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脱硫处理 .(2) 做皮试 .(3)①电化学.②Fe-2e-=Fe2+ . (4)镁块.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合成氨反应原理为:1/2N2(g)+3/2H2(g)NH3(g) △H=xkJ/mol。请回答:
(1)为提高上述反应的速率,工业上常采用催化剂。目前,最好的催化剂组成为n(Fe2+):n(Fe3+)=0.5,若以FeO、Fe2O3和Fe3O4为原料,则三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将N2及H2按物质的量之比1:3充入密闭容器中,相等时间内,不同温度下,在催化剂表面反应,N2的转化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H<0
B.v(N2)=2v(NH3)时,说明已达平衡
C.该催化剂约在500℃时活性较大
D.若增大压强,N2的转化率一定提高
(3)已知:保持温度、容积不变时,各气体的压强(分压)与它们的物质的量成正比。若用Kp表示平衡常数,p(N2)、p(H2)、p(NH3)分别表示N2、H2、NH3的分压。 写出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Kp=____。
(4)合成氨工业中,平衡耐NH3的含量[用φ(NH3)表示]与反应的总压、温度、氢氮比[用γ= n(H2)/n(N2)表示]和惰性气体含量(用xi表示)存在一定关系。下列两图是探究γ、xi对合成氨生产影响时所得到的。
根据图2,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根据图3,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的实验装置有如图甲、乙两种装置可供选用.
制备乙酸丁酯所涉及的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见下表:
乙酸 1-丁醇 乙酸丁酯
熔点(℃) 16.6 -89.5 -73.5
沸点(℃) 117.9 117 126.3
密度(g/cm3 1.05 0.81 0.88
水溶性 互溶 可溶
(9g/100g水)
微溶
(1)制取乙酸丁酯的装置应选用
 
(填“甲”或“乙”).不选另一种装置的理由是
 

(2)该实验生成物中除了主产物乙酸丁酯外,还可能生成的有机副产物有(写出结构简式)
 

(3)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为提高1-丁醇的利用率,写出两种可行的方法:
 
  ②
 

(4)从制备乙酸丁酯所得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乙酸丁酯时,需要经过多步操作,下列图示的操作中,肯定需要的化学操作是
 
(选填答案编号).
精英家教网
(5)有机物的分离操作中,经常需要使用分液漏斗等仪器.使用分液漏斗前必须
 
,某同学在进行分液操作时,若发现液体流不下来,其可能原因除分液漏斗活塞堵塞外,还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用加热l-丁醇、浓H2SO4和溴化钠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1-溴丁烷,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的夹持仪器没有画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在烧杯里的液面倒扣一个漏斗,其目的是
既可以吸收充分,又可以防止倒吸
既可以吸收充分,又可以防止倒吸

(2)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事先必须进行稀释,其目的是
ab
ab
.(填字母)
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减少Br2的生成   c.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3)写出此实验制1-溴丁烷的总化学方程式
CH3CH2CH2CH2OH+NaBr+H2SO4
浓硫酸
加热
CH3CH2CH2CH2Br+NaHSO4+H2O
CH3CH2CH2CH2OH+NaBr+H2SO4
浓硫酸
加热
CH3CH2CH2CH2Br+NaHSO4+H2O

(4)有同学拟通过红外光谱仪鉴定所得产物中是否含有“-CH2CH2CH2CH3”,来确定副产物中是否存在丁醚(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请评价该同学设计的鉴定方案是否合理?为什么?答:
不合理,产物1-溴丁烷也含有-CH2CH2CH2CH3
不合理,产物1-溴丁烷也含有-CH2CH2CH2CH3

(5)为了进一步提纯1-溴丁烷,该小组同学查得相关有机物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1-丁醇 -89.5 117.3
1-溴丁烷 -112.4 101.6
丁醚 -95.3 142.4
1-丁烯 -185.3 -6.5
则用B装置完成此提纯实验时,实验中要迅速升高温度至
101.6℃
101.6℃
收集所得馏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江苏三模)实验室模拟回收某废旧含镍催化剂(主要成分为NiO,另含Fe2O3、CaO、CuO、BaO等)生产Ni2O3.其工艺流程为:

(1)根据图Ⅰ所示的X射线衍射图谱,可知浸出渣含有三种主要成分,其中“物质X”为
BaSO4
BaSO4
.图Ⅱ表示镍的浸出率与温度的关系,当浸出温度高于70℃时,镍的浸出率降低,浸出渣中Ni(OH)2含量增大,其原因是
温度升高,Ni2+的水解程度增大
温度升高,Ni2+的水解程度增大

(2)工艺流程中“副产品”的化学式为
CuSO4?5H2O
CuSO4?5H2O

(3)已知有关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如下表:
氢氧化物 Fe(OH)3 Fe(OH)2 Ni(OH)2
开始沉淀的pH 1.5 6.5 7.7
沉淀完全的pH 3.7 9.7 9.2
操作B是为了除去滤液中的铁元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向操作A所得的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溶液pH为3.7~7.7,静置,过滤.请对该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方案错误;在调节pH前,应先在滤液中加入H2O2,使溶液中的Fe2+氧化为Fe3+
方案错误;在调节pH前,应先在滤液中加入H2O2,使溶液中的Fe2+氧化为Fe3+
(若原方案正确,请说明理由;若原方案错误,请加以改正).
(4)操作C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Ca2+,若控制溶液中F-浓度为3×10-3 mol?L-1,则Ca2+的浓度为
3×10-6
3×10-6
mol?L-1.(常温时CaF2的溶度积常数为2.7×10-11
(5)电解产生2NiOOH?H2O的原理分两步:①碱性条件下Cl-在阳极被氧化为ClO-;②Ni2+被ClO-氧化产生2NiOOH?H2O沉淀.第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lO-+2Ni2++4OH-=2NiOOH?H2O+Cl-
ClO-+2Ni2++4OH-=2NiOOH?H2O+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査尔酮类化合物G是黄酮类药物的主要合成中间体,其中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以下信息:
①芳香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110之间,1mol A充分燃烧可生成72g水.
②C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D能发生银镜反应、可溶于饱和Na2CO3溶液、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氢.

⑤RCOCH3+RˊCHO
一定条件
RCOCH=CHRˊ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
苯乙烯
苯乙烯

(2)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3)E的分子式为
C7H5O2Na
C7H5O2Na
,由E生成F的反应类型为
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

(4)G的结构简式为

(5)D的芳香同分异构体H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H在酸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F的同分异构体中,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共有
13
13
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5组峰,且峰面积比为2:2:2:1:1的为
(写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