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的.按下图装置进行试验.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氧化成.而稀硝酸不能氧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反应.能与反应 (1) 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乘放的药品依次是 (2) 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 (3) 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装置②的作用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 该小组得出的结论依据的试验现象是 (6) 试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涉及了一下4个试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 a. 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 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 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 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映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答案:(1)3mol/L稀硝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 (2)通入CO2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将装置⑤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 (3)Cu + 4HNO3(浓)= Cu(NO3)2 + 2NO2↑ + 2H2O (4)将NO2转化为NO 3NO2 + H2O =2HNO3 + NO (5)装置③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④中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6)a c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HNO3的性质.化学基本实验设计和评价能力.(1)根据装置特点和实验目的.装置⑤是收集NO.装置⑥中盛放NaOH溶液吸收NO2.因为要验证稀HNO3不能氧化NO.所以装置③中应该盛放稀硝酸. (2)由于装置中残存的空气能氧化NO而对实验产生干扰.所以滴加浓HNO3之前需要通入一段时间CO2赶走装置中的空气.同时也需将装置⑤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防止反应产生的NO气体逸出. (3)Cu与浓HNO3反应生成Cu(NO3)2.NO2.H2O:Cu + 4HNO3(浓)=Cu(NO3)2 + 2NO2↑ +2 H2O. (4)装置②中盛放H2O.使NO2与H2O反应生成NO:3NO2 + H2O=2HNO3 + NO. (5)NO通过稀HNO3溶液后.若无红棕色NO2产生.说明稀HNO3不能氧化NO.所以盛放稀HNO3装置的液面上方没有颜色变化即可说明之.装置④中盛放的是浓HNO3.若浓HNO3能氧化NO则装置④液面的上方会产生红棕色气体. (6)要证明是Cu(NO3)2浓度过低或是溶解了NO2导致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一是可设计将溶解的NO2赶走再观察颜色变化.二是增加溶液中Cu(NO3)2溶液的浓度观察反应后的颜色变化.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9全国卷2,27)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和Y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画出X、Y、Z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t/min

X/mol

Y/mol

Z/mol

0

1.00

1.00

0.00

1

0.90

0.80

0.20

3

0.75

0.50

0.50

5

0.65

0.30

0.70

9

0.55

0.10

0.90

10

0.55

0.10

0.90

14

0.55

0.10

0.90

(2) 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列式计算该反应在0-3min时间内产物Z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

(4)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X的转化率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改变实验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得到Z随时间变化的曲线①、②、③(如右图所示)则曲线①、②、③所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分别是:

① 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8年北京卷,理综,27)(3)用图示装置制备NO并验证其还原性。有下列主要操作:

     a.向广口瓶内注入足量热NaOH溶液,将盛有铜片的小烧杯放入瓶中。

b.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塞好胶塞。

c.待红磷充分燃烧,一段时间后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向烧杯中滴入少量稀硝酸。

①步骤c后还缺少的一步主要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红磷充分燃烧的产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步骤c滴入稀硝酸后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06年北京卷)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用酒精清洗沾到皮肤上的苯酚

B. 用氨水清洗试管壁附着的银镜

C. 用盐析的方法分离油脂皂化反应的产物

D. 用冷凝的方法从氨气、氮气和氢气混合气中分离出氨

查看答案和解析>>

(09广东卷).(分) 甲酸甲酯水解反应方程式为:

HCOOCH3(l)+H2O(l)HCOOH(l)+CH3OH(l);△H>0

某小组通过试验研究该反应(反应过程中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起始量如下表:

组分

HCOOCH3

H2O

HCOOH

CH3OH

物质的量/mol

1.00

1.99

0.01

0.52

甲酸甲酯转化率在温度T1下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下图:

(1)根据上述条件,计算不同时间范围内甲酸甲酯的平均反应速率,结果见下表:

反应时间范围/min

0~5

10~15

20~25

30~35

40~45

50~55

75~80

平均反应速率/(103mol·min1)

1.9

7.4

7.8

4.4

1.6

0.8

0.0

请计算15-20min范围内甲酸甲酯的减少量为           mol,甲酸甲酯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min-1(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依据以上数据,写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在不同阶段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          。

   (3)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则该反应在温度T1下的K值为              

    (4)其他条件不变,仅改变温度为T2(T2大于T1),在答题卡框图中画出温度T2下甲酸甲酯转化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预期结果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08年北京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B.阴离子都只有还原性

C.与强酸、强碱都反应的物质只有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

D.分子晶体中都存在范德瓦耳斯力,可能不存在共价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