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海水是人类资源的宝库, “海水晒盐”是获取食盐的重要来源。食盐既是一种生活必需品,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以食盐为原料可以得到多种产品。
⑴工业上用NaCl制备金属钠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⑵工业上主要通过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方法获得氢氧化钠。
①该过程中阴极的产物是 ;阴极反应为:
②阳极反应式为 ,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
③当阴极上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22.4L时(假设产生的气体完全被收集),则电路中通过电子的数目为 NA。
⑶电解氯化钠稀溶液可以制备“84”消毒液,若通电时产生的氯气被溶液完全吸收,且最终所得消毒液仅含一种溶质,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用一个方程式表示)。
⑷海水电解制得的氢气用于合成氨,某合成氨厂生产流程如下:
①在第(1)个设备中先把N2 、H2压缩的目的是:
。
②在第(3)个设备中用冷却的方法分离出 其目的是:
。
为探究Fe(NO3)2等硝酸盐热分解产物和产物的性质,某化学小组开展如下探究性学习:
【查阅资料】金属活泼性不同,其硝酸盐分解产物不同
(1)K→Na活泼金属的硝酸盐分解生成亚硝酸盐和氧气;
(2)Mg→Cu等较活泼金属的硝酸盐分解生成氧化物、NO2和O2;
(3)Hg以后不活泼金属的硝酸盐分解生成金属、NO2和O2。
2KNO32KNO2↑+O2↑ 2Cu(NO3)22CuO+4NO2↑+O2↑
2AgNO32Ag+2NO2↑+O2↑
【实验一】探究Fe(NO3)2热分解固体产物中Fe元素的价态。该小组甲同学将其溶于足量的稀H2SO4得到相应两份溶液,进行以下探究实验。
【提出猜想】
猜想一:Fe元素只显+2价;
猜想二:Fe元素只显______价;
猜想三:Fe元素_________。
【实验操作】①向一份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②稀酸性KMnO4溶液中滴入另一份溶液。
【实验现象】实验① ;
实验② 。
【实验结论】猜想二成立,则Fe(NO3)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二】探究Fe(NO3)2热分解气体产物的性质。小组乙、丙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收集时操作恰当,几乎没有空气)
实验步骤:①连接仪器;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取一定质量Fe(NO3)2装于大试管,并重新连接好仪器;④加热;⑤……
(1)乙同学使用A装置收集气体,恰好收集到27mL红棕色气体,要从水槽中取出量筒,乙同学的正确操作方法是
。
(2)乙同学用带火星木条检验量筒内气体时,发现木条燃烧,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气体中只有NO2 b.气体是O2、NO2的混合物
c.支持燃烧的气体只有O2 d.NO2支持燃烧
广东省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水提取食盐和Br2以后的盐卤可以用来制备纯净的MgCl2或MgO。盐卤中含有Mg2+、Cl-,还含有少量Na+、Fe2+、Fe3+、SO42-和CO(NH2)2等。制备流程如下图:
(1)滤渣的成分是 (写化学式);滤液Ⅱ中所含主要的杂质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2)用NaClO除去尿素CO(NH2)2时,生成物除盐外,都是能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加入NaClO的另一个作用是 。
(3)温度和压强P(HCl)g对MgCl2?6H2O晶体热分解产物的影响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P(HCl)g = 0.25MPa,温度从300℃升高到550℃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实际生产中,将MgCl2?6H2O晶体加热到600℃的过程中几乎得不到无水MgCl2,其原因是 ;若要得到无水MgCl2须采取的措施是 。
(2003年上海高考题)钾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工业上通常用金属钠和氯化钾在高温下反应制取。该反应为:Na(l)+KCl(l)NaCl(l)+K(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各物质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见下表。
压强(kPa) 13.33 53.32 101.3
K的沸点(℃) 590 710 770
Na的沸点(℃) 700 830 890
KCl的沸点(℃) 1437
NaCl的沸点(℃) 1465
(1)在常压下金属钾转变为气态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的最低温度约为________,而反应的最高温度应低于_______
(2)在制取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压强(kPa) 13.33 53.32 101.3
K的沸点(℃) 590 710 770
Na的沸点(℃) 700 830 890
KCl的沸点(℃) 1437
NaCl的沸点(℃) 1465
(1)在常压下金属钾转变为气态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的最低温度约为________,而反应的最高温度应低于_______
(2)在制取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