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D 解析:水分子中的三个原子形成角形结构.不对称.为极性分子,CH4分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型.属于对称结构.为非极性分子.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学校同学进行乙醇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学习,以下为他们的学习过程。

(一)结构分析

(1)写出乙醇的结构式                     ;官能团的电子式        

(二)性质预测

(2)对比乙醇和乙烷的结构,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乙醇分子中氧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较强,预测在一定条件下分子中                    键(填写具体共价键)容易发生断裂。为此,他们查阅了相关资料,获得了以下乙醇性质的部分事实。

Ⅰ. 常温下,1mol乙醇与1mol金属钠反应产生0.5mol氢气,该反应比较缓和,

远不如水和金属钠反应剧烈。

Ⅱ. 乙醇在酸性条件下与HBr共热产生溴乙烷。

Ⅲ. 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140℃时反应生成乙醚(CH3CH2OCH2CH3

微溶于水的液体,沸点34.6℃),170℃时脱水生成乙烯。

 
 


  下列关于乙醇结构和性质的分析、理解错误的是          

A.-OH对-C2H5的影响使乙醇与钠的反应比水与钠的反应速率慢ks5u

B. 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170℃时脱水生成乙烯的反应为消去反应

C. 乙醇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上有3个吸收峰,其强度之比为3︰2︰1,与钠反应的是

吸收强度最小的氢原子

D. 乙醇与甲醚互为官能团异构体

(三)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甲同学用4mL 95%的乙醇、8mL90%浓硫酸、

6g溴化钠研究乙醇转化为溴乙烷的反应。右图

是他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已省略部分夹持仪器)。

请回答有关问题。

(3)预计实验时装置Ⅰ主要发生两个反应,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①2NaBr + H2SO4  2HBr + Na2SO4

                                    

(4)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反应后期烧瓶内液体颜色变棕黑,U形管右边与大气相通的导管口产生大量有刺激性气味的白雾,U形管内有少量淡黄色液体,该液体的有机成分是                         。若要获得纯净的溴乙烷,方法是:实验结束后                                                                   

(四)反思与改进

(5)乙同学认为:实验所用浓硫酸必须进行稀释,目的是         (填字母),稀释后的浓硫酸应放在            (填实验仪器名称)中。

A.减少HBr的挥发                    B.防止浓硫酸分解产生SO2

C.减少副产物乙烯和乙醚的生成        D.减少Br2的生成

(6)丙同学提出应该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请为两部分装置选择正确的措施:

A.不作改变      B.保留酒精灯加热,增加温度计且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反应液中

C.水浴加热      D.冰水混合物冷却

 装置Ⅰ               ;装置Ⅱ               。请你再提出一条改进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测定样品中成分含量的实验一般应重复二至三次.为了测定某NaOH固体中混有的Na2CO3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分别设计了三种实验方案:
I.吸收法
如图所示:
(1)根据实验装置图分析,在每次实验过程中所进行的称量操作至少要进行
4
4
次,且第一次称量操作的对象是
称量干燥烧瓶的质量
称量干燥烧瓶的质量

(2)若重复测定了三次,得到Na2CO3的质量分数的数据存在较大的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ACD
ACD
(填序号).
A.装置内原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也被碱石灰吸收
B.用了稀硫酸与样品反应
C.加入稀硫酸的量不足,则可能造成误差
D.反应完成后,装置中仍存有二氧化碳,没有被碱石灰吸收
除上述原因外,从装置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
装置外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被碱石灰吸收
装置外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被碱石灰吸收

II.滴定法
称取样品m g,配制成500mL溶液.从中取出25mL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振荡,滴加2~3滴酚酞,用a mol/L标准盐酸滴定,至终点时消耗盐酸v mL.
(1)该同学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后未将BaCO3过滤就滴定,有人认为在滴定中BaCO3会转化为Ba(HCO32,消耗盐酸.你认为要过滤吗?
(填“是”或“否”),理由是:
用酚酞做指示剂到终点时溶液呈微弱的碱性,BaCO3不反应
用酚酞做指示剂到终点时溶液呈微弱的碱性,BaCO3不反应
(若填“是”,不需答).
(2)判断滴定终点到达的依据是
当滴入最后一滴盐酸时,溶液立即由浅红色变化为无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变化
当滴入最后一滴盐酸时,溶液立即由浅红色变化为无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变化

Ⅲ.沉淀法
称取样品m g,并溶解加过量Ba(NO32溶液,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得固体n g.
(1)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用m、n表示)
106n
197m
×100%
106n
197m
×100%

(2)洗涤沉淀的操作要点是
用玻璃棒向过滤器中的沉淀加水至淹没,静置使水滤出,并重复2-3次
用玻璃棒向过滤器中的沉淀加水至淹没,静置使水滤出,并重复2-3次

(3)Ca2+、Ba2+都可以使CO32-沉淀完全,但使用Ba(NO32溶液而不用Ca(NO32溶液的原因是
Ca(OH)2微溶
Ca(OH)2微溶
;测定CO32-的量,若使用Ba(OH)2溶液而不用Ca(OH)2溶液,结果将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原因
BaCO3相对分子质量大,相对误差小
BaCO3相对分子质量大,相对误差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现代社会中铜在电气、交通、机械和冶金、能源及石化工业、高科技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某铜矿石含氧化铜、氧化亚铜、三氧化二铁和脉石(Si02) ,现采用酸浸法从矿石中提取铜,其工艺流程图如下。其中铜的萃取(铜从水层进人有机层的过程)和反萃取(铜从有机层进人水层的过程)是现代湿法炼铜的重要工艺手段。

