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忽视对中和反应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如对有关中和反应的发生与否以及程度大小的探究不能结合中和前后溶液的酸碱性和化学性质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对中和反应前后溶液的pH变化不能根据溶液成分的变化进行分析和推断. 对中和反应的认识要从多方面进行.例如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的中和反应:NaOH+HCl=NaCl+H2O.可以从反应物的定量关系进行认识.这是化学计算的基础,从实验现象改进进行认识.这是实验探究和方案设计的基础,从实际中的应用进行认识等等.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8、在实验室探究中和反应时,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看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实验:
实验1: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
稀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小丽同学按图1进行实验,证明了盐酸和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变无色
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变无色


实验2: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
小明同学取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无水醋酸(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图2所示的三个实验.
(1)加入试剂后,要迅速塞紧橡胶塞的目的是
防止空气中的水进入试管干扰实验
防止空气中的水进入试管干扰实验

(2)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依据的现象是
试管③中硅胶由蓝色变为红色,试管①②中硅胶不变色
试管③中硅胶由蓝色变为红色,试管①②中硅胶不变色

实验3:测量酸和碱反应过程的pH
(1)实验过程中用传感器实时获得溶液的pH,要得到如图3所得变化曲线,所进行的操作是
B
B
(填字母).
A.将盐酸溶液逐滴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B.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加到盐酸溶液中
(2)0-t1时,溶液的酸碱性变化情况是
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t1时为中性
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t1时为中性

(3)根据如图溶液pH的变化,判断酸和碱发生反应的依据是
溶液pH变大,t1时pH=7
溶液pH变大,t1时pH=7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5?海门市)某学校课外活动小组,对本地化工厂排放废水中的盐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取废水50g,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当溶液pH=7时,用去氢氧化钠溶液20g.计算废水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测定时,有同学发现在反应过程中,溶液有温度的变化,于是他们进一步进行了探究.
(1)配制100mL10%的盐酸(密度为1.05g/cm3).他们应量取38%的盐酸(密度为1.19g/cm3)多少毫升?
(2)在一定体积的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入上述配制的10%的盐酸.有关实验中的数据记录如下:
加入盐酸的体积(V)/mL 2 4 6 8 10
溶液温度变化(△t)/℃ 5.2 9.6 13.0 16.0 18.2
试在如图坐标系中绘出溶液温度变化与加入盐酸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图.
(3)根据(2)中关系图,请你从能量变化的角度谈谈对中和反应的认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2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实验:
实验1: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
稀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小丽同学按图1进行实验,证明了盐酸和NaOH溶液有发生化学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实验2: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小明同学取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无水醋酸(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图2所示的三个实验.
(1)实验①、②的实验目的是
证明了中和反应有水生成

(2)加入试剂后,要迅速塞紧橡胶塞的原因是
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试管干扰试验

(3)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
试管③中的硅胶由蓝色变为红色,试管①②中的硅胶不变色.

实验3 测量酸和碱反应过程的pH、温度变化
取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滴匀速滴加NaOH溶液,用传感器实时获得溶液的pH、
温度曲线如图3.
(1)0-t1时,溶液的酸碱性变化情况是
溶液酸性减弱,t1时溶液呈中性;

(2)由图3分析,酸和碱有发生反应的依据是
溶液的pH增大,当t1时pH=7
,酸和碱的反应是
放热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探究,实验方案为取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滴匀速滴加NaOH溶液,用传感器实时获得溶液的PH,温度曲线如图:
(1)0~t1℃时,溶液中的酸碱性变化情况是
溶液酸性减弱,t1℃时变为中性
溶液酸性减弱,t1℃时变为中性

(2)据图分析,酸和碱有发生反应的依据是
溶液PH变大,t1℃时PH=7,且有热量产生
溶液PH变大,t1℃时PH=7,且有热量产生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Cl+NaOH=NaCl+H2O
HCl+NaOH=NaCl+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