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通过实验探究.综合考查大家描述实验现象.探讨实验结论及交流与表达的能力.如例4. [典例精析] 例1.氢气是一种理想的能源.但真正做为能源使用.还有一些技术难题需要解决.例如.如何获得廉价的氢气?如何实现氢气的安全贮运? ⑴为什么说氢气是一种理想的能源? ⑵若2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放出258.5kJ的能量.则电解1t水所产生的氢气完全燃烧能放出多少千焦的能量? ⑶人类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获得廉价的氢气? 解析: 在化石能源日趋紧张的今天.开发和利用新型能源特别是氢能源.对于缓解能源压力.减轻环境污染等确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氢气作为一种理想的能源.具有如下三个突出的优点:①发热量大,②燃烧后的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③主要可利用水做原料.而水的来源相对比较丰富. 根据水被电解时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求出1吨水分解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再结合题给条件“2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放出258.5kJ的能量 .即可求得第2问的结果,至于通过哪些方法可以得到廉价的氢气.应该说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获得氢气的途径将越来越多.其投入也会越来越少.现在正在研究和开发利用的是太阳能分解水法或热循环法分解水法等制取氢气. 例2.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等有毒气体.其净化过程如下:(1)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CO与NO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其中单质为大气中含量最多的一种成份,(2)再通入过量的空气.使剩余的CO转化为某种化合物.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 (2) . 解析:此为一道依据题给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题目.解答本题需要记住空气的成分.并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理解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 答案:(1)CO+2NO=N2+CO2 (2)2CO+O2=2CO2 例3.酸雨的危害很大.某活动小组进行了一次模拟酸雨危害的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1)用SO2和水反应制得“酸雨 , (2)在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一颗新鲜的小草和一块光滑的大理石块.加入一定量(1)中制得的“酸雨 .一段时间后取出小草和大理石块. 试回答:说出(2)中小草和大理石块可能发生的变化.请你谈一谈怎样才能防止酸雨的发生. 解析:酸雨泛指各种形式的 pH小于5.6的降水.我们知道.pH小于7的溶液显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对植物及各种矿物.金属制品的腐蚀性越强.要避免酸雨的危害.就要防止酸雨的发生.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在工农业及化工生产中减少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的排放.本题的参考答案是:小草枯萎.大理石块表面变得粗糙,开发新型清洁的能源,工业尾气须经处理后再排放. [常见误区]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实验室里有一种失去标签的银白色金属,欲通过实验探究确定它是哪种金属。
【查阅资料】
(1)查阅实验室药品储存记录。实验室中存放的金属试剂有铁、镁、铝、锌、锡、铅、铜、 银、铂和金。
(2)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逐渐减弱)如下:
【猜想与假设】分析收集到的资料,对该金属有如下猜想:猜想一:该金属可能是铁、镁、铝、锌、锡、铅、银、铂、铜和金中的任意一种;猜想二:该金属可能是铁、镁、铝、锌、锡、铅、银和铂。经讨论后,小组同学认为猜想一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
【设计方案】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如图,实验一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实验与事实】按如图方案进行实验时,
(1)在实验一中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
(2)在实验二中观察到:A、B试管中无任何现象;c试管中溶液的绿色逐渐变浅,金属 表面附有一层灰黑色固体。
【结论与解释】
(1)实验一中产生的现象说明该金属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即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
(2)综合分析实验一和实验二中产生的现象,可推知该金属是___________。
(3)写出试管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实验中将金属固体与稀盐酸在试管中混合反应时,应先将__________装入试管。
【拓展与应用】用该金属制作的容器不能盛装稀盐酸,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为 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22、万州高级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出土的文物中发现有一件铜文物的表面有绿色物质,他们把它刮下来,加热后发现,除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外,还有一种黑色固体.他们通过实验探究,分析黑色固体的组成并验证产生的气体.请填空:
(1)提出问题:黑色固体是什么?
(2)猜想和假设:可能是:A  炭粉   B  氧化铜  C
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3)查阅资料:炭粉和氧化铜均为黑色固体,其中炭粉不与稀酸反应,也不溶于稀酸.而氧化铜可以与稀酸反应而溶解.
(4)设计方案:向试管中的黑色固体滴加足量的
HCl
(填化学式)溶液,一段时间后,观察固体的溶解情况和溶液的颜色.
(5)现象和结论:
如果猜想A正确,则现象为
无明显现象

