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1)将导管的出口浸入水槽的水中.手握住试管.有气泡从导管口逸出.放开手后.有少量水进入导管.表明装置不漏气. 慢慢将量筒下移. (4) 解析:此题为一定量实验题.同时也考查了化学实验的一些基本操作步骤.做定量实验题的一般方法步骤为:先看实验目的.再明确实验的反应原理和计算原理.该实验的反应原理为:2KClO32KCl+3O2.计算原理为:M(O2)=.m(O2)=a g-b g.n(O2)=.所以.此实验的关键在于准确测定氧气的体积.而气体的体积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温度.二是压强.这就要求读数时.气体温度要与室温一致.量筒内外压强一致.在弄清原理后.再考虑实验的每一步操作.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研究Cu与浓H2SO4的反应和比较Cu的+1价化合物与+2价化合物的稳定性,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方案(装置中的固定仪器和酒精灯均未画出)实验选用细铜丝、98.3%H2SO4、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CCl4、NaOH溶液等药品,铜丝被卷成螺旋状,一端投入浓H2SO4中,另一端露置在液面上方.

以下是该学习小组部分交流记录及后续探究实验的记录.
材料一:小组交流记录
学生1:加热前,无现象发生;加热后,液面下铜丝变黑,产生气泡,有细小黑色颗粒状物质从铜丝表面进入浓硫酸中,黑色物质是什么?值得探究!
学生2:我也观察到黑色颗粒状物质,后来逐渐转变为灰白色固体,我想该灰白色固体极有可能是未溶于浓硫酸的CuSO4
学生3:你们是否注意到液面以上的铜丝也发黑,而且试管上部内壁有少量淡黄色S固体凝聚,会不会液面以上的铜丝与硫发生了反应,我查资料发现:2Cu+S
 V 
.
 
Cu2S(黑色)
材料二、探究实验剪辑
实验1:将光亮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变黑,然后插入稀硫酸中,铜丝重新变得光亮,溶液呈蓝绿色;将光亮的铜丝置入加热的硫蒸气中变黑,然后插入稀硫酸中无变化.
实验2:截取浓硫酸液面上方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中无变化;将浓硫酸液面下方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黑色明显变浅,溶液呈蓝绿色.
实验3:将溶液中的黑色颗粒状物质,经过滤、稀硫酸洗、蒸馏水洗、干燥后放入氧气流中加热,然后冷却,用电子天平称重发现质量减小10%左右.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上方的长导管的作用是;
导气、冷凝、回流
导气、冷凝、回流
;D、E两支试管中CCl4
的作用是
防止倒吸
防止倒吸

(2)加热过程中,观察到A试管中出现大量白色烟雾,起初部分烟雾在试管上部内壁析出淡黄色固体物质,在持续加热浓硫酸(沸腾)时,淡黄色固体物质又慢慢地消失.写出淡黄色固体消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S+2H2SO4(浓)
  △  
.
 
3SO2↑+2H2O
S+2H2SO4(浓)
  △  
.
 
3SO2↑+2H2O

(3)对A试管中的浓H2SO4和铜丝进行加热,很快发现C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但始终未见D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或沉淀.学生1猜想是由于SO2溶解度较大,生成了Ca(SHO32的缘故.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学生1的猜想
取样后,向其中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其他答案也合理)
取样后,向其中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其他答案也合理)

(4)根据上述研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液面下方铜丝表面的黑色物质成分是:
CuO、CuS、Cu2S
CuO、CuS、Cu2S
.(写化学式)
(5)学生2将反应后的反应液稀释后进行检验,发现溶液呈酸性,对比,学生2提出猜想是: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铜水解使溶液呈酸性,请写出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u2++H2OCu(OH)2+2H+
Cu2++H2OCu(OH)2+2H+

你的猜想是:
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中硫酸过量使溶液显酸性
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中硫酸过量使溶液显酸性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以验证你的猜想:
取稀释后的溶液适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铁粉,若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证明硫酸过量(其他答案也合理)
取稀释后的溶液适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铁粉,若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证明硫酸过量(其他答案也合理)

