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预测 双基训练 ★1.0.5mol氢气中含有. (A)0.5个氢分子 (B)1个氢分子 (C)3.01×1023个氢分子 (D)3.01×1012个氢分子 答案:C ★★2.有人设想用降低海水的温度可以得到大量的能量,相当于一个很好的永动机,关于这样的永动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样做可以成功,因为它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B)这样做不能成功,因为它违反能量守恒定律 (C)这样做没有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是不能成功 (D)这样做不能成功,因为它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答案:CD 纵向型 ★★★3.当将橡皮筋拉伸时,橡皮筋内分子的. (A)引力增大,斥力减小 (B)斥力增大,引力减小 (C)引力和斥力都增大,引力增大得较多 (D)引力和斥力都减小,斥力减小得较多 答案:D ★★★★4.如图,甲.乙两金属球完全相同,若将两球从相同的初温加热到相同的末温,且不计悬线和支持面的吸热,则. (A)甲球吸热较多 (B)乙球吸热较多 (C)两球吸热一样多 (D)无法比较哪只球吸热较多 答案:B(提示:两球受热后,体积都要膨胀,甲球因放在不导热的水平面上,受热膨胀后,球的重心升高,要克服重力做功,而耗费一部分能量,所以用来提高球体温度的能量就减少了一些(严格地讲,是甲球内能的增量就减少了一些).乙球情况刚好与甲球相反,乙球莺心的下降引起乙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重力对乙球做了功,所以乙球内能的增量要大于 供给的热量 ,而两球因膨胀而引起的对大气的做功情况是几乎相同的,所以Δt甲<Δt乙,选项B正确) 横向型 ★★★★5.质量M=200g的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m=20g的铅弹(铅的比热容c=126J/以水平速度v0=500m/s射入木块,当它射出木块时速度变为vt=300m/s.若这一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其中42%被子弹吸收而使其升温,对铅弹穿过木块过程,求: (1)子弹离开木块时,木块的速度. (2)子弹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3)摩擦力对木块做的功. (4)产生的总热量. (5)子弹升高的温度. 答案:(1)子弹射穿木块过程中,不受外力作用,系统的总动量守恒,有:mv0=Mv+mvt,木块的速度为:v=(v0-vt)=×子弹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1=mv02-mvt2=×0.02×(5002-3002)J=1600J(3)摩擦力对木块做的功:W2=Mv2-0=×0.2×202J=40J(4)这一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W=W1-W2=J=1560J.已知损失的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内能的增量,即产生的总热量Q为1560J(5)已知产生的总热量中有42%被子弹吸收而使其升温,则子弹升高的温度为: 阶梯训练 分子动理论 双基训练 ★1.通常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 m;乒乓球直径是3.8cm,其数量级是 m;地球直径是12740km,其数量级是 m.[1] 答案:10-10,10-2,108 ★2.物体的内能是分子的 和 的总和,宏观上由物体的 . 和 决定.[0.5] 答案:动能,势能,质量,温度,体积 ★★3.布朗运动是说明分子运动的重要实验事实,则布朗运动是指.[0.5] (A)液体分子的运动 (B)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运动 (C)固体微粒的运动 (D)液体分子与固体分子的共同运动 答案:C ★★4.温度的宏观意义是 ;温度的微观意义是 .[0.5] 答案:物体的冷热程度,大量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 纵向应用 ★★5.两种液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将它们混合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后总 体积V<V1+V2,其原因是.[0.5] (A)两种液体的密度不同 (B)两种液体的温度不同 (C)混合后,液体内部的压强有了变化 (D)液体分子间有空隙存在 答案:D ★★6.分子的热运动是指( ).[0.5] (A)扩散现象 (B)热胀冷缩现象 (C)分子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 (D)布朗运动 答案:C ★★★7.下列数据中可以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一组数据是.[1] (A)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 (B)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体积 (C)水分子的体积和水分子的质量 (D)水分子的质量和水的摩尔质量 答案:D ★★★8.在观察布朗运动时,从微粒在a点开始计时,每隔30s记下微粒的一个位置,得到b.c.d.e.f.g等点,然后用直线依次连接,如图所示,则微粒在75s末时的位置.[1] (A)一定在cd的中点 (B)一定在cd的连线上,但不一定在cd的中点 (C)一定不在cd连线的中点 (D)可能在cd连线以外的某点 答案:D ★★★9.下列现象中,最能恰当地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的是.[1] (A)气体容易被压缩 (B)高压密闭的钢筒中的油从筒壁渗出 (C)两块纯净的铅压紧后合在一起 (D)滴入水中的墨汁微粒向不同方向运动 答案:C ★★★10.甲.乙两个分子相距较远(此时它们的分子力可忽略).设甲固定不动,乙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整个过程中.