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如图3-39所示是测定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L的直流电阻的电路.L两端并联一只电压表用来测量自感线圈的直流电压.在测量完毕后.将电路解体时最合理的做法是 [ ] 图3-39 A.先断开S1 B.先断开S2 C.先拆除电流表 D.先拆除电源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要测量一个标有“3V、1.5W”的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灯泡的电流.现有如下器材:
A.直流电源3V(内阻可不计)
B.直流电流表0~3A(内阻0.1Ω)
C.直流电流表0~600mA(内阻约0.5Ω)
D.直流电压表0~3V(内阻约3kΩ)
E.直流电压表0~15V(内阻约200kΩ)
F.滑动变阻器10Ω、1A
G.滑动变阻器1kΩ、300mA
(1)除开关、导线外,为了完成实验需要从上述器材中选用
ACDF
ACDF
(用序号字母表示).
(2)若某同学用导线a、b、c、d、e、f、g和h按图所示连接的电路如图(1)所示,电路中所有元器件都完好,且电压表和电流表已调零.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的示数为2V,电流表的示数为零,小灯泡不亮,则判断断路的导线为
d
d
;若电压表的示数为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小灯泡亮,则断路的导线为
h
h
;若反复调节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亮度发生变化,但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不能调为零,则断路的导线为
g
g

(3)下表中的各组数据是此学习小组在实验中测得的,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如图(2)方格纸上作出该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U(V) I(A)
0 0
0.5 0.17
1.0 0.30
1.5 0.39
2.0 0.45
2.5 0.49
(4)若将该灯泡与一个10Ω的定值电阻串联,直接接在题中电源两端,则可以估算出该小电珠的实际功率为
0.18
0.18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I 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
(1)某次测得摆长为0.707m,40次全振动经历的时 间如图1中秒表所示,则该单摆振动周期的测量值为
 
 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精英家教网
(2)若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
C.开始计时时,秒表提前按下;
D.实验中误将39次全振动数为40次.
II.利用伏安法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现有的器材为图2:待测干电池,电动势约1.5V,内阻较小;
A.电压表(量程1V,内阻为1OOOΩ);
B.电压表(量程15V,内阻为15kΩ);
C.电流表(量程0.6A,内阻约0.5Ω);
D.电流表(量程3A,内阻约0.1Ω);
E.定值电阻(阻值10Ω);
F.定值电阻(阻值500Ω)
G.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O--10Ω);
H.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O-100Ω);
单刀单掷开关1个;导线若干.
(1)要正确完成实验并保证实验的精确度,将右图连成一个完整的实验电路图.
(2)图中R0选择电阻值为
 
Ω的定值电阻,R选择阻值范围是
 
Ω的滑动变阻器.
(3)若在某两次测量中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0.20A和0.57A,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88V和0.70V,据此可求出电源的电动势为
 
V,内阻为
 
Ω.(小数点后取2位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I 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
(1)某次测得摆长为0.707m,40次全振动经历的时 间如图1中秒表所示,则该单摆振动周期的测量值为     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若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
C.开始计时时,秒表提前按下;
D.实验中误将39次全振动数为40次.
II.利用伏安法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现有的器材为图2:待测干电池,电动势约1.5V,内阻较小;
A.电压表(量程1V,内阻为1OOOΩ);
B.电压表(量程15V,内阻为15kΩ);
C.电流表(量程0.6A,内阻约0.5Ω);
D.电流表(量程3A,内阻约0.1Ω);
E.定值电阻(阻值10Ω);
F.定值电阻(阻值500Ω)
G.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O--10Ω);
H.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O-100Ω);
单刀单掷开关1个;导线若干.
(1)要正确完成实验并保证实验的精确度,将右图连成一个完整的实验电路图.
(2)图中R选择电阻值为    Ω的定值电阻,R选择阻值范围是    Ω的滑动变阻器.
(3)若在某两次测量中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0.20A和0.57A,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88V和0.70V,据此可求出电源的电动势为    V,内阻为    Ω.(小数点后取2位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如图1.

(1)研究作用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结论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D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装砂的小桶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在小车中增减砝码,应使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大于砂和小桶的总质量
(2)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4…,量得0与 1两点间距离x1=30mm,1与2两点间距离x2=36mm,2与3两点间距离x3=42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x4=48mm,则小车在打计数点2时的瞬时速度为
0.39
0.39
 m/s,小车的加速度为
0.60
0.60
m/s2
(3)某同学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右表所示:(小车质量保持不变)
F/N 0.20 0.30 0.40 0.50 0.60
a/m?s-2 0.10 0.20 0.28 0.40 0.52
①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图如图3,上作出a-F图象
②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
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1?浙江一模)Ⅰ.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
(1)同学甲与同学乙各设计了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你认为合理的是
(填“甲”或“乙”):
同学甲设计的表格:
次数 入射角θ1 sinθ1 折射角θ2 sinθ2 n n平均值
1
2
3
同学乙设计的表格:
次数 1 2 3 θ平均值 正弦值 n
入射角θ1
折射角θ2
(2)如图1所示,P1、P2、P3、P4为所插4枚大头针的位置.某同学插针的步骤如下,请在横线上补充完整步骤③:
①在入射光线AO上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并使其距离稍大些;
②在B侧边观察边插P3,直到P1、P2的像被P3挡住,定下P3的位置;
③继续插P4
直到P3及P1、P2的像被P4挡住,定下P4的位置
直到P3及P1、P2的像被P4挡住,定下P4的位置

④过P3、P4作直线O'B,即为出射光线.
(3)某同学根据测得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画出了如图2所示的图线.由图可得玻璃的折射率为
1.2
1.2


Ⅱ.“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a、b、c、d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丝.
现有几根康铜合金丝和镍铬合金丝,其规格如下表所示.
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A 镍铬合金 0.8 0.8
B 镍铬合金 0.5 0.5
C 镍铬合金 0.3 0.5
D 镍铬合金 0.3 1.0
E 康铜丝 0.3 0.5
F 康铜丝 0.8 0.8
(1)电路图3中四种金属丝a、b、c分别为上表中编号为C、B、D的金属丝,则d应选上表中的
E
E
(用表中编号A、B、C、D、E、F表示).
(2)为测量某一种电阻丝单位长度上的电阻R0,某同学利用一段带有滑动片P且粗细均匀的电阻丝AB和下列器材做实验:
A.电流表A:500mA、4Ω;
B.电阻箱R′:最大阻值99.9Ω,阻值最小变量为0.1Ω;
C.定值电阻R:阻值为1.2Ω;
D.电源:电动势为6V,内阻r=0.4Ω;
E.开关S、导线若干.
实验时采用如图所示电路(虚线框中电路未画出),滑动片P与电阻丝接触良好,且AP长记为L,其他导线电阻不计.改变电阻丝连入电路的长度L,分别测出通过电阻丝的电流值如下表:
1 2 3 4 5
L/m 0.5000 0.4000 0.3000 0.2000 0.1000
I/A 0.83 0.96 1.11 1.39 1.78
1
I
/A-1
1.20 1.04 0.90 0.72 0.56
根据测得的数据,该同学作出了电阻丝的
1
I
-L
图象,如图3所示.
①请将实验电路图5中虚线框中电路补充完整.要求:无论P滑至何处,电流表均安全,并且能尽可能准确地测出上表中的电流值.
②由
1
I
-L
图象得出该电阻丝单位长度上的电阻R0=
9.6
9.6
Ω/m.此时电阻箱R’连入电路的阻值为
1
1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