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分布 (1)主要山脉--构成地形骨架.成为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 东西走向:北:天山-阴山,中:昆仑山-秦岭,南: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东:台湾山,中:长白山-武夷山,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世界最雄伟.主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尼泊尔边境.海拔8848米 其他走向: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南北走向:横断山脉.贺兰山 (2)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 地形区名称 分 布 特 点 青藏高原 我国西南部 ①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高原 ②多大山.但相对高度较小 ③多雪山.冰川.大河源头.多湖泊 内蒙古高原 我国北部 祁连山麓--大兴安岭 ①我国第二大高原 ②地面坦荡 黄土高原 祁连山东端--太行山 长城--秦岭之间 ①世界上最广的黄土分布区 ②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 云南东部.贵州大部 ①地势西高东低 ②石灰岩广布 ③地面崎岖.有许多“坝子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新疆境内天山南北 ①周围高山环绕 ②内部平坦.沙漠广布.边缘多绿洲 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东北部 ①典型的内陆高原荒漠盆地 ②东部多沼泽.盐湖 四川盆地 四川省东部 ①周围山岭.高原环绕 ②内部多低山.丘陵.西部有成都平原 (3)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三大平原: 名 称 分 布 特 点 东北平原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 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三部分 ①我国最大 ②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坦荡 ③黑土广布.低地多沼泽 华平原 燕山-淮河.太行山-渤海.黄海之间 ①我国第二大平原 ②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 长江中下游平原 西起巫山.东到海滨 ①我国第三大平原.东西呈狭长型 ②地势低平.典型的水乡和“鱼米之乡 主要丘陵:与平原交错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主要有辽东.山东和东南丘陵 [典型例题] 例 1. 读下图 , 回答 : (1)图中A . B . C . D 四处 , 属于背斜的是 , 属于向斜的是 (2)此时,背斜在地貌 , 原因是 ,向斜在地貌上是 原因是 (3)找油区应在图中的 处 , 找地下水应在 处. (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 , 应选择在 处 , 原因是 解析:一方面要注意背斜和向斜.断层和断裂.地质构造类型与地貌等概 念之间的区别 , 另一方面要注意地质构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背斜和向斜的 区别 : 从形态上看 ,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 ,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但因背斜顶部受 张力 , 易被侵蚀成谷地 , 向斜槽部因受挤压物质坚实 , 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 这种情况称地形倒置.因此背斜和向斜不能依据地形特征来判断 , 而应根据岩 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断层和断裂的区别是 : 形成断层 , 岩石必定断裂 , 但岩 石发生断裂 , 未必一定断层 , 关键在于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另外了解 地质构造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等有很大帮助.例如 , 石油.天然气一般 储存在背斜构造中 ; 向斜构造利于储存地下水 ; 修建地下隧道 , 应选择在背斜 部位 , 如果在向斜部位 , 将可能使隧道变成水道.断层地带岩石破碎 , 因此水 库和其他工程建筑地基应避免建在断层带上 , 否则水库会漏水 , 坝基或地基不 牢固 ; 但断层地带 , 易被风化侵蚀 , 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 , 有时出现泉和湖 泊 , 所以断层对寻找地下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答案: 谷地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影响 , 容易被侵蚀成谷山岭向斜槽部受到挤压 , 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 D如果在向斜部位.将可能是隧道变成水道.在背斜不唯才是工程难度较小.生产成本较低. 例2.读图所示四幅“大陆漂移示意图 .四图中.时间距今6 500万年的是( ) 解析:本题主要是培养对大陆漂移学说中大陆漂移过程各阶段图形的判读能力.应根据四图中各个大陆的分布状况来推知它的年代.因为年代距今越久.各个大陆靠得越近.根据这个原则.D图各个大陆彼此紧密靠在一起.故这表示大概距今 2亿年前的状况.B图从大陆分布状况看应是现在的地球海陆分布.A图与C图对比.C图各大陆靠拢程度比A图近.可知C图的年代比A图更远.按照地球年龄46亿年来看.题目要求距今6枷万年这个数据.并不是很久远的.故答案应选A. [解答]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球构造理论的理解程度.考生很容易错选C.这是没弄清各大陆彼此靠得越近.距今年代越远,或认为距今65印万年已经是相当遥远了.没掌握地球的年龄已有46亿年.而6 500万年这一数据并不是很遥远的. 例3.读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地貌称 地貌.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的国家是 .我国的 高原也分布广泛.我国以这类地貌成为旅游胜地的两个名胜是 和 . (2)下面两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此种地貌的形成原因: A:CaCO3+H20+CO2→Ca2 B:Ca2→CaC03↓+H20+CO2↑ 其中石钟乳①的形成可用方程式 表示.为流水的 作用,溶洞②的形成可用方程式 表示.为流水的 作用. (3)试简单分析图中地下河的形成过程: (4)图中溶洞两边边槽的位置分布说明了什么? 解析:此题有一定的难度.旨在考查学生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综合分析能力.很明显.此图表示的是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的岩石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的溶蚀作用而形成的.分布在地表的有石芽.石林等.分布于地下的有溶洞等.这些不同形态的地貌成因不同.石芽.石林.溶洞是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其原理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使难以溶解的碳酸钙变成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钙.随水流失.这样.位于地表的可溶性岩石就形成石芽.石林.水沿着地下的裂隙溶蚀.就形成溶洞或暗河.可用方程式CaCO3+H20+CO2→Ca(HCO3)2.表示.溶洞中的钟乳石.石笋.石柱是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其原理是:溶洞形成后.包含碳酸氢钙的地下水渗入洞顶和四壁.由于温度升高.压力减低.水中的碳酸氢钙分解为碳酸钙而沉淀.可用方程式Ca(HCO3)2→CaC03↓+H20+CO2↑表示.由图中的地下河水面的分布看.边槽的分布位置就标志着地下河水位的变动情况. 答案: 南斯拉夫云贵广西桂林山水云南路南石林 地下水沿着细小的裂隙流动.并进行溶蚀作用.随着压力的增大和水流量流速的增加.孔隙迅速扩大与合拼.形成管道式的流水即地下河 (4)标志着地下河水面变动时的位置. [能力训练]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10年7月12日南非足球世界杯决赛在约翰内斯堡举行,最终西班牙队战胜荷兰队获得冠军,结合“西班牙和南非两国某自然带的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自然带为(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热带草原带

