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回答下列Ⅰ.Ⅱ题 Ⅰ.右图表示的是测定保湿桶内温度变化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情况.材料用具:保温桶.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0.1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热量更多. (1)取A.B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 装置 方法步骤一 方法步骤二 方法步骤三 A 加入240ml的葡萄糖溶液 加入10g活性干酵母 ① B 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②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2)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 .这是控制实验的 变量. (3)要测定B装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请写出装置C的实验步骤: 装置 方法步骤一 方法步骤二 方法步骤三 C ③ ④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4)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A.B.C温度大小关系是: .则假设成立. Ⅱ.人体体温能够保持相对恒定.是由于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请回答: (1)当身体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产生的兴奋由 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可引起 分泌增多.该激素作用于全身细胞.提高细胞代谢的速度.增加产热量,在38℃的高温环境中.人体主要通过 方式散热. (2)当体内有炎症时会出现发热现象.这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抗菌物质等转移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此过程属于 免疫.人体注射乙型流感疫苗后.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的相应 不能识别并作用于侵入机体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 答案Ⅰ.(1)①不加入石蜡油 ②加入10g活性干酵母 (2)去除氧气 自 (3)③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④不加入活性干酵母 (4)A>B>C Ⅱ(1)传入神经 甲状腺激素 汗液蒸发 (2)非特异性 抗体个效应T细胞 [解析]Ⅰ.本题考查通过探究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和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热量的情况.分析表中相关内容.考虑到实验要遵循对照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这几个原则.因此①处应填:不加入石蜡油.②处应填:加入10g活性干酵母.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氧气.这样来控制实验的自变量.要测定B装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因此应设计成空白对照.即:③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④不加入活性干酵母.因为有氧条件下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热量多.因此.装置A.B.C温度大小关系是A>B>C. Ⅱ.本题考查人体体温调节的相关内容.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应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构成.当身体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产生的兴奋应通过传入神经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可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因为这两激素都能够提高细胞代谢的速度.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增加产热量,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在38℃的高温环境中.人体主要通过汗液蒸发方式散热.当体内有炎症时会出现发热现象.吞噬细胞和抗菌物质等转移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该过程不具有特异性.所以是非特异性免疫.人体注射乙型流感疫苗后.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效应T细胞)不能识别并作用于侵入机体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只能识别并作用于侵入机体的乙型流感病毒.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将饮酒后违法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分成两个档次:“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其检测标准是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Q(简称血酒含量,单位是毫克/100毫升),当20≤Q<80时,为酒后驾车;当Q≥80时,为醉酒驾车.某市公安局交通管理部门在某路段的一次拦查行动中,依法检查了200辆机动车驾驶员的血酒含量,其中查处酒后驾车的有6人,查处醉酒驾车的有2人,依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违法驾车发生的频率和醉酒驾车占违法驾车总数的百分数.
(2)从违法驾车的8人中抽取2人,求取到醉酒驾车人数的分布列和期望,并指出所求期望的实际意义.
(3)饮酒后违法驾驶机动车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假设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分别是0.1和0.25,且每位驾驶员是否发生交通事故是相互独立的.依此计算被查处的8名驾驶员中至少有一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精确到0.01)并针对你的计算结果对驾驶员发出一句话的倡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本小题满分12分)为了预防流感,某学校对教室用药熏消毒法进行消毒.已知药物释放过程中,室内每立方米空气的含药量(毫克)与时间(小时)成正比.药物释放完毕后,的函数关系式为为常数),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求从药物释放开始,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毫克)与时间(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据测定,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空气的含药量降到0.25毫克以下时,学生方可进教室,那从药物释放开始,至少需要经过多少小时后,学生才能回到进教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本小题满分12分)

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将饮酒后违法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分成两个档次:“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其检测标准是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Q(简称血酒含量,单位是毫克/100毫升),当20≤Q<80时,为酒后驾车;当Q≥80时,为醉酒驾车. 某市公安局交通管理部门在某路段的一次拦查行动中,依法检查了200辆机动车驾驶员的血酒含量,其中查处酒后驾车的有6人,查处醉酒驾车的有2人,依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违法驾车发生的频率和醉酒驾车占违法驾车总数的百分数;

(2)从违法驾车的8人中抽取2人,求取到醉酒驾车人数的分布列和期望,并指出所求期望的实际意义;

(3)饮酒后违法驾驶机动车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假设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分别是0.1和0.25,且每位驾驶员是否发生交通事故是相互独立的。依此计算被查处的8名驾驶员中至少有一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精确到0.01)并针对你的计算结果对驾驶员发出一句话的倡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将饮酒后违法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分成两个档次:“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其检测标准是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Q(简称血酒含量,单位是毫克/100毫升),当20≤Q<80时,为酒后驾车;当Q≥80时,为醉酒驾车. 某市公安局交通管理部门在某路段的一次拦查行动中,依法检查了200辆机动车驾驶员的血酒含量,其中查处酒后驾车的有6人,查处醉酒驾车的有2人,依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Ⅰ)分别写出违法驾车发生的频率和醉酒驾车占违法驾车总数的百分数;

(Ⅱ)从违法驾车的8人中抽取2人,求取到醉酒驾车人数的分布列和期望,并指出所求期望的实际意义;

(Ⅲ)饮酒后违法驾驶机动车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假设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分别是0.1和0.25,且每位驾驶员是否发生交通事故是相互独立的。依此计算被查处的8名驾驶员中至少有一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精确到0.01)并针对你的计算结果对驾驶员发出一句话的倡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将饮酒后违法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分成两个档次:“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其检测标准是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Q(简称血酒含量,单位是毫克/100毫升),当20≤Q<80时,为酒后驾车;当Q≥80时,为醉酒驾车. 某市公安局交通管理部门在某路段的一次拦查行动中,依法检查了200辆机动车驾驶员的血酒含量,其中查处酒后驾车的有6人,查处醉酒驾车的有2人,依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Ⅰ)分别写出违法驾车发生的频率和醉酒驾车占违法驾车总数的百分数;

(Ⅱ)从违法驾车的8人中抽取2人,求取到醉酒驾车人数的分布列和期望,并指出所求期望的实际意义;

(Ⅲ)饮酒后违法驾驶机动车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假设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分别是0.1和0.25,且每位驾驶员是否发生交通事故是相互独立的。依此计算被查处的8名驾驶员中至少有一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精确到0.01)并针对你的计算结果对驾驶员发出一句话的倡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