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原理:DNA遇甲基绿呈绿色.RNA可被吡罗红染成红色 实验步骤 步骤 器材与试剂 作用与原理 (1)制片 ①将牙签刮下的口腔上皮细胞置于载玻片上0.9%的NaCl溶液滴 ②载玻片烘干 1 0.9%的NaCl溶液防止细胞破裂.2 维持细胞形态. 3 烘干使细胞固定在载玻片上 (2)水解 8%HCl中30℃保温5分钟 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3)冲洗 用蒸馏水缓流冲洗10分钟 (4)染色 2滴吡罗红甲基绿染色5分钟 甲基绿使DNA染上绿色 吡罗红使RNA染上红色 (5)观察 显微镜下观察 实验结果: 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分布:真核生物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表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有关内容: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原理 气体发生装置
 ① 制氧气 H2O2→O2  
 ② 制氨气 NH4Cl→NH3  
 ③ 制氯气 HCl→Cl2  
(1)上述气体中,从制备过程看,必须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填气体的化学式);从反应原理看,明显不同于其它两种气体的是
 
 (填气体的化学式);从收集方法来看,只能用一种方法收集的是
 
 (填气体的化学式).
(2)根据表中所列实验原理,从图甲装置中选择合适的气体发生装置,将其选项填入表中相应编号的空格中.
(3)若用上述制备NH3的装置制备O2,则选择的试剂为
 
 (填化学式);若用上述制备O2的装置制备
NH3,则选择的试剂的名称为
 

(4)若用排空气法收集Cl2,请画出气体收集装置图.
(5)有图乙所示无机物的转化关系,已知B和Y是上述三种气体中的两种.
a.当w为MnO2时,反应①不加热就能反应,反应④加热才能顺利进行,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b.当w为KMnO2时,反应①加热才能进行,反应④不加热就能进行,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
 

(6)已知Fe2++Br2=2Fe3++2Br-,现向100mL的FeBr2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Cl23.36L,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中Cl-与Br-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设通入Cl2前后溶液体积不变),则原FeBr2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分)选修四模块的平衡理论主要包括: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四种,且均符合勒夏特列原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 A(g) +2B(g) 4C (g)   △H >0 达到平衡时,c(A) ="2" mol·L-1,c ( B) =" 7" mol·L-1,c ( C) =" 4" mol·L-1。试确定B的起始浓度c (B)的取值范围是             ;若改变条件重新达到平衡后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增大,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增加C的物质的量        B. 加压   
C. 升温                   D.使用催化剂
(2)常温下,取 pH=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各100mL, 向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Zn粒,反应过程中两溶液的pH变化如右图所示。则图中表示醋酸溶液中pH变化曲线的是       ( 填“A”或“B”)。 设盐酸中加入的Zn质量为m1,醋酸溶液中加入的Zn质量为 m2。 则
m1       m2 ( 选填“<”、“=”、“>”)

(3) 在体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CO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CO ( g) + 2H2( g) → CH3OH(g)   ΔH= —91kJ·mol-1。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K=                  ,升高温度,K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 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也存在溶解平衡。在常温下,溶液里各离子浓度以它们化学计量数为方次的乘积是一个常数,叫溶度积常数。例如:    Cu(OH)2(s)Cu2+ (aq) + 2OH - ( aq),Ksp =" c" (Cu2+ ) c 2(OH - ) =" 2×10" -20。当溶液中各离子浓度计量数方次的乘积大于溶度积时,则产生沉淀。若某CuSO4溶液里c( Cu2+) ="0.02" mol·L-1,如果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pH,使pH大于     ; 要使0.2 mol·L-1的CuSO4溶液中Cu2+沉淀较为完全 ( 使Cu2+浓度降至原来的万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NaOH溶液,使溶液pH等于         
(5) 常温下,某纯碱(Na2CO3) 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呈红色。则该溶液呈     性。在分析该溶液遇酚酞呈红色原因时,甲同学认为是配制溶液所用的纯碱样品中混有NaOH 所致;乙同学认为是溶液中Na2CO3电离出的CO32-水解所致。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用来评判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包括操作、现象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分)选修四模块的平衡理论主要包括: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四种,且均符合勒夏特列原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 A(g) +2B(g) 4C (g)   △H >0 达到平衡时,c(A) ="2" mol·L-1,c ( B) =" 7" mol·L-1,c ( C) =" 4" mol·L-1。试确定B的起始浓度c (B)的取值范围是             ;若改变条件重新达到平衡后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增大,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增加C的物质的量        B. 加压   

C. 升温                   D.使用催化剂

(2)常温下,取 pH=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各100mL, 向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Zn粒,反应过程中两溶液的pH变化如右图所示。则图中表示醋酸溶液中pH变化曲线的是       ( 填“A”或“B”)。 设盐酸中加入的Zn质量为m1,醋酸溶液中加入的Zn质量为 m2。 则

m1       m2 ( 选填“<”、“=”、“>”)

