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单元是唐代诗歌.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迎来了一个巅峰时期.诗体完备.名家辈出.风格多样.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们在这里撷取的只不过是其中的数朵.却也能感受到唐诗那令人沉醉的艺术魅力.在众多诗人中.李白.杜甫.白居易以他们各自独特的诗歌创作.成为最为耀眼的明星.晚唐诗人李商隐以其委婉深情的吟唱.孤诣独往的情怀.为唐代诗坛增添了华美的乐章. 李白和杜甫是盛唐诗人.共同经历了李唐王朝从极盛走向衰微的过程.二人是至交好友.李白才思敏捷.诗风豪迈飘逸,杜甫博大精深.诗风沉郁顿挫.他们是唐诗星空中最为耀眼的双子星座:一个浪漫奇绝.一个情深意永.即以本单元所选课文而论.是李白的成名之作.想像奇特.笔墨纵横.有如大匠运斤.凛然成风.“杜甫诗三首 是杜甫晚年流寓夔州之作.感情深沉.韵律华美.有如百年佳酿.至甘至醇. 白居易是中唐诗人.生长于社会动乱之中.因为关心民生疾苦.写诗上书揭露社会黑暗.得罪权贵.被贬到蛮荒之地.所以.一诗.借与“天涯歌女 的偶然相逢.唱出了“沦落天涯 的悲慨.这首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在当时就颇受人们喜爱.以至“胡儿能唱琵琶篇 . 李商隐是晚唐诗人.生活在唐朝濒于土崩瓦解的末世.他一生在政治斗争的夹缝中求生存.抑郁不得志.所以他的诗歌较早地放弃了济世情怀.多抒发个人情感.千年以来.也许没有人能破解一诗.但人们却乐于与这首诗“共舞 .百读不厌.可见其强大的艺术魅力.而一诗.则使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于一样缠绵哀婉的诗人:以冷静的分析.精巧的构思.用诗的语言委婉地评说一个爱情悲剧. 关于这首诗的立意.历来众说纷纭.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说法.一.为忧虑房琯.杜甫而作.认为作者写此诗是担心身为剑南节度使的严武会危害在蜀的房琯和杜甫.首倡者为,二.讽刺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入蜀.首倡者为给李白集作分类作补注的元人肖士赟,三.讽刺四川军阀章仇兼琼.北宋洪刍在中首倡,四.“即事成篇.别无寓意 .以明人胡震亨和顾炎武为代表.经今人研究.前三种说法.或于史实不符.或于时间不对.都很难成立.所以我们以第四种说法为基础.认为本诗的主题是“送友人入蜀 .是沿袭乐府古题的“即事成篇 之作.纵观全诗.叙议结合.多扣诗题.看不出有什么言外之旨.如果说除了担心友人旅途艰险之外还有什么寓意的话.也不过是笼而统之地为友人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感到忧虑.这其中还掺杂了含蓄而执著的惜别之情.当然.也不能否认这其中有以蜀道喻世途艰难.功业难成的意思.不过要理解成处处有深意.就未免牵强附会了. 作为李白的成名作.其成就主要在于艺术方面.现存资料表明.李白没有由秦入蜀的经历.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沿长江东下.就再也没回去过.可见纯系想像之辞.不过是借送友人入蜀.展开想像的翅膀.作了一番升天入地的艺术之旅.想像之丰富.比喻之奇特.笔法之夸张扬厉.韵律之流转华美.应该是本诗主要的艺术特色.前人也是多从这些方面来解读此诗的.如北宋欧阳修诗云:“太白之精下人间.李白高歌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落笔生云烟. 清代沈德潜评李白诗说:“太白七古想落天外.局自变生.大江无风.波浪自涌.白云从空.随风变灭.此殆天授.非人可及. 本课所选三首诗都是作于秋天.其中两首直接写到了秋景秋思.怎样理解杜甫的悲秋情怀呢?悲秋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个传统题材.所谓“春女善怀.秋士易感 .如宋玉的云:“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曹丕的云:“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秋天万物凋零.霜风渐冷.给人以苦寒之感.容易使人产生人生迟暮.功业难成之类的联想.但也催人奋进.令人振作.杜甫的悲秋.融入了羁旅的愁思.家国的忧伤.身世的感慨.显得更加沉郁厚重. 本课所选三首诗都作于夔州.都是律诗.这些诗是杜甫晚年的代表作品.显示出非凡的艺术功力.表现出沉实高华的特点.诗人突破了早期创作中较多写实的风格.不拘泥于现实生活本身.融优美的音律.奇妙的构思.精练的诗句.华丽的色彩.深远的意象于一体.升华思想情感.追求艺术美感.空灵洒脱.汪洋恣肆.仪态万方.即如这样联章的七律.犹如咏发情感的“捆绑火箭 .皆为精心制作而成.为前此创作所无.