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江苏卷14)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某I2..KI混合溶液中. 的物质的量浓度c()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的△H>0 B.若温度为.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C.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 D.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的c(I2)大 答案:BC 解析: 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的浓度逐渐的减小.说明反应向逆方向移动.也就意味着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所以A项错, 因为..所以当温度升高时.反应向逆方向移动.即,C项.从图中可以看出D点并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所以它要向A点移动.这时的浓度在增加.所以.C项正确, D项.从状态A到状态B.的浓度在减小.那么的浓度就在增加.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9江苏卷)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室常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

B.用50mL酸式滴定管可准确量取25.00mLKMnO4 溶液

C.用量筒量取5.00mL1.00mol·L1 盐酸于50mL容量瓶中,

加水稀释至刻度,可配制0.100mol·L1 盐酸

D.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07年高考江苏卷?14)有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20,X的原子半径小于Y,且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中mn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

B.若HnXO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

C.若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Y2

D.若Y的最高正价为+ 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07年高考江苏卷?14)有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20,X的原子半径小于Y,且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中mn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

B.若HnXO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

C.若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Y2

D.若Y的最高正价为+ 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09江苏高考化学)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I3(aq) , 某 I2、KI混合溶液中,

 I3的物质的量浓度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I2(aq)+I(aq)=I3(aq)的△H>0

B.若温度为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C.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v正>v逆

D.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的c(I2)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07年江苏卷)(10分)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

     4NH4+6HCHO=3H+6H2O+(CH2)6N4H+    [滴定时,1 mol(CH2)6N4H+与 l mol H+相当],

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I   称取样品1.500g。

  步骤II  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步骤Ⅲ  移取25.00mL样品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 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   

(1)根据步骤Ⅲ填空: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④滴定达到终点时,酚酞指示剂由        色变成         色。

 (2)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若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10mol?L-1则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