把点P到抛物线的焦点的距离转为到准线的距离求出. 解: 点在抛物线的内部,要使点P到点的 距离与点P到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之和取得最小值,根据抛物线的 定义知,须使点P到点的距离与点P到抛物线准线 距离之和取得最小,即时最小.则故选A. 答案:A 评注:抛物线的定义是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到准线的距离,做题时常常用定义进行转化. 例11.已知函数f(x)= , 若0<x1<x2<1, 则 A. > B. = C. < D. 前三个判断都不正确 分析:从解析式上看函数与圆的方程有联系.可以转化为圆.画出图形.由数形结合得出结论. 解:由函数得知的图象为圆的上半圆.如图.当0<x1<x2<1时.和分别 为的斜率.由图可知.∴ > .故选A 评注:对于函数的图象要熟悉.利用数形结合解答函数的选择题 比较形象直观.容易找到关系. 例12.如图(21)图.M和N(2.0)是平面上的两点.动点P满足: (Ⅰ)求点P的轨迹方程, (Ⅱ)若,求点P的坐标.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和椭圆的定义易得点P的轨迹方程. 由(2)中的等式可变形转为向量的模和数量积.结合总条件. 在三角形中研究边与角之间的关系. 解:(Ⅰ)由椭圆的定义.点P的轨迹是以M.N为焦点.长轴长2a=6的椭圆. 因此半焦距c=2.长半轴a=3.从而短半轴.b=.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Ⅱ)由得 ① 因为不为椭圆长轴顶点.故P.M.N构成三角形.在△PMN中. ② 将①代入②.得 故点P在以M.N为焦点.实轴长为的双曲线上. 由(Ⅰ)知.点P的坐标又满足.所以由方程组 解得 即P点坐标为 评注:解析几何问题要画出图形.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答.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解析几何是数与形的结合,由方程组的解的组数可得图形的位置关系.例如,当两个圆组成方程组无解时,说明两圆无公共点,此时两圆的位置关系为相离,但可能是外离也可能是内含.你能判断方程组其他解的组数与两圆的位置间的关系吗?

查看答案和解析>>

解析几何是数与形的结合,由方程组的解的组数可得图形的位置关系.例如,当两个圆组成方程组无解时,说明两圆无公共点,此时两圆的位置关系为相离,但可能是外离也可能是内含.你能判断方程组其他解的组数与两圆的位置间的关系吗?

查看答案和解析>>

解析几何是数与形的结合,由方程组的解的组数可得图形的位置关系.例如,当两个圆组成方程组无解时,说明两圆无公共点,此时两圆的位置关系为相离,但可能是外离也可能是内含.你能判断方程组其他解的组数与两圆的位置间的关系吗?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三个同学对问题“关于x的不等式x2+25+|x3-5x2|≥ax在[1,12]上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提出各自的解题思路.
甲说:“只须不等式左边的最小值不小于右边的最大值”.
乙说:“把不等式变形为左边含变量x的函数,右边仅含常数,求函数的最值”.
丙说:“把不等式两边看成关于x的函数,作出函数图象”.
参考上述解题思路,你认为他们所讨论的问题的正确结论,即a的取值范围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已知函数y=f(x)满足f(a-tanθ)=cotθ-1,(其中,a、θ∈R均为常数)
(1)求函数y=f(x)的解析式;
(2)利用函数y=f(x)构造一个数列{xn},方法如下:
对于给定的定义域中的x1,令x2=f(x1),x3=f(x2),…,xn=f(xn-1),…
在上述构造过程中,如果xi(i=1,2,3,…)在定义域中,构造数列的过程继续下去;如果xi不在定义域中,则构造数列的过程停止.
①如果可以用上述方法构造出一个常数列{xn},求a的取值范围;
②如果取定义域中的任一值作为x1,都可以用上述方法构造出一个无穷数列{xn},求a实数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