(3) 在体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CO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CO ( g) + 2H2( g) → CH3OH(g)   ΔH= —91kJ·mol-1。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K=                  ,升高温度,K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 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也存在溶解平衡。在常温下,溶液里各离子浓度以它们化学计量数为方次的乘积是一个常数,叫溶度积常数。例如:    Cu(OH)2(s)Cu2+ (aq) + 2OH - ( aq),Ksp =" c" (Cu2+ ) c 2(OH - ) =" 2×10" -20。当溶液中各离子浓度计量数方次的乘积大于溶度积时,则产生沉淀。若某CuSO4溶液里c( Cu2+) ="0.02" mol·L-1,如果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pH,使pH大于     ; 要使0.2 mol·L-1的CuSO4溶液中Cu2+沉淀较为完全 ( 使Cu2+浓度降至原来的万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NaOH溶液,使溶液pH等于         

(5) 常温下,某纯碱(Na2CO3) 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呈红色。则该溶液呈     性。在分析该溶液遇酚酞呈红色原因时,甲同学认为是配制溶液所用的纯碱样品中混有NaOH 所致;乙同学认为是溶液中Na2CO3电离出的CO32-水解所致。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用来评判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包括操作、现象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选修四模块的平衡理论主要包括: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四种,且均符合勒夏特列原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 A(g) +2B(g) 4C (g)   △H >0 达到平衡时,c(A) =2 mol·L-1,c ( B) = 7 mol·L-1,c ( C) = 4 mol·L-1。试确定B的起始浓度c (B)的取值范围是              ;若改变条件重新达到平衡后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增大,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增加C的物质的量        B. 加压      

    C. 升温                     D. 使用催化剂

(1)常温下,取 pH=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各100mL, 向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Zn粒,反应过程中两溶液的pH变化如右图所示。则图中表示醋酸溶液中pH变化曲线的是        ( 填“A”或“B”)。 设盐酸中加入的Zn质量为m1,醋酸溶液中加入的Zn质量为 m2。 则

m1        m2 ( 选填“<”、“=”、“>”)

 (3) 在体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CO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CO ( g) + 2H2( g) → CH3OH(g)   ΔH= —91kJ·mol-1。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K=                  ,升高温度,K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 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也存在溶解平衡。在常温下,溶液里各离子浓度以它们化学计量数为方次的乘积是一个常数,叫溶度积常数。例如:       Cu(OH)2(s)Cu2+ (aq) + 2OH - ( aq),Ksp = c (Cu2+ ) c 2(OH - ) = 2×10 -20。当溶液中各离子浓度计量数方次的乘积大于溶度积时,则产生沉淀。若某CuSO4溶液里c( Cu2+) =0.02 mol·L-1,如果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pH,使pH大于      ; 要使0.2 mol·L-1的CuSO4 溶液中Cu2+沉淀较为完全 ( 使Cu2+浓度降至原来的万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NaOH溶液,使溶液pH等于         

      (5) 常温下,某纯碱(Na2CO3) 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呈红色。则该溶液呈      性。在分析该溶液遇酚酞呈红色原因时,甲同学认为是配制溶液所用的纯碱样品中混有NaOH 所致;乙同学认为是溶液中Na2CO3电离出的CO32-水解所致。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用来评判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包括操作、现象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臭氧层因为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而成为人类和生物的保护伞,但因为其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如果在人类生活空间的大气中臭氧的体积分数大于10-5%时,对人体和动植物会造成危害.某中学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想验证臭氧的氧化性强于氧气,通过资料收集和互联网查询最后筛选并设计实验原理和步骤如下:

①实验的反应原理:2KI+O3+H2O2KOH+I2+O2淀粉溶液遇单质碘变蓝色

②实验用品:臭氧消毒碗柜、a溶液、碘化钾溶液、滤纸、玻璃片(两块)、温度计.

③实验步骤:

a.取a溶液与碘化钾溶液混合;

b.取两片用滤纸剪成的纸条,在a溶液和碘化钾溶液的混合液中湿润后分别置于两块洁净的玻璃片上(命名为玻璃片甲和乙);

c.将玻璃片甲置于臭氧消毒碗柜中并接通电源生成臭氧.另将玻璃片乙置于可控温度的温箱里,尽量地使温箱的温度与臭氧消毒碗柜中的温度相等.

d.观察现象并进行记录:

请根据如上实验的原理、步骤及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药品中的a溶液是________溶液.

(2)

整个实验过程要保持两块玻璃片所在环境的温度相同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

(3)

写出在臭氧消毒柜中O2转化成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

从实验数据记录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O3的氧化性比氧气强

B.

氧气也能氧化碘化钾中的碘离子

C.

空气中可能也有一定浓度的O3,所以实验数据不可靠,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

O3不仅氧化I的速率比氧气快,而且有漂白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