唯其早年有太多作品关注社会动荡.民生疾苦.赫赫在前.故晚年不再重复.独存精神.厚积所发.铸成更为深沉的诗情. 诗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时节.独自登高望远.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激烈.慷慨悲歌.这里有对漂泊生涯的感叹.有对老弱多病的嗟伤.但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执著.不读出这首诗的积极意义.就不能体会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叹逝的博大胸怀.明代的胡应麟推此诗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确不虚夸. 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故事充满传奇色彩.人物感情丰富.性格鲜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本诗的叙事脉络: (1)故事情节.这是叙事的主干.也是人物活动的依托.这首诗的情节不算复杂:首先是送客.其次是听乐.然后是琵琶女的自述.最后是诗人的独白.需要注意的是.这首诗叙事详略处理非常恰当.略写送客.详写听乐,略写诗人自己.详写琵琶女.这样就突出了重点.深化了主题.仔细吟味.写琵琶女的自述.也是从诗人转述的角度道来.却无一不是她的心绪神情,写自己的贬谪之苦.虽然是直抒胸臆的独白.但又时时隐现出同病相怜的意味.写琵琶女.详昔而略今,写诗人自己.则略昔而详今.两相映衬.更见互补之妙. (2)音乐描写.这首诗的音乐描写是贯穿全诗的.从开头的“无管弦 .到后来的“转轴拨弦 .到“四弦一声 .到“却坐促弦 .诗情随着乐律而变.琵琶女的演奏.可分前后两段.先是“自选曲目 .后是“规定曲目 .即专门应诗人之请弹奏的乐曲.可以说音乐是双方交流的“第一语言 .没有这一媒介.也就不会有这一沦落天涯叹知音的故事了.更不会有“江州司马青衫湿 了. (3)景物描写.全诗以秋江月夜为背景展开故事情节.创造出一种悲凉苍茫的气氛.清人沈德潜在中评论这首诗是“以江月为文澜 .确实很有见地.如“别时茫茫江浸月 .“唯见江心秋月白 .“绕船明月江水寒 都是以静衬动:前者接住水面上飘忽而来的琵琶声.次者凝固了琵琶曲的强大感染力.后者映射出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 的无限感慨. (4)情感描写.全诗以送客的离别之情为序曲.重点写了琵琶女和诗人相遇相知之情.如“未成曲调先有情 .写出了琵琶女初试才艺表现出的一段天然风韵,“梦啼妆泪红阑干 .写出了琵琶女感伤身世的悲苦之情,诗人的“叹息 和“唧唧 .写出了听乐的心领神会和听言的深深感慨,“江州司马青衫湿 .则是诗人情感的总爆发.如长江大河.千汇万状.不难能一言以名之. 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诗的情和景是相衬相生.互相作用的.可以说是景为情染.景因情而更美好,情借景重.情因景而更深厚. 诗与乐自古就有不解之缘.汉乐府都是合乐的.诗歌中描写音乐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唐诗中以描写音乐著名的诗篇.有韩愈的.李贺的等.但无论是体制规模.还是细微程度.都比不上白居易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欣赏的音乐描写:首先是精彩的描摹.用一连串形象生动的比喻来刻画不同的乐调.恰当地使用拟声词来加强模仿效果.成功地将音乐语言转换成诗的语言.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次是情感的传输.通过写听乐人的情绪反应传达出音乐本身的魅力.从而强化了表达效果,再次是气氛的渲染.如“此时无声胜有声 .“东船西舫俏无言 .写乐曲休止时的效果.写邻船听乐的寂静.反衬出乐曲的强大感染力. 诗歌虽然不像小说那样以刻画人物形象见长.但在叙事诗中.人物形象还是很鲜明的.小说的人物是虚构的.作者对人物往往作了“典型化 的处理.而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是以写实为基础的.更多地表现为生活的真实.所以读起来更具有真实感.在这首诗中.作者生动地刻画了两个“天涯沦落人 的形象.一个是历尽繁华.美人迟暮的琵琶女.一个是被贬江城.孤独苦闷的闲职司马.琵琶女矜节自持.羞涩腼腆.多愁善感.才艺惊人.“江州司马 感情丰富.体察入微.善解人意.文采飞扬.两个人同是从长安沦落天涯.一曲一辞.合演了一曲千古绝唱.诗人的诗篇流传不衰.可惜琵琶女的演奏随风飘散.我们只能在这首诗中拟想仿佛其一二了.南宋的洪迈在中认为本诗的人物和故事全都是虚构的.白居易不过是借此来抒发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罢了.