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甲、乙两同学为探究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执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作 | 现象 |
关闭弹簧夹,滴加一定量浓硫酸,加热 | A.中有白雾生成,铜片表面产生气泡 B.中有气泡冒出,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C.中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方略显红棕色并逐渐消失 |
打开弹簧夹,通入,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 |
|
从B、C中分别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盐酸 | 均未发现白色沉淀溶解 |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C中白色沉淀是 。
(3)C中液面上方生成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同学认为是空气中的氧气参与反应,乙同学认为是白雾(硫酸酸雾)参与反应。
①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甲同学在原有操作之前通一段时间,目的是 。乙同学在A、B间增加盛有饱和溶液的洗气瓶D,D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各自进行实验,B中现象:
甲 | 大量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 |
乙 | 少量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 |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不必配平)。
(5)若将(4)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联合试验,发现B中无沉淀生成,而C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甲、乙两同学为探究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执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作 | 现象 |
关闭弹簧夹,滴加一定量浓硫酸,加热 | A.中有白雾生成,铜片表面产生气泡 B.中有气泡冒出,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C.中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方略显红棕色并逐渐消失 |
打开弹簧夹,通入,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 | |
从B、C中分别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盐酸 | 均未发现白色沉淀溶解 |
甲 | 大量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 |
乙 | 少量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 |
甲、乙两同学为探究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作 |
现象 |
关闭弹簧夹,滴加一定量浓硫酸,加热 |
A中有白雾生成,铜片表面产生气泡 B中有气泡冒出,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C中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放略显浅棕色并逐渐消失 |
打开弹簧夹,通入N2, 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 |
___________________ |
从B、C中分别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盐酸 |
尚未发现白色沉淀溶解 |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C中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__,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O2具有___________性。
(3)C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
①未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
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_____________;
乙在A、B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
②进行实验,B中现象:
甲 |
大量白色沉淀 |
乙 |
少量白色沉淀 |
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异同的原因:__________。
(5)合并(4)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试验。B中无沉淀生成,而C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甲、乙两同学为探究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执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作 |
现象 |
关闭弹簧夹,滴加一定量浓硫酸,加热 |
A.中有白雾生成,铜片表面产生气泡 B.中有气泡冒出,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C.中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方略显红棕色并逐渐消失 |
打开弹簧夹,通入,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 |
|
从B、C中分别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盐酸 |
均未发现白色沉淀溶解 |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C中白色沉淀是 。
(3)C中液面上方生成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同学认为是空气中的氧气参与反应,乙同学认为是白雾(硫酸酸雾)参与反应。
①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甲同学在原有操作之前通一段时间,目的是 。乙同学在A、B间增加盛有饱和溶液的洗气瓶D,D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各自进行实验,B中现象:
甲 |
大量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 |
乙 |
少量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 |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不必配平)。
(5)若将(4)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联合试验,发现B中无沉淀生成,而C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甲、乙两同学为探究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作 | 现象 |
关闭弹簧夹,滴加一定量浓硫酸,加热 | A中有白雾生成,铜片表面产生气泡 B中有气泡冒出,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C中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放略显浅棕色并逐渐消失 |
打开弹簧夹,通入N2, 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 | ___________________ |
从B、C中分别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盐酸 | 尚未发现白色沉淀溶解 |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C中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__,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O2具有___________性。
(3)C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
①未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
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_____________;
乙在A、B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
②进行实验,B中现象:
甲 | 大量白色沉淀 |
乙 | 少量白色沉淀 |
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异同的原因:__________。
(5)合并(4)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试验。B中无沉淀生成,而C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一、1B、2D、3C、4A、5D、6D、7D、8C、9AC、10B、11B、12B、13D、14C、15AD、16C、17C、18D、19CD、
二、20. (1)酸性、难挥发性;(2)酸性(酸的氧化性);(3)酸性、难挥发性;(4)酸性、强氧化性。
21.(1)乙中品红褪成无色;甲中溶液显蓝色。Cu+2H2SO4(浓)=CuSO4+SO2↑+2H2O。(2)装置甲试管内溶液变黑色浑浊;装置甲中试管上部有白雾;反应开始时铜片表面变黑并有气泡产生……(3)Na2CO3+SO2=Na2SO3+CO2↑
22.(1)反应前先用小火加热烧瓶,B、C、D瓶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水会升到导管里形成一段水柱,证明装置不漏气。
(2)2H2SO4(浓)+C2H2O+2SO2+CO2
(3)A:无水硫酸铜。检验水。B: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D: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4)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不褪尽。
23. 硫酸钾 硝酸钡 硫酸氢钠 碳酸钾
24. Na2 SO3+SO2 +H2O=2NaHSO3 2NaHSO3====== Na2SO3+ SO2↑+ H2O
25. 甲方案不严密,可能有Ag+干扰;乙方案严密,足量稀盐酸能排除Ag+、CO32-、SO32-的干扰;丙方案不严密,加入的稀硫酸有干扰。
第二部分
26D、27B、28B、
33.2H2SO4+O2+2Cu=2CuSO4+2H2O 2H2SO4(浓)+Cu=CuSO4+ SO2↑+2H2O 前 节省原料 ,无污染
34. (1)2CaSO4?H2O 2CaSO4?H2O+3H2O=2(CaSO4?2H2O) (2) Na2CO3+CaSO4=CaCO3+Na2SO4
35.(1)126b/217 142b/233
126b/217<a<142b/233 (2)
36.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