如果猜想B正确,则现象为
黑色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蓝

如果猜想C正确,则现象为
溶液变蓝,试管底部有黑色不溶物

(6)若用下图验证两种气体生成物,应先通过
C
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所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什么,提出了猜想:
a.气体产物可能是二氧化碳;
b.气体产物可能是一氧化碳;
c.气体产物可能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
(1)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铁架台已略去),通过实验探究气体产物的成分.

已知NaOH溶液能够快速吸收二氧化碳,则装置C的作用是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除尽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除尽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E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C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由此可得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为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
.装置A、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CO2+Ca(OH)2=CaCO3↓+H2O

(2)有同学提出,从简约装置、节约实验药品的角度出发,上图装置可进行改进,去掉A、B、C装置,只用D、E装置同样可以探究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如图所示).请你写出其实验操作过程(写出操作步骤,不需要写出现象和结论):
先通气体观察E中的现象,然后再加热观察D中的现象
先通气体观察E中的现象,然后再加热观察D中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碳的氧化物的成分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实验确定碳的氧化物的成分.
【收集资料】a.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
b.氢氧化钠溶液可与CO2反应,可除去CO2气体.
【猜想】
猜想1 猜想2 猜想3
只有CO 只有
 
CO和CO2都有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精英家教网
【实验探究】
①实验过程中观察到
 
装置(填字母)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气体.
②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Ⅰ.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Ⅱ.E装置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Ⅲ.
 
,证明有CO气体.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3成立.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问题讨论】
①C装置的作用是
 

②该实验装置还需完善之处是
 

【计算】若有4.4g的二氧化碳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则理论上可以产生多少摩尔沉淀?(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伟生日,妈妈做了很多菜,小伟发现妈妈将拌了“安多夫”粉的肉类加入食醋腌制时产生大量气泡,引发了极大的兴趣.
【查阅资料】“安多夫”是一种嫩肉粉,可破坏肉质纤维结构,使肉质松软,其成分中含有碳酸氢钠(NaHCO3).小伟联想已经学过的碳酸钠(Na2CO3),其与碳酸氢钠比较,组成元素只相差一种元素氢元素,决定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道,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的异同点进行初步探究.
【提出问题】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猜想1】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
【进行实验1】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正确
【猜想2】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
【进行实验2】
将气球中的碳酸氢钠粉末、碳酸钠粉末分别加入试管中(如图1),气球迅速胀大,说明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请写出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NaHCO3+HCl═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交流与讨论1】
通过上述两个实验结果,小伟同学得出结论:
碳酸氢钠与碳酸钠的化学性质相似.
其他同学对小伟的结论提出质疑,认为两者组成不完全相同,化学性质应有区别.于是,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以下甲、乙两个对比实验,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请你参与,完成下列表格中的空白.
【交流与讨论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甲 取碳酸氢钠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
加热,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加热,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1.试管壁上有水珠.
2.
石灰水变浑浊
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生成了
和二氧化碳.
实验乙 取碳酸钠样品少许重复实验甲的操作.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交流与讨论2】
(1)根据实验甲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NaHCO3
  △  
.
 
Na2CO3+H2O+CO2
2NaHCO3
  △  
.
 
Na2CO3+H2O+CO2

(2)通过实验探究大家明白了,碳酸氢钠与碳酸钠的化学性质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物质的组成是决定物质
性质
性质
的重要因素之一.
(3)“安多夫”在使用和贮存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干燥密封、阴凉处,避免与酸性物质接触等等
干燥密封、阴凉处,避免与酸性物质接触等等
(至少说出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