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读图11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显示.河南省连续五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记录.河南省毫不动摇地抓好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贡献.(1)图11中表示京九铁路的字母是 .(2)简述河南省成为“中原粮仓 的有利自然条件. (3)简要说明河南省连续五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的主要原因. (4)我国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简述为了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应采取的措施.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2月2日监测的2008年入冬以来全国气象旱涝分布图(下图)

材料二     2008年11月下旬以来,中国北方降水量明显偏少,北方地区正在遭受大范围干旱。中国气象局专家表示,这次干旱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广、程度之重历史少见。加上入冬以来几次强降温天气过程造成旱冻交加,对农作物安全越冬及正常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材料三  根据1950~1990年的资料统计,我国年平均干旱受灾面积为2085.1万公顷,洪涝受灾面积842.5万公顷。在1951年至1990年的30年中,全国共发生干旱300次,洪涝236次。

材料四   对1978年至1989年12年全国旱灾面积、水灾面积和粮食单产进行序列分析发现,粮食单产与旱灾面积显著相关,而与水灾面积几乎无相关关系。

材料五   我国1950-1991年间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六个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下图)

(1)读上图,2008年入冬以来,冬季蒸发较大,降水较少是导致我国北方   ____ (粮食作物)主要产区干旱的直接原因。该粮食主产区遭受重旱灾害威胁的省份主要有河北、            等地。(3分)

(2)材料五中, a是西南地区、c是东北地区、判断图中其他字母表示的区域:b                 ,d                 ,并以b为例说明其判断依据。(4分)

(3)结合材料五,请分析e、f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自然原因。(2分)

(4)结合材料三和四,请概括我国旱灾严重性的特点。(3分)

(5) 2008年入冬以来的干旱,已影响到我国北方粮食的生产。请试简要说明解决其问题的措施。(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2月2日监测的2008年入冬以来全国气象旱涝分布图(下图)

材料二   2008年11月下旬以来,中国北方降水量明显偏少,北方地区正在遭受大范围干旱。中国气象局专家表示,这次干旱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广、程度之重历史少见。加上入冬以来几次强降温天气过程造成旱冻交加,对农作物安全越冬及正常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材料三 根据1950~1990年的资料统计,我国年平均干旱受灾面积为2085.1万公顷,洪涝受灾面积842.5万公顷。在1951年至1990年的30年中,全国共发生干旱300次,洪涝236次。

材料四  对1978年至1989年12年全国旱灾面积、水灾面积和粮食单产进行序列分析发现,粮食单产与旱灾面积显著相关,而与水灾面积几乎无相关关系。

材料五  我国1950-1991年间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六个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下图)

 

(1)读上图,2008年入冬以来,冬季蒸发较大,降水较少是导致我国北方  ____ (粮食作物)主要产区干旱的直接原因。该粮食主产区遭受重旱灾害威胁的省份主要有河北、      等地。

(2)材料五中, a是西南地区、c是东北地区、判断图中其他字母表示的区域:b         ,d         ,并以b为例说明其判断依据。

(3)结合材料五,请分析e、f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自然原因。

(4)结合材料三和四,请概括我国旱灾严重性的特点。

(5) 2008年入冬以来的干旱,已影响到我国北方粮食的生产。请试简要说明解决其问题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2年2月2日监测的2011年入冬以来全国气象旱涝分布图(下图)

材料二   2011年11月下旬以来,中国北方降水量明显偏少,北方地区正在遭受大范围干旱。中国气象局专家表示,这次干旱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广、程度之重历史少见。加上入冬以来几次强降温天气过程造成旱冻交加,对农作物安全越冬及正常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材料三 根据1950~1990年的资料统计,我国年平均干旱受灾面积为2085.1万公顷,洪涝受灾面积842.5万公顷。在1951年至1990年的30年中,全国共发生干旱300次,洪涝236次。

材料四  对1978年至1989年12年全国旱灾面积、水灾面积和粮食单产进行序列分析发现,粮食单产与旱灾面积显著相关,而与水灾面积几乎无相关关系。

材料五  我国1950-1991年间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六个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下图)

 

(1)读上图,2011年入冬以来,冬季蒸发较大,降水较少是导致我国北方  ____ (粮食作物)主要产区干旱的直接原因。该粮食主产区遭受重旱灾害威胁的省份主要有河北、      等地。

(2)材料五中, a是西南地区、c是东北地区、判断图中其他字母表示的区域:b         ,d         ,并以b为例说明其判断依据。

(3)结合材料五,请分析e、f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自然原因。

(4)结合材料三和四,请概括我国旱灾严重性的特点。

(5) 2011年入冬以来的干旱,已影响到我国北方粮食的生产。请试简要说明解决其问题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29.(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90和2000年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单位:年)。

表2

 

 

 

 

 

 

 

 

 

全国

城市

农村

 

 

 

 

 

1990

2000

1990

2000

1990

2000

1990

2000

 

合计

6.45

8.58

8.39

9.74

8.30

8.70

5.69

6.79

7.35

8.87

9.07

10.21

9.00

9.86

6.67

7.57

5.50

8.24

7.66

9.25

7.52

7.21

4.68

6.11

材料二 我国未来五十年人口发展趋势预测图(图18)。

图18

 