真是把这首诗当小说来读了.未免过于极端. 一诗.境界扑朔迷离.情感深长绵藐.确实是一个千古之谜.所以.至今还有很多学者把它当作政治诗来读.并从诗人的经历中寻找蛛丝马迹.阐幽发微.李商隐一生.固然是在党争的政治派别夹缝中求得生存的.受过一些大官的恩惠.也因之被另一些人排挤.有过短暂的荣光.更有过长期的失意.但他在政治上的得失悲欢.未必用这样朦胧的诗歌来表现.不能硬把中国古典诗歌“香草美人的传统 往这里套.若然.李商隐那些写爱情的无题诗.像“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之类的.都可以当作政治诗来读了.我们认为.还是一首写恋情的诗.是一个垂暮老人回首锦瑟华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其意境高远.感情真挚.可意会不可言传.可感悟不可支离.须从大处读之.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象征与比喻有共同之处.都有以具象表示抽象的特点.但它们也有不同之处.比喻像人间的桥梁.一般有两个硬性的端点.可以找出本体和喻体,象征则像天上的彩虹.物质表象所联系的对象不那么分明.主要靠暗示.带有更多游移不定的成分.像一诗.无论是起兴的“锦瑟 .还是主打的“蝴蝶 “杜鹃 “珠 “玉 等.它们表现的情调可以猜想出来.但一追究其具体所指.就如坠入五里云雾了.不敢说李商隐开启了中国当代朦胧诗的先河.也不敢说他影响了十九世纪法国的象征主义诗派(有受中国诗歌影响的因素).但他确实是一位古典时期的“先锋派 .他的艺术尝试和创新是独特的.对后世影响很大.连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对他都推崇之至.也许.正是李商隐诗歌中表现出的这种意蕴深厚的朦胧美.才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近人梁启超曾说:“义山的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的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 ) 其二的章法结构. 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 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外.五.六两句.也是“倒行逆施 :“当时七夕笑牵牛 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 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这一点.是李商隐学杜甫之处.他的诗虽没有杜诗的“沉郁 .但却颇得杜诗的“顿挫 :如水流遇阻.回环幽咽.蓄势再发.波澜起伏. 其二的巧对. 从对偶上看.这首诗也是颇为后人称道的.中间两联.仅仅四句28字.却呼鸡驱虎.驻马牵牛.信手拈来.自然流利.妙趣横生.而又无穿凿之嫌.另外.以“六军 对“七夕 .以“驻马 对“牵牛 .都是借对的妙用.所谓借对.是指形式上相对.内容上不属于一类.而且往往相去甚远的对语.如“驻马 是指军队停滞不前.而“牵牛 却是指牵牛星.不是牵着牛走的意思.杜甫的诗中.这样的借对很多.如“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 ().以“清 (青)对“白 .这一点.李商隐也是学杜甫.但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了.唐宋以后.律诗对偶往往以借对为高.因为不容易.且富于幽默情趣.对于这首诗的对句.古人有不同的看法.金元时期的方回认为“六军.七夕.驻马.牵牛.巧甚 ( ).清代的吴乔更是大加赞赏:“叙天下事而六.七.马.牛为对.恰似儿戏.扛鼎之笔也. ( ).但也有不同意见.明代的吴昌祺认为“虎鸡马牛同用.亦一病 (唐汝询吴昌祺评语).清代的屈复认为“空闻.无复.熟套语.七八轻薄 ( ).我们认为.后面的否定意见过于正统和传统.只要出语自然恰切.何者不可以入诗呢? 李商隐诗的用典. 李商隐的诗.素以用典工整适切著称.这两首诗.尤其是用了很多典故.用典可以加大诗句的内涵.提高诗句的品位.铸造出诗歌典雅.厚重的意韵,还可以借题发挥.“借尸还魂 .为我所用.创出古典新义来.以而论.如果不引庄周梦蝶.又如何在七个字中传达出诗人对自我认定的迷惘呢?如果不引望帝啼血.又怎能表现出那种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死不渝的情感呢?可以说.用典是李商隐刻意追求的一种表达手段.更兼他锤炼得好.融贯得好.所以不露斧凿之痕.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地步.所以不碍于他诗句的流利.情感的婉转.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