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I 卷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解答第3~5题.
材料1:据2002年4月30日.《中国环境报》报道,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某市一条长约50公里的河水受到严重污染,对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的生活造成严重危害.经环保部门测定,被污染的河水pH在1~4之间,其他水质指标也严重超标.
材料2:2002年6月1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地表水质量作了明确规定,部分指标如下(除pH外,各项目的单位:mg/L):
          水质分类
项目及标准
I类 II类 III类 IV类 V类
磷(P)≤ 0.02 0.1 0.2 0.3 0.4
氮(N)≤ 0.2 0.5 1.0 1.5 2.0
锌(Zn)≤ 0.05 1.0 1.0 2.0 2.0
铅(Pb)≤ 0.01 0.01 0.05 0.05 0.1
pH 6~9 6~9 6~9 6~9 6~9
如果让你测定该河水样的酸碱度,可选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氯化钙在生活中常用作干燥剂、融雪剂,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防冻液等.某工厂以石灰石为原料生产二水合氯化钙(CaCl2?2H2O)的流程如下.原料石灰石中含有的杂质主要是MgCO3、SiO2和Fe2O3
(1)第①步酸洗所用的酸是
A
A
(填编号).
A.稀盐酸       B.稀硫酸        C.浓硫酸        D.稀硝酸
(2)酸洗时酸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3)固体1的名称是
二氧化硅
二氧化硅

(4)实验室中操作I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
漏斗
漏斗

(5)操作II的名称是: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冷却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碳酸钠用途非常广泛,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化工原料.在1921年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创造了一种著名的纯碱生产方法--“联合制碱法”.
“联合制碱法”生产过程:
(1)第一步主要反应为NH3+CO2+H2O=NH4HCO3该反应属于
 
反应基本反应类型.
(2)第二步用食盐与NH4HCO3反应.食盐来源于某盐田,该粗盐主要含有氯化钠,此外还含有少量硫酸钠,氯化钙和氯化镁.经净化、精制得到生产碳酸钠所需要的食盐水,其主要流程如下精英家教网
①通过降温使硫酸钠从粗盐水中析出,其原理是氯化钠和硫酸钠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变化差异较大,请在溶解度图(如图)中简单画出氯化钠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变化趋势图.精英家教网
②“精制I”操作中,加入过量含钙元素的碱的化学式是
 
.其反应化学方程示为
 

③“精制II”操作中,加入B盐的有关反应方程式为
 

④为保证“精制II”操作中过量B盐把杂质全部除去,请在下表中写出检验溶液中B盐是否过量的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⑤查阅资料得知NaCl、NH4HCO3、NaHCO3、NH4Cl在30℃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NH4Cl NH4HCO3 NaHCO3 NaCl
30℃ 41.1g 27.0g 11.1g 36.3g
请根据溶解度表所提供的信息,写出“联合制碱法”中的第二步属于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第三步处理制得碳酸钠,反应原理为2NaHCO3
  △  
.
 
Na2CO3+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人教版新课标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研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I.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 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Fe2O3)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II.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III.将实验II中的剩余物进行分离,并将所得氧化铁粉末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
IV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 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1)在第III步中,要使剩余物分离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必须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玻璃棒、烧杯和
 
,玻璃棒的作用是
 

(2)在第 IV步实验中,可以用点滴板(如图所示)代替试管C、D完成,改进后的优点是
 

【实验结论】
(1)实验 II和 III分别可以证明:氧化铁的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2)写出实验I的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实验评论】
(1)实验设计IV的目的是
 

(2)若实验IV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知识拓展】
(1)查阅资料得知,CuO、CuSO4、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催化剂只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C.MnO2只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2)马铃薯长期放置后会发芽,发芽马铃薯中含有一种致毒成分茄碱(C45H73O15N),又称马铃薯毒素,是一种弱碱性的甙生物碱,又名龙葵甙,大量食用未成熟或发芽马铃薯可引起急性中毒.
①茄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②茄碱中氢、氧两种元素的元素质量比为
 

③茄碱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④433.5g茄碱中含有
 
g碳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基础实验课上,教师将某班组同学分为A、B两大组,进行了CO2的制备(利用图1装置)、收集方法及有关CO2的性质实验的研究.

I.实验原理、步骤及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原理、操作及现象
(1)连接仪器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旋紧橡皮塞,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口,向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若长颈漏斗内液面高于锥形瓶内液面,且保持一段时间,则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合理均可)
旋紧橡皮塞,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口,向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若长颈漏斗内液面高于锥形瓶内液面,且保持一段时间,则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合理均可)
(3)加药品:先向250mL锥形瓶中加入颗粒大小差不多的石灰石10块,旋紧橡胶塞后再从长颈漏斗中加盐酸(1:2)25mL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H2O+CO2↑+CaCl2
CaCO3+2HCl═H2O+CO2↑+CaCl2
(4)收集:A组用排水法,B组用向上排空气法,各收集两瓶(250mL)CO2,并记录收集满第一瓶的时间(从倒盐酸时开始计时).正放桌面上备用. A组观察到
集气瓶内液面下降至瓶口,且有气泡从瓶口冒出
集气瓶内液面下降至瓶口,且有气泡从瓶口冒出
现象时,表明气体已经收集满.B组的验满方法及现象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于瓶口,木条熄灭
将燃着的木条放于瓶口,木条熄灭
记录集满第一瓶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5)将收集到的两瓶气体分别慢慢倒入放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如图所示,观察现象.
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II.实验记录:收集满第一瓶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分工 A大组(排水法) B大组(向上排空气法)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集满气体时间 35″ 43″ 39″ 44″3 1′15″ 1′4″ 1′12″ 59″
III.实验分析:
(1)完成表格中的空白之处.
(2)分析实验记录的时间后发现:集满一瓶气体所用时间排水法比向上排空气法
(填“长”或“短”).
(3)A大组同学在进行第5步性质实验时,发现第一瓶气体倾倒入烧杯中,燃着蜡烛均未熄灭,而第二瓶气体倾倒入烧杯中,燃着的蜡烛均熄灭了,可能的原因:
A组第一瓶收集到的气体主要是从锥形瓶中排出的空气
A组第一瓶收集到的气体主要是从锥形瓶中排出的空气

Ⅳ.实验延伸:
老师将不同收集方法得到的第二瓶气体倒放入NaOH溶液中(NaOH溶液可以吸收CO2,反应原理是CO2+2NaOH=Na2CO3+H2O),如图2所示,一段时间后发现:集气瓶内液面均上升,上升高度:排水法明显高于向上排空气法可能的原因是:
排水法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浓度或纯度较高
排水法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浓度或纯度较高

V.实验结论:CO2能用排水法收集理由是:
排水法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所用时间短,现象明显或操作方便;排水法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浓度或纯度较高
排水法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所用时间短,现象明显或操作方便;排水法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浓度或纯度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