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辽宁省大连市二十四中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7)不用外加试剂,就能实现鉴别的是w.w.w.k.s.5.u.c.o.m
(1)Al(NO3)3 FeCl3 NaOH FeSO4 NaHCO3
(2)Na2CO3 BaCl2 AgNO3 Na2SO4 NH3·H2O
(3)KOH NaCl NaHCO3 MgSO4 KNO3
(4)CuSO4 KHSO4 NaHCO3 KOH
(5)NaAlO2 Na2SiO3 Na2CO3 NaHSO4 NaCl
(6)NH4Cl Na2SO4 (NH4)2SO4 Ba(OH)2 AlCl3
A.(1) (2) (3) (5) B.(1) (2) (4) (6)
C.(1) (4) (5) (6) D.(2) (3) (5) (6)
(16分)某芳香烃A,其蒸气的密度是同状态下H2密度的53倍;某烃类衍生物X,分子式为C15H14O3,能使FeCl3溶液显紫色:J分子内有两个互为对位的取代基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的转化关系:(无机物略去)
(1)属于芳香烃类的A的同分异构体中,若其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结构简式表示为_________。
(2)J中所含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4)B、C的混合物在NaOH乙醇溶液中加热可以生成同一种有机物I,以I为单体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__。
(5)已知J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符合下列性质的J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②与新制Cu(OH)2悬浊液作用产生红色沉淀;③苯环上的一卤代物有2种。w.w.w.k.s.5.u.c.o.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2H2(g)+O2(g)=2H2O(l) △H=-483.6 kJ· mol–1,
则氢气的燃烧热为483.6kJ· mol–1
B.己知2C(s)+2O2(g)=2CO2(g) △H1 2C(s)+O2(g)=2CO(g) △H2,
则△H1<△H2 w.w.w.k.s.5 u.c.o.m
C.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已知Ni(CO)4(s)=Ni(s) + 4CO(g) △H>0,则该反应在任何条件下均不能自发进行
两个学习小组用题27图装置探究乙二酸(HOOC—COOH)受热分解的部分产物。
(1)甲组:w.w.w.k.s.5.u.c.o.m
①按接口顺序:a—b—c—d—e—f—g—h连接装置进行实验。B中溶液变浑浊,证明分解产物有 ;装置C的作用是 ;E中溶液变浑浊,D中的现象是 ,证明分解产物有 。
②乙二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乙组:
①将接口a与j连接进行实验,观察到F中生成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F中最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从A~F中选用装置进行实验,证明甲组通入D的气体能否与Na2O2反应。最简单的装置接口连接顺序是 ;实验后用F中的固体进行验证的方法是 (可另选试剂)。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研究乙醇氧化的实验并验证其产物,设计了甲、乙两套装置(图中的夹持仪器均未画出,“△”表示酒精灯热源),每套装置又可划分为①、②、③三部分。仪器中盛放的试剂为:a-无水乙醇(沸点:78 ℃);b-铜丝;c-无水硫酸铜;d-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1)对比两套方案,简述各自的优点: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w.w.k.s.5.u. c.o.m
(2)集中两套方案的优点,组成一套比较合理完善的实验装置,可按气流由左至右的顺序表示为1.甲①(接干燥管) 2. _______ 3. _______(例如甲①,乙②)
(3)实验中钢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能验证乙醇氧化产物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中,若撤去第①部分,其它操作不变,则无水硫酸铜无明显变化,其余现象与(4)相同,推断燃烧管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