(6)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Cu的+1价化合物和+2价化合物的稳定性,他们取98gCu(OH)2固体,加热至80℃-100℃时,得到黑色固体粉末,继续加热到1000℃以上,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粉末X.冷却后称量,X的质量为72g.向X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得到蓝色溶液,同时观察到容器中还有红色固体存在,据此可推得,X的化学式为
Cu2O
Cu2O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高于100°C时Cu2O比CuO稳定,在溶液中Cu2+比Cu+稳定
高于100°C时Cu2O比CuO稳定,在溶液中Cu2+比Cu+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实验操作的答案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①用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中上部 ②给盛有液体的体积超过1/3的试管加热 ③把鼻孔靠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 ④将试管平放,用纸槽往试管里送人固体粉末后,然后竖直试管抽出纸槽 ⑤取用盛在细口瓶里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瓶上的标签向着地面 ⑥将烧瓶放在桌上,再使劲塞紧塞子 ⑦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里,用手掌贴在容器的外壁,观察现象,然后松开手,再观察现象

A.①④⑦
B.①②③
C.④⑤⑥
D.⑦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实验操作的答案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用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中上部
②给盛有液体的体积超过1/3的试管加热
③把鼻孔靠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
④将试管平放,用纸槽往试管里送人固体粉末后,然后竖直试管抽出纸槽
⑤取用盛在细口瓶里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瓶上的标签向着地面
⑥将烧瓶放在桌上,再使劲塞紧塞子
⑦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里,用手掌贴在容器的外壁,观察现象,然后松开手,再观察现象


  1. A.
    ①④⑦
  2. B.
    ①②③
  3. C.
    ④⑤⑥
  4. D.
    ⑦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实验操作的答案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①用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中上部 ②给盛有液体的体积超过1/3的试管加热 ③把鼻孔靠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 ④将试管平放,用纸槽往试管里送人固体粉末后,然后竖直试管抽出纸槽 ⑤取用盛在细口瓶里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瓶上的标签向着地面 ⑥将烧瓶放在桌上,再使劲塞紧塞子 ⑦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里,用手掌贴在容器的外壁,观察现象,然后松开手,再观察现象

A.①④⑦
B.①②③
C.④⑤⑥
D.⑦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从网上查得如下信息:①钠能在CO2中燃烧.②常温下CO能与PdCl2溶液反应得到黑色的Pd.经过分析讨论,他们认为钠在CO2中燃烧时,还原产物可能是碳,也可能是CO,氧化产物可能是Na2CO3.为验证上述推断,他们设计如下方案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他们欲用上述装置组装一套新装置:用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制取CO2(能随意控制反应的进行)来证明钠能在CO2中燃烧并检验其还原产物,所用装置接口连接顺序为
jcdabefg(e与f可颠倒)
jcdabefg(e与f可颠倒)
,制取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aCO3+2H+═Ca2++H2O+CO2
CaCO3+2H+═Ca2++H2O+CO2

(2)装置连接好后,首先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点燃酒精灯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打开F中导管上的止水夹
打开F中导管上的止水夹
,等装置
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填写装置字母代号及现象)时,再点燃酒精灯,这步操作的目的是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3)若装置D的PdCl2溶液中有黑色沉淀,C中有残留固体(只有一种物质),则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CO2═Na2CO3+CO
2Na+2CO2═Na2CO3+CO

若装置D的PdCl2溶液中无黑色沉淀,C中有残留固体(有两种物质),则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a+3CO2═2Na2CO3+C
4Na+3CO2═2Na2CO3+C

(4)后来有一位同学提出,钠的氧化产物也可能是Na2O,因此要最终确定钠的氧化产物是何种物质,还需要检验C中残留的固体是否含有Na2O,为此,他认为应较长时间通入CO2以确保钠反应完,然后按照如下方案进行实验,可确定残留固体中是否含有Na2O,他的实验方案是
将残留固体溶于水,在所得水溶液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再向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色,则残留固体中含有Na2O,否则不含Na2O(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将残留固体溶于水,在所得水溶液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再向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色,则残留固体中含有Na2O,否则不含Na2O(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