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②催化氧化可生成④ B.①②互为同分异构体C. ②③均属于烯烃 D.③④均能发生酯化反应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A.已知A、B、C、D、E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A<B<C<D<E。其中A、B、C是同一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化合物DC的晶体为离子晶体,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C2为非极性分子。B、C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它们同族相邻周期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E的原子序数为24,ECl3能与B、C的氢化物形成六配位的配合物,且两种配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三个氯离子位于外界。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2)B的氢化物的分子空间构型是             。其中心原子采取          杂化。

(3)写出化合物AC2的电子式             ;一种由B、C组成的化合物与AC2互为等电子体,其化学式为             

(4)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ECl3形成的配合物的化学式为       

(5)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与D的单质反应时,B被还原到最低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实验室制备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反应如下:

             NaBr+H2SO4HBr+NaHSO4                 ①

             R-OH+HBrR-Br+H2O                    ②

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脱水生成烯和醚,Br被浓硫酸氧化为Br2等。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

溴乙烷

正丁醇

1-溴丁烷

密度/g·cm-3

 0.7893

1.4604

0.8098

1.2758

沸点/℃

78.5

38.4

117.2

101.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下列仪器最不可能用到的是        。(填字母)

a.圆底烧瓶    b.量筒    c.锥形瓶    d.布氏漏斗            

(2)溴代烃的水溶性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原因是           

                                                            

(3)将1-溴丁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在         (填“上层”、“下层”或“不分层”)。

(4)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需进行稀释,起目的是            。(填字母)

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减少Br2的生成

c.减少HBr的挥发                 d.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5)欲除去溴代烷中的少量杂质Br2,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            。(填字母)

a.NaI    b.NaOH    c.NaHSO3    d.KCl            

(6)在制备溴乙烷时,采用边反应边蒸出产物的方法,其有利于                ;但在制备1-溴丁烷时却不能边反应边蒸出产物,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汽车上安装催化转化器可使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CO、NOx、碳氢化合物)相互反应生成无毒害物质,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1)N2(g)+ O2(g)=2NO(g)   △H=+180.5 kJ/mol   
2C(s)+ O2(g)=2CO(g)   △H=-221.0 kJ/mol 
C(s)+ O2(g)=CO2(g)  △H=-393.5 kJ/mol         
写出NO(g)与CO(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某温度时按下列流程探究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
①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 (N2) =__________。
②列式计算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
③对于该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
B.该反应能有效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C.该反应一旦发生将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CO、NO的转化率相等
(3)CO分析仪以燃料电池为工作原理,其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中电解质为氧化钇-氧化钠,其中O2-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中自由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填序号)。
A.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O2--2e-=CO2 
B.工作时O2-在固体介质中由电极a流向电极b
C.工作时电子由电极a通过电流计流向电极b
D.电流计中显示的电流越大,汽车尾气中CO的含量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气化和液化是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的有效途径。煤的气化的主要反应是:C+H2O(g)CO+H2,CO和H2的混合气体是合成多种有机物的原料气,研究由CO、H2合成有机物的化学称为一碳化学。下图是合成某些物质的路线图:

其中,D易溶于水,且与CH3COOH互为同分异构体,F分子中的碳原子数是D中的3倍,H经催化氧化可得到G。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A:      ,H:       ,指出A和H的关系     
(2)利用合成气(H2+CO)生产汽油、甲醇和氨等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合成气也可合成醛、酸、酯等多种产物,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②改变合成气中CO与H2的体积比,可得到不同的产物
③合成气的转化反应需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强下通过催化完成
④从合成气出发生成气态烃或醇类有机物是实现“煤变油”的有效途径
⑤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反应产物中不可能有烯烃或水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CH3COOH+E―→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D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汽车上安装三效催化转化器,可使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CO、NOx、碳氢化合物)进行相互反应,生成无毒物质,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1)已知:
N2(g)+O2(g)===2NO(g)   ΔH=+180.5 kJ/mol;
2C(s)+O2(g)===2CO(g)    ΔH=-221.0 kJ/mol;
C(s)+O2(g)===CO2(g)    ΔH=-393.5 kJ/mol。
尾气转化的反应之一:2NO(g)+2CO(g)===N2(g)+2CO2(g) ΔH__________。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探究某种催化剂在不同空燃比(空气与燃油气的质量比)条件下对汽车尾气的催化效果。
①实验过程中除空燃比不同外,其他条件:汽车尾气的流速、________等必须相同。
②在一定条件下,测得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的转化率与空燃比的关系如图所示。空燃比约为_______时,催化剂对汽车尾气的催化效果最好。
(3)CO分析仪以燃料电池为工作原理,其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中电解质为氧化钇-氧化钠,其中O2-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中自由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O2--2e===CO2
B.工作时电极b作正极,O2-由电极a流向电极b
C.工作时电子由电极a通过传感器流向电极b
D.传感器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尾气中CO的含量越高
(4)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请在表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气化和液化是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的有效途径。煤的气化的主要反应是:C+H2O(g)CO+H2,CO和H2的混合气体是合成多种有机物的原料气,研究由CO、H2合成有机物的化学称为一碳化学。下图是合成某些物质的路线图:

其中,D易溶于水,且与CH3COOH互为同分异构体,F分子中的碳原子数是D中的3倍,H经催化氧化可得到G。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A:      ,H:       ,指出A和H的关系     
(2)利用合成气(H2+CO)生产汽油、甲醇和氨等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合成气也可合成醛、酸、酯等多种产物,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②改变合成气中CO与H2的体积比,可得到不同的产物
③合成气的转化反应需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强下通过催化完成
④从合成气出发生成气态烃或醇类有机物是实现“煤变油”的有效途径
⑤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反应产物中不可能有烯烃或水
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CH3COOH+E―→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D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