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竖直平面内,一根光滑金属杆弯成如图所示形状,相应的曲线方程为y=2.5cos(kx+π),式中k=1 m-1.将一光滑小环套在该金属杆上,并从x=0处以v0=5 m/s的初速度沿杆向下运动,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当小环运动到x= m时的速度大小v= m/s;该小环在x轴方向最远能运动到x= m处. 答案 解析 当x=0时,y1=2.5 cos π=-1.25 m,当x=时,y2=2.5 cos π=-2.5 m,由此可知,小环下落的高度为Δy=y1-y2=-1.25 m- m=1.25 m由动能定理得:mgΔy=mv2-mv02,代入数值得:v= m/s.当小环速度为零时,设上升的高度为h,由动能定理得:-mgh=0-mv02,则h==1.25 m,故当y=0时,小环速度为零,所以有2.5cos (kx+π)=0,得x=π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7?上海)在竖直平面内,一根光滑金属杆弯成如图所示形状,相应的曲线方程为y=2.5cos(kx+
2
3
π
)(单位:m),式中k=1m-1.将一光滑小环套在该金属杆上,并从x=0处以v0=5m/s的初速度沿杆向下运动,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当小环运动到x=
π
3
 m时的速度大小v=
5
2
m/s
5
2
m/s
该小环在x轴方向最远能运动到x=
6
6
m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9?上海模拟)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步骤如下:
A.按装置图安装好实验装置;
B.用三角尺测量小球的直径 d;
C.用米尺测量悬线的长度 l;
D.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小角度摆动.当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0,此后小球每经过最低点一次,依次计数1、2、3….当数到20时,停止计时,测得时间为 t;
E.多次改变悬线长度,对应每个悬线长度,都重复实验步骤C、D;
F.计算出每个悬线长度对应的 t2
G.以 t2 为纵坐标、l 为横坐标,作出 t2-l 图象.
(1)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作出 t2-l图象如图2所示.根据图象拟合得到方程为:t2=404.0l+3.5(s2).由此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9.76
9.76
m/s2.(取π2=9.86,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图象没有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
D
D

(A) 不应在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应该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开始计时
(B) 开始计时后,不应记录小球经过最低点的次数,而应记录小球全振动的次数
(C) 不应作 t2-l 图象,而应作 t-l 图象
(D) 不应作 t2-l 图象,而应作 t2-(l+
12
d)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07年上海卷)在竖直平面内,一根光滑金属杆弯成如图所示形状,相应的曲线方程为(单位:m),式中。将一光滑小环套在该金属杆上,并从x=0处以的初速度沿杆向下运动,取重力加速度。则当小环运动到时的速度大小v          m/s;该小环在x轴方向最远能运动到x          m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07年山东卷)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物体B的受力个数为:

 A.2         B.3          C.4         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07年山东卷)16.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物体B的受力个数为:

 A.2         B.3          C.4         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