已知:①Cu2O+2H+=Cu2++Cu + H2O;②当矿石中三氧化二铁含量太低时,可用硫酸和硫酸铁的混合液浸出铜;③反萃取后的水层2是硫酸铜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矿石用稀硫酸处理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O+2H+=Cu2++Cu + H2O、

                                                        。(写出其中2个)

(2)“循环I”经多次循环后的水层1不能继续循环使用,但可分离出一种重要的硫酸盐晶体.若水层1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可以得到另一种重要的硫酸盐,写出水层l暴露在空气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循环n”中萃取剂是一类称作为肟类的有机化合物,如N-510、N-530等。某肟类化合物A的分子结构中仅含n1个-CH3、n2个-OH和n3三种基团,无环状结构,三种基团的数目关系为n3                 。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6,上述基团连接时碳原子跟碳原子相连,则A的结构简式是                   

(4)写出电解过程中阳极(惰性电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5)该工艺最大亮点是它符合下列原理                 (填字母,下同)。

A.化学平衡           B.绿色化学           C.质量守恒           D.能量守恒

E.相似相溶            F.酸碱中和            G.氧化还原反应

(6)铜、银、金是人类认识最早的三种金属,因为很早就被人们用作钱币,因而有“货币金属”之称。由于铁的金属性比铜、银、金强,相对而言,人类认识铁稍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他设计了如下方案:①铁片置于硫酸铜溶液中有铜析出;②铁、铜和氯气反应分别生成FeCl3和CuCl2;③足量的铁粉和铜粉和浓硫酸反应生成FeSO4和CuSO4;④铜片置于FeCl3溶液中铜片逐渐溶解;⑤把铁片和铜片置于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交用导线连接,铁片上无气泡产生,而铜片上有气泡产生;⑥把铁片和铜片置于盛有浓硝酸的烧杯中,并用导线连接,铁片上有气泡产生,而铜片上无气泡产生。以上设计合理的有            

A.两种方案           B.三种方案           C.四种方案           D.五种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现代社会中铜在电气、交通、机械和冶金、能源及石化工业、高科技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某铜矿石含氧化铜、氧化亚铜、三氧化二铁和脉石(SiO2),现采用酸浸法从矿石中提取铜,其工艺流程图如下.其中铜的萃取(铜从水层进入有机层的过程)和反萃取(铜从有机层进入水层的过程)是现代湿法炼铜的重要工艺手段.

已知:①Cu2O+2H+=Cu2++Cu+H2O;②当矿石中三氧化二铁含量太低时,可用硫酸和硫酸铁的混合液浸出铜;③反萃取后的水层2是硫酸铜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矿石用稀硫酸处理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O+2H+=Cu2++Cu+H2O
CuO+2H+═Cu2++H2O
CuO+2H+═Cu2++H2O
Fe2O3+6H+═2Fe3++3H2O,Cu+2Fe3++2Fe2++Cu2+
Fe2O3+6H+═2Fe3++3H2O,Cu+2Fe3++2Fe2++Cu2+

(2)“循环I”经多次循环后的水层1不能继续循环使用,但可分离出一种重要的硫酸盐晶体.若水层1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可以得到另一种重要的硫酸盐,写出水层l暴露在空气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Fe2++O2+4H+=4Fe3++2H2O
4Fe2++O2+4H+=4Fe3++2H2O

(3)“循环n”中萃取剂是一类称作为肟类的有机化合物,如N一510、N一530等.某肟类化合物A的分子结构中仅含n1个-CH3、n2个-OH和n3三种基团,无环状结构,三种基团的数目关系为n3=
n1+n2-2
n1+n2-2
.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6,上述基团连接时碳原子跟碳原子相连,则A的结构简式是

(4)写出电解过程中阳极(惰性电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4OH--4e-=2H2O+O2
4OH--4e-=2H2O+O2

(5)该工艺最大亮点是它符合下列原理
B
B

A.化学平衡 B.绿色化学 C.质量守恒 D.能量守恒  E.相似相溶  F.酸碱中和 G.氧化还原反应
(6)铜、银、金是人类认识最早的三种金属,因为很早就被人们用作钱币,因而有“货币金属”之称.由于铁的金属性比铜、银、金强,相对而言,人类认识铁稍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他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铁片置于硫酸铜溶液中有铜析出;
②铁、铜和氯气反应分别生成FeCl3和CuCl2
③足量的铁粉和铜粉和浓硫酸反应生成FeSO4和CuSO4
④铜片置于FeCl3溶液中铜片逐渐溶解;
⑤把铁片和铜片置于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交用导线连接,铁片上无气泡产生,而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⑥把铁片和铜片置于盛有浓硝酸的烧杯中,并用导线连接,铁片上有气泡产生,而铜片上无气泡产生.
以上设计合理的有
A
A

A.两种方案         B.三种方案        C.四种方案       D.五种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