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黄淮海平原农业低产区的治理 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 (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 位于黄河下游.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河流的堆积作用对地貌取决定性影响 (2)严重的旱涝.盐碱和风沙灾害 黄淮海平原的气候具有春早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等特点.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加上和缓的地势.使黄淮海平原极易发生旱涝.盐碱和风沙灾害.干旱时节.尤其是春季.气温升刘很快.蒸发旺盛.风沙多.此时.地下水位较高的低平地区.或排水不畅的洼地.会出现土壤中盐分向地表积聚的现象.形成盐碱地.雨季洼地积水.形成洪涝灾害.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加重黄淮海平原的旱涝.盐碱和风沙灾害. (3)中.低产田分布比较集中 冲积低平原和滨海平原地区.耕地中存在一些限制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因素.主要有: 排水或灌水条件很差的低洼或山坡地.容易遭受涝灾和旱灾, 只用地.不养地.土壤肥力日益下降, 在风沙活动强烈的地区.土壤锓蚀和土壤沙化.导致土壤肥力不断降低, 由于灌溉方法或灌溉系统不合理.致使地下水位抬高.引起土壤盐碱化, 黄滩海平原提高农业产量的着眼点应该是挖掘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对黄淮海平原的整治.是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尤其是种植业的关键所在, 2.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 (1)低湿地的治理与开发--辛店洼为例 特点:地势低平,渍涝严重,成土母持为黄河沉积物.土壤质地较好,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 治理:鱼塘--台田模式挖鱼塘.在水中养鱼.养鸭.载种水生经济作物,筑台田.在田里种粮.果.棉 优点:鱼塘一台田相互促进.立体开发.综合利用 (2)盐碱地的治理与开发 形成: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强烈地影响着土壤中盐分的水迁移.也称水盐运动.旱季.土壤孔隙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大量盐分便在土壤表层积累.雨季.土壤表层的盐分又被雨淋洗.使土壤表层脱盐.雨季过后.随着蒸发的加强.土壤又开始了积盐过程.因此.土壤中水盐运动.具有春季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的特征. (3)调节和控制水盐运动的主法 引淡淋盐:引淡水灌溉.降低作物土壤根区含盐量, 井灌井排:抽取盐水.补充淡水, 覆盖:选择适当覆盖物.抑制水分蒸发返盐, 生物措施:营造防护林带.果与椿棉间作等,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267万平方千米,并以每年2 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草地退化、沙化和盐碱化的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以200万顷的速度增加。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右图为我国2003年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

材料二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院士说,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的减少,我国的粮食生产任务艰巨。从长远和根本上讲,要改变我国粮食增长的方式,开辟我国粮食生产的新途径,关键在于农业科技进步。

材料三   最近十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变化情况(亿吨)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草地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东北地区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制约因素。黄淮海地区是我国中低产田集中分布地区,当地是如何治理低湿地的?航天育种大有潜力,试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三,分析1998年~200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呈下降趋势的原因。

(4)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减少,但从长远意义看,生态退耕有利于改善环境的质量。简要分析生态退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267万平方千米,并以每年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草地退化、沙化和盐碱化的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以200万顷的速度增加。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下图为我国2003年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

  材料二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院士说,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的减少,我国的粮食生产任务艰巨。从长远和根本上讲,要改变我国粮食增长的方式,开辟我国粮食生产的新途径,关键在于农业科技进步。

  材料三 最近十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变化情况(亿吨)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草地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东北地区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制约因素。黄淮海地区是我国中低产田集中分布地区,当地是如何治理低湿地的?航天育种大有潜力,试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三,分析1998年~200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呈下降趋势的原因。

(4)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减少,但从长远意义看,生态退耕有利于改善环境的质量。简要分析生态退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分析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黄河源出巴颜喀拉山,于山东垦利县境入海。其干流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平方千米。黄河养育着中华民族,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材料
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决口、改道最多的河流。春秋以前,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入海,河道无所约束,漫流改徙无定,时常多股河道并存。战国时期,黄河下游两岸筑堤,河道逐渐固定。由于中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水浊重,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汉文帝时黄河下游出现大规模决口。东汉初年,王景治河,随地势高低,截弯取直,修筑堤防,开辟了一条新的河道。其后,北方游牧民族人居黄河中游,大片土地由耕转牧,水土流失相对减缓。至唐末,800年间黄河下游河道相对稳定。
北宋初年,随着黄河下游河道逐渐淤高,出现悬河,“高民屋殆逾丈”。1128年,宋东京留守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于李固渡扒开河堤。黄河决口,东经豫东北、鲁西南地区,汇为入淮。此后七百多年间,黄河不再进入河北平原,夺淮入海,多次决口、改道,改变了黄淮平原的原有水系。水患遍及黄淮平原,洪水吞没大片土地,夺去千百万人的生命和财产。洪水过后形成的许多沙丘和沙坡,吞噬大量农田、房屋,淤没城市,淤塞运河,阻塞交通。明清时期,黄淮平原“农业生产日趋衰落,成为全国贫困地区之一”。
——摘编自邹逸磷《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1)据《河防一览》记载,黄河平时“沙居其六”,伏汛时“水居其二”,试说明原因。
(2)自开封以下的黄河河段向东北流入渤海,与南下夺淮入海相比会新增一种水患。指出该水患的名称并说明其发生的季节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分析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黄河源出巴颜喀拉山,于山东垦利县境入海。其干流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平方千米。黄河养育着中华民族,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材料一

