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溶化后的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的冷冻室.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的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19所示.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可能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所示.

(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从第
10
10
分钟开始凝固,凝固过程用了
10
10
分钟.
(2)凝固点为
-2
-2
℃,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盐水在凝固过程中要
放热
放热
(填“吸热”或“放热”)
(3)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变多
变多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溶化后的盐水用容器盛好放人冰箱的冷冻室,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的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所示.
(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从第
10
10
min开始凝固.
(2)盐水的凝固点为
-2
-2
℃.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
了.(选填“高”或“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所示.
(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从第
10
10
分钟开始凝固,凝固过程用了
10
10
分钟.
(2)凝固点为
-2
-2
℃.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
了(选填“高”或“低”).
(3)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变多
变多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

(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从第_______分钟开始凝固,凝固过程用了___  ____分钟。

(2)从图象中得到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的温度将____  _ 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凝固点为______℃。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______了(选填“高”或“低”)。

(4)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______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

(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凝固过程用了____  ___分钟。
(2)从图象中得到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的温度将____    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凝固点为___  ___℃。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______了。(选填“高”或“低”)
(4)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_____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4分。错选、多选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C

B

B

C

A

D

B

A

D

C

D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2分。选对但不全者得1分,错选,不选者不得分) 

题号

13

14

15

16

答案

AC

CD

ACD

BD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4分)

题号

答案

得分

17

2

18

2

19

大气压强或大气压

2

20

电流

2

21

60

2

22

0.75

2

23

2

四、作图、实验与探究题(共34分)

24.(2分)。             25.2008(2分)。          26.振动:空气能传播声音(2分)。

24题图

27.10;-2;低(3分)

28.缩小;不能;放大镜(3分)

29.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导体AB在磁场中左右运动;闭合;切割磁感线(4分)

30.(1)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2)(a)与(b);(3)变大(3分)

31.(1)略  (2)2.2,1.44W (3)不合理。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了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小灯泡的电功率是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因此不能取平均值。(6分)

32.(1)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举得越高的重锤,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1分)

(2)1与4(或3与5)(1分)

(3)重锤的质量与重锤升起高度的乘积相等时,重锤具有相同的重力势能;重锤的质量与重锤升起高度的乘积越大,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1分)

33.串联电路中R1的电阻与R2的电阻之和(R1+R2)等于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跟通过该电路的电流之比(U/I)(2分)

34.方法一  实验步骤:(3分)

1.让小容器漂浮在水槽中的水面上,量出这时水面到槽上沿的距离h1

2.量出将金属块放入小容器中与小容器一起漂浮时水面到槽上沿的距离h2

3.将金属块从小容器中取出用细线系住没入槽内水中,量出这时水面到槽上沿的距离h3。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金属=  (1分)

方法二  实验步骤:

1.让小容器漂浮在水槽中的水面上,量出这时水面的高度h1

2.量出将金属块放入小容器中与小容器一起漂浮时水面的高度h2

3.将金属块从小容器中取出用细线系住没入槽内水中,量出这时水面的高度h3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金属=?(1分)

五、简答与计算题(共16分)

35.(共3分)

答:运动员在跳远时,助跑一段路程后,运动员就具有较大的起跳速度。(1分)

由于惯性,运动员起跳时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1分)

所以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跳远成绩。(1分)

36.(共3分)

解:Q=cmΔt                                               (1分)

=4.2×103J/(kg?℃)×0.5kg×(60-10)℃                     (1分)

=1.05×105J                                               (1分)

37.(共5分)

解:(1)沉箱和36根底梁的总重力:G0=mg=700×103kg×10N/kg=7×106N        (1分)

(2)以四根钢索所提物体为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如下图A

答图

如图乙:当v=1.5×103m3时,P=4×105W

F=gv=1.0×103kg/m3×1.5×103m3×10N/kg=1.5×107N

∵P=Fv          ∴4F==1.6×107N            (1分)

G=4F+F-G0=1.6×107N+1.5×107N-7×106N=2.4×107N

m==2.4×103t                               (1分)

(3)解法一:当古沉船打捞装置的机械效率为90%时,设每根钢索的功率为P′

==……=90%                            (1分)

解得:P′=6.67×105W                                        (1分)

解法二:

(3)当古沉船打捞装置的机械效率为90%时,以四根钢索所提物体为整体,进行受力分析:

如右图B

=          (1分)

解得:F′=4.33×106N

则:4F′=G+G0-F′=2.4×107N+7×106N-4.33×106N=2.67×107N

F′=6.67×106N

P′=F′v=6.67×1060.1m/s=6.67×105W                 (1分)

38.(共5分)

解:当开关S1断开、S2和S3闭合时,电路总功率最大,如图1

当开关S1闭合、S2和S3断开时,电路总功率最小,如图2

当开关S2闭合、S1和S3断开时,如图3

图完全正确(1分)

                   图1              图2              图3

(1)由图1、图2和Q2∶Q2′=25∶4可得:

              (1分)

由图2得:                              (1分)

(2)由图2、图3可得:∵            ∴I′=0.6A       (1分)

由图2可得:Q2′=I′2          R2t

R2=……=4Ω

∵R1=1.5R2                                          ∴R1=6Ω

U=I′(R1+R2)= ……=6V                                     (1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