材料三 据全国统计表明,2000年生一胎的性别比为107.1,生两胎的性别比为151.9,生三胎的性别比达159.4。而据海南省的一项统计表明,生一胎的性别比为118.3,生两胎的性别比达到119.4,生三胎的性别比则高达233.3。据估计,在我国每诞生一个新生命,就有2.5个婴儿被堕掉,每年至少有30000胎儿因为是女婴而被流产。

我国已经成为全世界出生人口性别比最高、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一直居高不下。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显示,乡村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2.85,也就是每100位女性相对有122.85位男性,高于全国119.58的平均水平,而正常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应在103至107之间。

材料四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时期变动情况图(图19)。

图19

(资料来源: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材料五 未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预测图(图20)。

图20

 

(资料来源:《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人口发展预测》课题)

(1)相对于1990年而言,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的性别差异明显______(缩小或扩大),但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差距依然显著,主要表现为在________地区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增长较慢。

(2)我国大陆人口2005年已经超过________,今后仍将维持________趋势,在此过程中将先后迎来劳动年龄人口、________、________三大高峰。

(3)我国目前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人口性别结构问题,突出地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主要是产前性别鉴定和性别选择人工流产。概括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特点。

(4)我国老龄化进程的特点是老年人口数量多、老龄化进程(速度)快、高龄趋势明显。到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将达到________,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将达到________,预计本世纪40年代后期将形成老龄人口高峰。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6分)

材料一、2009年2月2日监测的2008年入冬以来全国气象旱涝分布图(图9)

材料二、2008年11月下旬以来,中国北方降水量明显偏少,北方地区正在遭受大范围干旱。中国气象局专家表示,这次干旱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广、程度之重历史少见。加上入冬以来几次强降温天气过程造成旱冻交加,对农作物安全越冬及正常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材料三、根据1950~1990年的资料统计,我国年平均干旱受灾面积为2085.1万公顷,洪涝受灾面积842.5万公顷。在1951年至1990年的30年中,全国共发生干旱300次,洪涝236次。

材料四、对1978年至1989年12年全国旱灾面积、水灾面积和粮食单产进行序列分析发现,粮食单产与旱灾面积显著相关,而与水灾面积几乎无相关关系。

材料五、我国1950-1991年间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六个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图10)

(1)(6分)读图9,2008年入冬以来,冬季蒸发较大,降水较少是导致我国北方____(粮食作物)主要产区干旱的直接原因。该粮食主产区遭受特旱灾害威胁的省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

(2)(8分)材料五中,a是西南地区、c是东北地区、判断图10中其他字母表示的区域:b                 ,d                 ,e                , f                ,并以b为例说明其判断依据。

(3)(8分)结合材料五,请分析e、f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自然原因。

(4)(6分)结合材料三和四,请概括我国旱灾的严重性的特点。

(5)(8分)2008年入冬以来的干旱,已影响到我国北方粮食的生产,请试简要说明解决其问题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B

A

B

A

B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D

C

A

D

B

B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A

B

A

B

C

D

A

D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D

D

C

C

A

C

A

D

C

C

综合题:

41.(12分)

  (1) d (1分)

    (2)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光热充足,降水丰富,水热配合好(或:雨热同期);(1分)

  地处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1分)土层深厚,土壤肥沃。(1分)

  (3)国家政策支持;(1分)科技发展;(1分)实行产业化经营(粮食生产规模扩大)。

  (1分)

    (4)控制人口数量;切实保护耕地;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产;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

  性;防灾减灾;实行区域化、专业化发展。(答出其中5项,每项1分,共5分)

42.(12分)

    (1)在工业总产值中占很大比重;(1分)同比增长快。(1分)

    (2)依托上海市和上海港,经济腹地广阔;(1分)有内河航运、海运、铁路、公路和

    航空运输,交通运输方式多样;(1分)交通通达性好,综合运输能力强。(1分)

    (3)政策的支持;(1分)交通发达便捷;(1分)上海市科技发达,技术水平高,工业

    基础好,辐射作用强;(1分)市场广大。(1分)

    (4)从业人员具有较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增长速度

    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较短;研究开发费用在投资额中所占比例较高;产品面向国际、

国内市场。(答出其中3项,每项1分,共3分)

 

43.(10分)

(1)组团式(1分)

优点:每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和生活;(1分)

缺点:用地比较分散,各区之间的联系不太方便;(1分)市政工程设施的投资相对较

高。(1分)

(2)(每格1分)

不合理之处

理  由

E只有一条城市干道与A相连

交通联系不方便

在C城规划建材和水泥厂

处在城市上风向,造成城市大气污染

水厂3

位于C城下游,水源被污染

44.(9分)

(1)生物(1分)  精神文化(1分)  断块山(或:断层形成的块状山地)(1分)

(2)资源、客源共享;(1分)节省投资,降低风险。(1分)

(3)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更好;(1分)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更好;(1分)经济距离缩

短;(1分)交通通达度提高。(1分)

45.(17分)

(1)北半球;(1分)中高纬度;(1分)横贯大陆东西。(1分)

(2)大(1分)  热量(或:太阳辐射)(1分)

(3)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气候;(1分)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1分)受海

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1分)

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1分)冬季温和多雨,受西风带控制;(1分)夏季高温少

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1分)

(4)地处东南信风迎风海岸;(1分)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1分)暖流流经,增温

增湿;(1分)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从而形成热带雨林。

(5)减少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加剧全球气候变暖;(1分)生物多样性丧失;(1分)

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或: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加剧)。(1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