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决口、改道最多的河流。春秋以前,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入海,河道无所约束,漫流改徙无定,时常多股河道并存。战国时期,黄河下游两岸筑堤,河道逐渐固定。由于中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水浊重,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汉文帝时黄河下游出现大规模决口。东汉初年,王景治河,随地势高低,截弯取直,修筑堤防,开辟了一条新的河道。其后,北方游牧民族人居黄河中游,大片土地由耕转牧,水土流失相对减缓。至唐末,800年间黄河下游河道相对稳定。

北宋初年,随着黄河下游河道逐渐淤高,出现悬河,“高民屋殆逾丈”。1128年,宋东京留守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于李固渡扒开河堤。黄河决口,东经豫东北、鲁西南地区,汇为入淮。此后七百多年间,黄河不再进入河北平原,夺淮入海,多次决口、改道,改变了黄淮平原的原有水系。水患遍及黄淮平原,洪水吞没大片土地,夺去千百万人的生命和财产。洪水过后形成的许多沙丘和沙坡,吞噬大量农田、房屋,淤没城市,淤塞运河,阻塞交通。明清时期,黄淮平原“农业生产日趋衰落,成为全国贫困地区之一”。

——摘编自邹逸磷《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1)概括指出北宋之前黄河流域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为什么明清时期黄淮平原“农业生产日趋衰落,成为全国贫困地区之一”?

(3)据《河防一览》记载,黄河平时“沙居其六”,伏汛时“水居其二”,试说明原因。

(4)自开封以下的黄河河段向东北流入渤海,与南下夺淮入海相比会新增一种水患。指出该水患的名称并说明其发生的季节与原因。

材料二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是回!”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然而,1972年后的26年间黄河有21年出现过断流现象。断流严重影响了黄河两岸的生态系统和人民的生产生活。

据有关方面研究,黄河断流与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气候趋于干旱、中上游过度用水、管理不善等因素有关。

长期以来,黄河管理以防洪治理为主,水资源“自由取用”,优先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求而忽视生态系统的需要。随着“生态水”理念的提出,1998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为主旨的新的分水方案,原国家计委、水利部联合颁布了《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及干流水量调度方案》和《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授权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水量实行统一调度。1999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正式对流域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变以往的“以需定供”为“以供定需”,根据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优化配置水资源。

2000年以来,在气候条件大体不变的情况下,黄河已经连续8年未断流。黄河已逐步重现往日奔腾不息的风采。

(5)运用政治常识分析政府在解决黄河断流问题上所起的作用。

(6)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是由不同部分构成的复杂整体,分析其中所体现的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7)结合材料,分析黄河水资源利用的实践与观念创新的辩证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分析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黄河源出巴颜喀拉山,于山东垦利县境入海。其干流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平方千米。黄河养育着中华民族,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材料一

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决口、改道最多的河流。春秋以前,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入海,河道无所约束,漫流改徙无定,时常多股河道并存。战国时期,黄河下游两岸筑堤,河道逐渐固定。由于中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水浊重,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汉文帝时黄河下游出现大规模决口。东汉初年,王景治河,随地势高低,截弯取直,修筑堤防,开辟了一条新的河道。其后,北方游牧民族人居黄河中游,大片土地由耕转牧,水土流失相对减缓。至唐末,800年间黄河下游河道相对稳定。

北宋初年,随着黄河下游河道逐渐淤高,出现悬河,“高民屋殆逾丈”。1128年,宋东京留守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于李固渡扒开河堤。黄河决口,东经豫东北、鲁西南地区,汇为入淮。此后七百多年间,黄河不再进入河北平原,夺淮入海,多次决口、改道,改变了黄淮平原的原有水系。水患遍及黄淮平原,洪水吞没大片土地,夺去千百万人的生命和财产。洪水过后形成的许多沙丘和沙坡,吞噬大量农田、房屋,淤没城市,淤塞运河,阻塞交通。明清时期,黄淮平原“农业生产日趋衰落,成为全国贫困地区之一”。

——摘编自邹逸磷《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1)为什么明清时期黄淮平原“农业生产日趋衰落,成为全国贫困地区之一”?

(2)据《河防一览》记载,黄河平时“沙居其六”,伏汛时“水居其二”,试说明原因。

(3)自开封以下的黄河河段向东北流入渤海,与南下夺淮入海相比会新增一种水患。指出该水患的名称并说明其发生的季节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