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9上海卷3)有机物的种类繁多,但其命中是有规则的。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08年上海卷)(B类题)元素A~D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四种元素,请根据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 | A | B | C | D |
性质或结构 信息 | 单质制成的高压灯,发出的黄光透雾力强、射程远。 | 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其单质。原子的最外层未达到稳定结构。 | 单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原子的L层有1个未成对p电子。 | +2价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 |
(1)上表中与A属于同一周期的元素是_____,写出D离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
(2)D和C形成的化合物属于_____晶体。写出C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对元素B的单质或化合物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a、B元素的最高正价为+6 b、常温、常压下单质难溶于水
c、单质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 d、在一定条件下镁条能与单质B反应
(4)A和D两元素金属性较强的是(写元素符号)_____。写出能证明该结论的一个实验事实________________。
(07年上海卷)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 L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催化剂为Cu2O/ZnO):CO(g)+2H2(g) CH3OH(g)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各题:
(1)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K=
,升高温度,K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500℃,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处于E点的体系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气的浓度减少 b 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
c 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 d 重新平衡时n(H2)/n(CH3OH)增大
(4)据研究,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为Cu2O,反应体系中含少量CO2有利于维持催化剂Cu2O的量不变,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09广东卷)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 [Fe(C2O4 )3]·3H2O可有于摄影和蓝色印刷。某小组将无水三草酸合铁酸钾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对所得气体产物和固体产物进行实验和探究。请利用实验室常用仪器、用品和以下限选试剂完成验证和探究过程。
限选试剂:浓硫酸、1.0 mol·L-1HNO3、1.0 mol·L-1盐酸、1.0 mol·L-1 NaOH、3% H2O2 、0.1mol·L-1KI、0.1 mol·L-1CuSO4、20% KSCN、澄清石灰水,氧化铜、蒸馏水。
(1)将气体产物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A)、浓硫酸、灼热氧化铜(B)、澄清石灰水(C)观察到A、C中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B中有红色固体生成,则气体产物是 。
(2)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推知,固体产物中,铁元素不可能以三价形式存在,而盐只有K2CO3。验证固体产物中钾元素存在的方法是 ,现象是 。
(3)固体产物中铁元素存在形式的探究。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 ; 假设2: ;假设3: 。
②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不要在答题卡上作答)
③实验过程
根据②中方案进行实验。在答题卡上按下表的格式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与结论 |
步骤1 |
|
步骤2 |
|
步骤3 |
|
…… |
|
(07年上海卷)(B)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取胆矾。其设计的实验过程为:
(1)铜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采用灼烧的方法除去有机物,灼烧时将瓷坩埚置于___ 上(用以下所给仪器的编号填入,下同),取用坩埚应使用 ___ ,灼烧后的坩埚应放在____ 上,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
实验所用仪器:a 蒸发皿 b 石棉网 c 泥三角
d 表面皿 e 坩埚钳 f 试管夹
(2)杂铜经灼烧后得到的产物是氧化铜及少量铜的混合物,用以制取胆矾。灼烧后含有少量铜的可能原因是_____ 。
a 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 b 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
c 氧化铜在加热过程中分解生成铜 d 该条件下铜无法被氧气氧化
(3)通过途径Ⅱ实现用粗制氧化铜制取胆矾,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酸溶、加热通氧气、过滤、__ 、冷却结晶、___ 、自然干燥。
(4)由粗制氧化铜通过两种途径制取胆矾,与途径Ⅰ相比,途径Ⅱ有明显的两个优点是:____ 、______ 。
(5)在测定所得胆矾(CuSO4?xH2O)中结晶水x值的实验过程中:称量操作至少进行 ____ 次。
(6)若测定结果x值偏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
a 加热温度过高 b 胆矾晶体的颗粒较大
c 加热后放在空气中冷却 d 胆矾晶体部分风化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