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热点和科学技术紧密联系.

(1)常压的条件下,向氮化硅中添加氧化铝,经高温烧结可制成一种高强度、超硬度、耐磨损、抗腐蚀的陶瓷材料“赛伦”,化学式可表示为Si6-xAlxOxN8-x.不同温度下x的值不同,在1400℃时x为2.0,则“赛伦”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炒菜的油锅着火,相信你能采取两种不同的原理灭火.你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去年入秋以来,西南地区特别是云南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气象专家分析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形成降雨,是导致这次极端干旱的主要原因.世界各国已经意识到温室效应的严重性.2009年12月7~19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达成了一项无减排目标和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减排指的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已成为我们的共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为解决温室效应加剧,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

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B.分离、浓缩得到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

C.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

D.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等物质中共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E.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光能、机械能等,光能或电能也可以转化为化学能

②2010年世博会5月1日在我国上海开幕.下列设计或活动能体现“低碳”理念的是________

A.用牛奶等废弃饮料纸包装制成环保椅、环保垃圾桶和节目册等参观者服务设施

B.利用老厂房进行改造成宝钢大舞台、船坞等重要演出场地

C.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将于6月5日举办音乐会,演出过程中还将“熄灯一小时”,这一小时演出舞美所需电力均由太阳能蓄电池供电.

D.中国国家馆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玻璃,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

E.超过1000辆的新能源汽车服务于世博

③“低碳”生活、人人有责.如果你想利用暑假去上海参加世博会,请你在交通、餐饮、生活等方面提出两条符合“低碳”理念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认识生活中的变化与现象是化学学科的特有思维方式。

(1)请将下列现象中体现出的分子性质写在下面横线上。

 


①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如图方框中

填写粒子名称,梳理物质

构成的相关知识。

(3)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有助于理解反应的实质。

①如图是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将如图“反应”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②该变化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反应。在该变化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__________,保持不变的粒子是 ________________。

③通过上图可以获取很多信息。如:

从宏观上看,氢气是由元素组成;从微观上看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每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从宏观上看,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从微观上看水是由___________构成,每个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请你根据上图另外再写出一条相关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16、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热点和科学技术紧密联系.
(1)常压的条件下,向氮化硅中添加氧化铝,经高温烧结可制成一种高强度、超硬度、耐磨损、抗腐蚀的陶瓷材料“赛伦”,化学式可表示为Si6-xAlxOxN8-x.不同温度下x的值不同,在1400℃时x为2.0,则“赛伦”,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3

(2)炒菜的油锅着火,相信你能采取两种不同的原理灭火.你的灭火方法是
盖上锅盖

倒入洗净的切好的蔬菜或其它生冷食物(顺序可颠倒,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3)去年入秋以来,西南地区特别是云南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气象专家分析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形成降雨,是导致这次极端干旱的主要原因.世界各国已经意识到温室效应的严重性.2009年12月7~19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达成了一项无减排目标和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减排指的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已成为我们的共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为解决温室效应加剧,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

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CDE;(完全正确才得分,下同)
(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B.分离、浓缩得到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
C.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
D.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等物质中共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E.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光能、机械能等,光能或电能也可以转化为化学能
②2010年世博会5月1日在我国上海开幕.下列设计或活动能体现“低碳”理念的是
ABCDE

A.用牛奶等废弃饮料纸包装制成环保椅、环保垃圾桶和节目册等参观者服务设施
B.利用老厂房进行改造成宝钢大舞台、船坞等重要演出场地
C.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将于6月5日举办音乐会,演出过程中还将“熄灯一小时”,这一小时演出舞美所需电力均由太阳能蓄电池供电.
D.中国国家馆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玻璃,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
E.超过1000辆的新能源汽车服务于世博
③“低碳”生活、人人有责.如果你想利用暑假去上海参加世博会,请你在交通、餐饮、生活等方面提出两条符合“低碳”理念的做法:
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尽量不用一次性木筷或面巾纸或塑料袋(或少买不必要的衣物或过度包装的商品;用完电器拔插头;
将空调温度调高一度等)(顺序可颠倒,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9·泰安)如图所示,某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她从烧杯中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 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 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你认为她得出的结论是      的(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请填写下表:

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在一些重要古典文化中心,如中国、印度、希腊,人类精神开始了觉醒,提出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大问题,并进行研究和回答。人的理性精神也从而得到了发扬。
材料一   
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
灵魂得救在于心中信仰,而不在于表面仪式。            ——马丁·路德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材料二 以体育为载体的奥林匹克运动也有其鲜明的人文精神特性,“人文奥运”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基本理念和灵魂。2007年9月28日,孔子诞辰2558周年盛大祭典于山东曲阜举行。此次祭孔大典向北京奥组委推荐了五句《论语》经典,希望能成为奥运会迎宾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     
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春秋战国儒家学派和古希腊罗马哲学家对人与人关系问题认识上有哪些主要观点?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复苏的表现。
(3)根据材料二回答此次祭孔大典向北京奥组委推荐的奥运会迎宾语,体现了怎样的人文奥运理念?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扼要谈谈你对人文主义的认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认识生活中的变化与现象是化学学科的特有思维方式.
(1)请将下列现象中体现出的分子性质写在下面横线上.

①A:
分子在不断运动
分子在不断运动

②B:
分子的体积很小
分子的体积很小

③C:
分子间有间隔
分子间有间隔

(2)请在如图方框中填写粒子名称,梳理物质构成的相关知识.

(3)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有助于理解反应的实质.
①如图是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将如图“反应”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②该变化的基本类型属于
化合
化合
反应.在该变化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氢分子和氧分子
氢分子和氧分子
,保持不变的粒子是
氢原子和氧原子
氢原子和氧原子

③通过上图可以获取很多信息.如:
从宏观上看,氢气是由元素组成;从微观上看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每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从宏观上看,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从微观上看水是由
水分子
水分子
构成,每个水分子是由
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构成的.
请你根据上图另外再写出一条相关信息: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