2.甲图中该自然带的分布最高纬度高于40°,而在乙地区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分布及轮廓   B.大气环流的差异   C.地形分布   D.洋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1.该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2.我国哪一地理区内,最可能有此种地形分布

[  ]

A.黄淮平原     B.黄土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江南丘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4为“中国部分灾害分布图”,回答 题。

注:图例中数字所代表的灾害类型 

1—冻融、冰川为主    2—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

3—沙漠化为主      4—黄土湿陷、水土流失为主     5—岩溶、塌陷为主

.关于图中灾害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灾害1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北部地区

B.灾害2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边缘地区

    C.灾害3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    

D.灾害4分布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关于图中灾害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因素是形成灾害1的主要原因      

B.气候因素是形成灾害3的主要自然因素

    C.地形崎岖是形成灾害5的主要原因      

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灾害4加剧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右图示意北半球某森林带分布上限海拔高度与经纬度的关系。据此回答1~2题。

1.该森林带分布(  )

A.最南界线为25°S

B.最北界线为60°N

C.上限海拔随纬度升高而降低

D.上限海拔最高可超过5 000米

2.自沿海向内陆,引起该森林带分布上限海拔高度逐渐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地形

C.水分                     D.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为“中国部分灾害分布图”,回答 题。

注:图例中数字所代表的灾害类型 

1—冻融、冰川为主    2—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

3—沙漠化为主      4—黄土湿陷、水土流失为主     5—岩溶、塌陷为主

4.关于图中灾害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灾害1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北部地区

B.灾害2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边缘地区

    C.灾害3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    

D.灾害4分布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5.关于图中灾害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因素是形成灾害1的主要原因      

B.气候因素是形成灾害3的主要自然因素

    C.地形崎岖是形成灾害5的主要原因      

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灾害4加剧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