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是既重“言 又重“文 的.的出台结束了文言文教学价值取向模糊不清的历史.上一模块有人质疑杭尧尧老师的教学目标设置有误.大概是忽略了吧. 那么.应如何处理文言文教学中“言 与“文 的关系呢? 文言文是现代文之源.一脉相承的渊源决定了两者密不可分的关系.既然如此.教读文言文.不能只是就“文 教“文 .如果把学生的思维限于枯燥的实词.虚词.句式中.学生将不胜其烦,如果抛开对这些基础知识的理解.不但学生的考分难以保证.文言经典的魅力也就了无从谈起了.继承传统文化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那么.就让我们来打通文言与现代的脉络.激活文言经典的魅力吧. 方式一:读.多读.熟读成诵最佳. 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入门之径.清代姚鼐等人提出“因声求气 之说.在读中体会文言抑扬顿挫的韵律之美.语句精炼的典雅之美.起承转合的贯通之气.读准字音:特别注意文言文中的生僻字.通假字.多音字和破读等,读清句读:正确划分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等于弄清了语句的层次和大意,正确读出语气:文言文语气复杂而多变.不仅要读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要读得强弱缓急分明.这就等于求较好地理解了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读出语势.这其中包含着对文章层次和思路的分析. 初读.再读.品读.范读.齐读.个读.分段读.播放唱片录音后要求学生仿读等各种形式均可.鼓励学生放声读.一篇文言文不读上七八遍.理解鉴赏都不会深入.想想吧.古人创作时用了几天还是几十天?我们45分钟一两遍能读透吗? 借鉴古代最经典的教法--诵读.也算是打通了古今教与学的脉络吧. 叶圣陶先生推崇美读.他认为:“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激昂.委婉处还他委婉’ .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是方法都有莫大的收获 .以声传情, 情随声出, 既可以传递文句自身的情味, 又可宣泄学生自我体悟文句的感受.当学生掌握了文言文音调.语言.停顿.重音即抑扬顿挫的诵读技巧时.当学生通过声音的轻重.停顿.语气的舒缓.抑扬, 甚至情态.动作的外化, 充分表现作品的内在含蕴以及艺术魅力时, 已经加深了对文本的认识,而且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震撼, 与作家情感形成共鸣.读.沟通了文言文的“言 “文 . 方式二:对比古今.找准联通点. “现代汉语的语言系统是由古代汉语的语言系统发展变化而来的.古今汉语一脉相承.犹如一条墨写的黄河.蜿蜒至今.二者是“源 与“流 的关系.既有差异性.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学者对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两个常用字表进行了研究(前者是现代汉语3755个一级字.后者是1086个古代汉语常用字).通过比较发现.有1001个古汉语常用字可以在现代汉语一级字表中找到.占到古汉语常用字的92%,另外84个古汉语常用字中也有82个可以在现代汉语4500个常用字表和6196个中找到.可见.古汉语常用字绝大多数仍然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而且还保持着相当强大的生命力.(此段摘自2001-6) 既然如此.让我们顺着母语之河.溯流而上.对比古今.联通“言 “文 . 用成语链接: 成语脱胎于古代汉语.被深深地打上了文言的烙印.保留了古代汉语的许多特点.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学习文言从熟悉的成语入手.探本溯源.察古知今.让成语在古今汉语之间.在“言 与“文 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