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一、(12分,每小题3分)

1.C

2.B.“评头论足”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任意挑剔。句中使用比喻意,与“褒贬不一”之“褒”前后矛盾。

3.A.B句,“开展”缺少宾语;C句两个分句之间的递进关系不合逻辑,两分句的位置应调换;D句一面对两面,即:以居民放心饮用这一种情形,对应有毒化学物质渗入了饮用水源和有毒化学物质没有渗入饮用水源这两种情形。

4.D

二、(9分,每小题3分)

5.B.原文的意思是:距今1000万年至1500万年前地壳运动使地表向上隆起, 形成一个高耸的平台――庞沙冈特高原。

6.A.B项,读原文可知,使凝聚砂岩的胶结物慢慢分解,并带走其中松散砂粒的,是缓慢流动的雨水和融水;C项,“岩石的风蚀是因为峡谷中有松散尘粒”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无中生有;D项,原文中为“每次大雨过后岩柱的泥岩部分大都会旧貌换新颜”,旧貌换新颜的只是岩柱的泥岩部分,而不是岩柱体。

7.D.即使在暴雨和雪水作用下,岩石本身也不可能经常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推断不符合事理。

三、(9分,每小题3分)

8.D(容纳)

9.“贞慎”意为守正谨慎,ABCD四项中,仅B项首句能体现贞慎之意;至于“俭约”,ABCD四项中,也仅B项次句能体现其含意。

10.D(“担心事发而藏之于阁上”在原文中没有依据)

四、(23分)

11.(10分)(1)因此皇帝所任用的人,有的不是(最初)优先举荐的,众人不清楚缘由,认为山涛选人随意轻重。(5分)

   (2)暂时忍着饥寒吧,我以后将做三公,只是不知道你能否当公夫人!(5分)

12.(1)①上承首联写出了锦江春草满径、秋云缭绕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锦江风物人情的留恋。②“芳草碍马”与“好云遮楼”采用了拟人手法,通过塑造春草留客和好云遮护的形象,移情于物,既写出了锦江景致的可爱,又将自己与蔡氏兄弟的朋友情谊寄托其中。“碍”、“遮”二字用笔迂回含蓄,画面生动而情深意长(4分)

   (2)借景抒情,用回望锦城表达对朋友的思念;用淡烟迷茫、乔木高耸的意境,表达了悠长的情韵,给人留下想象空间。(4分)

13.(5分)(1)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猿猱欲度愁攀援

   (2)恐美人之迟暮  则刘病日笃  则告诉不许  物华天空  人杰地灵

五、(22分)

14.承载了人们对生产生活、乡土、亲情、先辈和神灵的美好愿意(答出四点即可)

15.(1)民俗节日使生活有了韵律、节奏,令生活更加和谐美好,令人留恋。

   (2)“七夕”这个特定的日子,为少女们向往、追求美好爱情生活增加了温暖和美好的情调。

   (3)在年复一年的欢庆中,民俗节日最终成为参与华夏民族和民族文化构建的重要因素。

16.答题要点:对岁山河流的描绘有具体分析,2分;指出这样描绘的好处,2分;指出“码头”一词的修辞特点,1分;结合文意,正确理解“码头”一词的表达作用,1分。答题示例:本文将一年的日子比喻为一条长长的河流,人生就是在岁月河流上的行舟。河流上的行舟不时停靠于河流边上一个个景色各异的“码头”,旅人则借此暂时“憩息”,更于心中贮藏诗意的沉醉,生发种种感悟。本文对岁月河流的描绘,使得文章生动形象,层次清晰,文脉流畅,富于感染力。标题中“码头”一词为比喻的说法,喻指传统节日,用河流与码头紧密相依的关系,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我们与民俗节日的关系。

17.第一问:①表现了作者对我们民族在悠久历史岁月中形成的独特的民俗节日的喜爱之情(2分);②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愿望:希望在习俗、风尚都日趋统一化和标准化的今天,每一片土地,每一个族群,都能够保持自己的某种区别性的特征(2分)。第二问:这样写的作用是,采用对比手法,形象鲜明地突出了保持民俗节日独特性对我们(民族文化)自身的重要意义,照应了前文。(2分)

六、(15分)

18.别字:“格”改为“恪”;语序:③、④两句对调;修饰不当:去掉②句中的“一粒”;语义重复;⑤句中的“自信心”改为“信心”,或者删除“对自己”。(4分)

19.标题:“同情止于心?”等(1分);对话符合画面情景即可,具体略。(4分)

20.答题示例:字数符合简短的要求(1分);采用拟人手法,童话特点鲜明(1分);抓住成年人生活中抽烟这一不良现象,符合“给成年人看”的要求(2分);宣传戒烟,表现生动,主题深刻(2分)。

七、(60分)

21.作文评分参照《2008年高考评分标准》

 

 

 

 

 

w.w.w.k.s.5.u.c.o.m

www.ks5u.com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