[1] (A)分子力总是对乙做正功 (B)乙总是克服分子力做功 (C)先是乙克服分子力做功,然后是分子力对乙做正功 (D)先是分子力对乙做正功,然后是乙克服分子力做功 答案:D ★★★11.标准状况下,1cm3中含有 个空气分子,运动员一次深呼吸吸入空气约4000cm3,则一次呼吸吞入的空气分子数约为 个.[3] 答案:2.69×1019,1.08×1023 ★★★★12.较大的悬浮颗粒不作布朗运动,是由于.[2] (A)液体分子不一定与颗粒相撞 (B)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对颗粒冲力的平均效果相互平衡 (C)颗粒的质量大,不易改变运动状态 (D)颗粒分子本身的热运动缓慢 答案:BC ★★★★13.在使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r>10-9m)变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的大小将( ).[2] (A)先减小后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D)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 答案:C ★★★★14.已知铜的摩尔质量M=63.5g,铜的密度是ρ=8.9g/cm3,试估算铜原子的质量和铜原子的体积.已知NA=6.02×1023mol-1. 答案:1.1×10-25㎏,1.2×10-23cm3 横向拓展 ★★★15.在做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 的实验时,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00ml.溶液中有纯油酸1ml,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有200滴,把一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表面撒有痱子粉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测得油酸膜的近似轮廓如图所示,图中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1cm,则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 mL,油酸膜的面积是 cm2.根据上述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 nm. 答案:5×10-6,40,1.25×10 ★★★★16.下列关于分子动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2] (A)物体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加 (B)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的总动能增加 (C)如果分子质量为m,平均速度为,则分子平均动能 (D)分子的平均动能等于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之和与分子总数之比 答案:BD ★★★★17.已知氯化铯的摩尔质量为168g/mol,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氯原子位于立方体中心,铯原子位于立方体八个顶角上,这样的立方体紧密排列成氯化铯晶体.已知两个氯原子的最近距离为4×10-10m,则氯化铯的密度为多大?[6] 答案:4.4×103㎏/m3 能量守恒 双基训练 ★1.能源的利用过程,实质上是能量的 过程.[0.5] 答案:转化和传递 ★2.常规能源是指 ;新能源有 .[0.5] 答案:煤.石油.天然气等,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 ★3.做功与热传递对 是等效的,但从能的转化观点来看.它们的区别在于:做功是 ;热传递则是 .[0.5] 答案:改变物体的内能,能量的转化,能量的转移 纵向应用 ★★4.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没有发生热传递,这是因为它们具有有相同的( ).[0.5] 热量 比热 答案:C ★★5.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把浸有乙醚的一小块棉花放在厚玻璃筒内底部,当很快向下压活塞时,由于被压缩的气体骤然变热,温度升高达到乙醚的燃点,使浸有乙醚的棉花燃烧起来,此实验的目的是要说明对物体( ).[0.5] (A)做功可以增加物体的热量 (B)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做功一定会升高物体的温度 (D)做功一定可以使物态发生变化 答案:B ★★6.下列改变物体内能的物理过程中,属于对物体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有( ).[1] (A)用锯子锯木料,锯条温度升高 (B)阳光照射地面,地面温度升高 (C)搓搓手就感觉手暖和些 (D)擦火柴时,火柴头燃烧起来 答案:ACD ★★★7.下列过程中,由于热传递而使物体内能改变的是.[1] (A)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打气筒下部温度升高 (B)太阳光照在物体上,物体温度升高 (C)食品放入冰箱,温度降低 (D)用铁锤连续打击物体使物体温度升高 答案:BC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 (A)热量能够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B)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C)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D)凡是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过程都一定能实现 答案:BC ★★★9.空气压缩机在一次压缩过程中,活塞对空气做功为1.2×105J,空气的内能增加了0.8×105J,则空气 热量为 J.[1] 答案:放出,0.4×105 ★★★l0.说明下列能源利用方式中的能量转化过程: (1)水力发电: . (2)电动水泵抽水: . (3)柴油机车牵引列车前进: . (4)火箭发射人造卫星: .