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9?邵阳)2009年邵阳市九年级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小聪同学抽到的试题是“探究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他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缓慢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想起忘记加指示剂了,便补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搅拌,观察到溶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酸碱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OH+HCl=NaCl+H2O
NaOH+HCl=NaCl+H2O

(2)老师给予小聪的评定是结论不准确.请你帮小聪分析老师的理由是:
可能盐酸过量,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也不变色
可能盐酸过量,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也不变色

(3)请你另外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小聪实验后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
紫色石蕊溶液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
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色
溶液变红色
 
稀盐酸过量
稀盐酸过量
溶液仍为紫色
(或不变色)
溶液仍为紫色
(或不变色)
恰好完全中和
恰好完全中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3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写出A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OH+HCl═NaCl+H2O

(2) B实验用于确认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化学反应(实验前K1、K2均处于关闭状态).请写出实验中K2处于关闭状态下打开K1时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NaOH+CO2═Na2CO3+H2O
;B实验全过程观察到的现象
打开K1时观察到气球鼓起,打开K2时观察到有气泡生成且气球变小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A、B两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观察到液体呈红色,由此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烧杯的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一定含有的物质:酚酞、水和
NaCl
,还含有能使酚酞变红的物质.同学们猜想能使酚酞变红的物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
(猜    想)废液中能使酚酞变红的物质是:
A.只有氢氧化钠         B.只有碳酸钠      C.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猜想.
(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废液中还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逐滴加入氯化钙溶液.
(结论解释)通过实验,同学们得出了确切的结论.(下图为同学们根据部分实验现象绘制的关系曲线).

猜想中一定不成立的是
A
(填序号)
(表达与交流)请你分析他们能得出确切结论的理由
据图可知,加入氯化钙溶液就有沉淀生成,废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若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废液红色褪去则不含氢氧化钠,若仍呈红色则含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0?泉州)上完体育课后,小强同学往一瓶矿泉水中加入一片“泡腾片”(其商标部分内容如图所示).立即产生大量气泡,片刻成为一瓶可口的饮料,这引起了身边同学 极大兴趣,于是大家决定对其进行如下的探究:

探究活动一:泡腾片的发泡原理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与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柠檬酸是一种酸.
【进行实验】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当观察到
产生大量气泡,气球胀大
产生大量气泡,气球胀大
时,说明碳酸氢钠会与稀盐酸反应.联想到已学过的化学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试写出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HCO3+HCl=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结论】由实验可知:泡腾片放入水中的发泡原理是小苏打与配料中的
柠檬酸
柠檬酸
反应的结果.
探究活动二: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提出问题】NaHCO3和Na2CO3与盐酸反应都会生成CO2,那么两者的热稳定性又如何?
【进行猜想】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差,受热都会发生分解反应.
【设计并进行实验】为验证猜想,同学们设计了下图装置并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
①装有NaHCO3的小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
②烧杯C、D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但是有烧杯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充分加热后,大试管中的固体无明显变化,小试管中仍有少量白色固体残留.
【实验结论】NaHCO3受热会分解,生成水、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和一种白色固体,而Na2CO3受热不分解,因此,以上猜想
错误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写出烧杯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Ca(OH)2+CO2═CaCO3↓+H2O

【交流与讨论】根据反应物的组成元素,同学们认为残留的白色固体可能是Na2CO3或NaOH中的一种,为检验该白色固体,小强设计了如下方案:
Ⅰ.往残留固体中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判断白色固体是否为Na2CO3
Ⅱ.将残留固体溶于水后,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判断白色固体是否为NaOH.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方案Ⅱ不行,理由是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

小强通过方案Ⅰ的实验得出白色固体是Na2CO3,若让你用另一种试剂来验证Na2CO3,你会选用
Ca(OH)2
Ca(OH)2
试液.
【拓展与应用】
①Na2CO3固体混有少量NaHCO3,可采用
C
C
(填序号)的方法除去.
A.加盐酸  B.通入CO2  C.加热
②保存该泡腾片应注意
防潮防晒
防潮防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现有A、B两组物质,如下所示,要求只准利用A组一种物质与B组一种物质起反应,每种物质都只准用一次,且满足题意要求,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A组:水、盐酸、纯碱、氯化钡溶液、胆矾溶液
B组:锌、生石灰、硫酸、烧碱溶液、硝酸银溶液
(1)化合反应:
CaO+H2O=Ca(OH)2
CaO+H2O=Ca(OH)2

(2)置换反应:
Zn+CuSO4=ZnSO4+Cu
Zn+CuSO4=ZnSO4+Cu

(3)中和反应:
HCl+NaOH=NaCl+H2O
HCl+NaOH=NaCl+H2O

(4)复分解反应:
BaCl2+2AgNO3=Ba(NO32+2AgCl↓
BaCl2+2AgNO3=Ba(NO32+2AgCl↓

(5)生成物中有CO2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4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其主题是“海洋存亡,匹夫有责”,开发海洋,维持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是每个地球公民的神圣职责.请回答下面关于海洋的几个问题:

[问题一]去年5月,我国浙江沿海发生大面积的“赤潮”,造成养殖业重大损失.赤潮的发生主要是与因为藻类的疯狂生长,与藻类疯长的密切相关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问题二]海水中资源丰富,含量最多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含量最多的分子是______(填化学式).
[问题三]我国舟山盐场海水晒盐的原理是______.(填序号)
A.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B.因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故采取蒸发水分的方法.
所得粗盐中主要含泥砂、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现对其进行提纯,主要操作流程如下: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
(2)A溶液是______,B溶液是______.(选择合适序号填空)
a、Na2CO3      b、K2CO3    c、H2SO4   d、HCl
[问题四]经勘察,深海下含有丰富的“可燃冰”,可满足人类1000年的能源需要.该物质是一种晶体,晶体中平均每46个水分子构建成8个笼,每个笼可容纳1个CH4分子或1个游离H2O分子.若晶体中每8个笼只有6个容纳了CH4分子,另外2个笼被游离H2O分子填充,则天然气水合物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______.
A、CH4?14H2O  B、CH4?8H2O  C、CH4?(23/3)H2O   D、CH4?6H2O
若该水合物可表示为CH4?nH2O,则其与氧气完全燃烧的方程式如下,请将括号中的化学计量数补充完整:
CH4?nH2O+2O2数学公式CO2+______H2O.
[问题五]海水淡化是国际上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科学家在利用高分子膜进行海水淡化的研究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如图,左侧为海水,右侧为经过一段时间后由左侧经高分子膜渗透得到的淡水,分析高分子膜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问题六]如图为刘迪蒙制作的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原理是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制得的消毒液有较强的杀菌能力,该反应是利用氯化钠和水在电解条件下生成NaOH、H2和Cl2,请完成化学方程式.______.
该消毒液中起消毒作用的物质是NaClO(次氯酸钠),它是由氯气和NaOH进一步反应制得的,反应方程式为:2NaOH+Cl2=NaCl+NaClO+H2O.请模仿写出Cl2与熟石灰作用制取漂白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2005年3月29日,在我省淮阴发生氯气(Cl2)泄漏的重大事故.事故发生后,抢险队员立即疏散当地群众,迅速将正在泄漏的氯气罐推入水中,并用消防车对沉降地面的黄绿色气体(氯气)及水中喷洒碱液,防止氯气对环境的进一步污染和对人员的伤害,以降低氯气对环境的污染.
(1)从以上信息中,你能够分析出氯气化学性质为:______;
(2)如果实验室制取氯气,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收集?(画出收集装置图)
(3)假如在离开现场的过程中,你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保护自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