[1.5] 答案:电能→机械能(3)化学能→内能→机械能(4)化学能→内能→机械 ★★★★11.在标准大气压下,1g100℃的水吸收2264J的热量变为1g100℃的水蒸气.在这个过程中,下列四个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2] (A)2264J=汽的内能+水的内能 (B)2264J=汽的内能-水的内能 (C)2264J>汽的内能-水的内能 (D)2264J<汽的内能-水的内能 答案:C ★★★★12.如图所示,A.B各有一个可以自由移动的轻活塞,活塞下是水,上为空气,大气压恒定.A.B底部由带有阀门K的管道相连,整个装置与外界绝热.原先A中水面比B中高,打开阀门,使A中的水逐渐向B中流,最后达到平衡.在这个过程中.[2] (A)大气压力对水做功,水的内能增加 (B)水克服大气压力做功,水的内能减少 (C)大气压力对水不做功,水的内能不变 (D)大气压力对水不做功,水的内能增加 答案:D 横向拓展 ★★★13.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与朱棣文等三人,以表彰他们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上所作出的贡献.目前已应用激光将原子的温度冷却到10-12K的数量级,已经非常接近0K,下列关于 0K 说法中正确的是.[1] (A)0K即0℃,随着科学的发展是可以达到的 (B)0K即0℃,只能无限接近,但不可能达到 (C)0K即绝对零度,随着科学的发展是可以达到的 (D)0K即绝对零度,只能无限接近,但不可能达到 答案:D ★★★★14.在光滑水平面上停放一木块,一子弹水平射穿木块,对此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2] (A)摩擦力对木块做的功等于木块动能的增加 (B)摩擦力对木块做的功完全转化为木块的内能 (C)子弹损失的机械能等于子弹与木块增加的内能 (D)子弹损失的机械能等于木块动能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 答案:AD ★★★★15.如图所示,直立容器内部有被隔板隔开的A.B;两部分气体,A的密度小,B的密度大.抽去隔板,加热气体,使两部分气体均匀混合.设在此过程中气体吸热Q,气体内能增量为ΔE,则( ).[2] ΔE<Q ΔE=0 答案:B ★★★★16.在一间隔热很好的密闭房间中,把正在工作的电冰箱门打开,室内空气温度将 (选填 升高 . 不变 或 降低 ),其原因是 .(第二届全国中学物理竞赛预赛试题)[1] 答案:升高,电动机工作时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 ★★★★17.长江三峡工程位于长江西陵峡中段,坝址在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三峡工程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及养殖和供水巨大综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其主要数据如表1.表2所示. 表1 坝高(m) 185 大 坝长(m) 2335 坝 最大蓄水位(m) 175 总库容量(m3) 3.930×1010 水 库 防洪库容量(m3) 2.215×1010 平均年流量(m3) 4.510×l011 表2 总装机数(台) 26 电 总装机容量(kw) 1.820×107 站 年平均发电量 8.468×1010 万吨级双线5级船闸(座) 1 通 航 3000吨级单线垂直升船机(座) 1 年单向通船能力 5×107 长江三峡具有丰富的水利资源.请根据表1.表2的有关数据完成下列问题.(1)最大蓄水位h= m,平均年流量V= m3;年平均消耗水能E= J,转化为电能的百分比η= .(2)若26台发电机组全部建成并发电,按设计要求年发电时间为多少天? 答案:(1)175,4.510×1011,7.9×1017,38.6%(2)193.8d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某次赛前训练,一排球运动员在网前距离地面高度h=3.2m处用力将球扣出,使排球以vo=6m/s的初速度水平飞出.已知排球的质量m=0.28kg,排球可视为质点,不考虑空气阻力,g取10m/s2.问:
(1)排球被扣出到落地时的水平位移为多少?
(2)排球即将落地的动能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8月中旬,代号“突击-2013”的陆军航空兵实兵演习在粤东某海域举行.图为轰炸机在海平面上空进行投弹训练的示意图,轰炸机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轰炸机飞经观察点B点正上方A点时投放第一颗炸弹,经时间T炸弹落在观察点B正前方L1处的C点,与此同时轰炸机投放出第二颗炸弹,最终落在距观察点B正前方L2处的D点,且L2=3L1,空气阻力不计.求:
(1)轰炸机投弹时离地面的高度h;
(2)第一颗炸弹落在C点时速度的大小;
(3)两次投弹时间间隔T内飞机飞行距离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进行飞标训练时,打飞标的靶上共有10环,且第10环的半径最小,为1cm,第9环的半径为2cm,…,依此类推.若靶的半径为10cm,当人离靶的距离为5m,将飞标对准10环中心以水平速度v投出,则(g=10m/s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1?泰州一模)某同学在篮球训练中,以一定的初速度投篮,篮球水平击中篮板,现在他向前走一小段距离,与篮板更近,再次投篮,出手高度和第一次相同,篮球又恰好水平击中篮板上的同一点,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0?武汉二模)一滑雪运动员以滑雪板和滑雪杖为工具在平直雪道上进行滑雪训练.某次训练中,他站在雪道上第一次利用滑雪杖对雪面的作用获得水平推力F=60N而向前滑行,其作用时间为t1=1s,撤除水平推力F后经过t2=2s,他第二次利用滑雪杖对雪面的作用获得同样的水平推力且其作用时间仍为1s.已知该运动员连同装备的总质量为m=50kg,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恒为f=10N,求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第二次撤除水平推力后滑行的最大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