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求到平面的距离. 变式: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已知点P是直角坐标平面内的动点,点P到直线l1:x=-2的距离为d1,到点F(-1,0)的距离为d2,且
d2
d1
=
2
2

(1)求动点P所在曲线C的方程;
(2)直线l过点F且与曲线C交于不同两点A、B(点A或B不在x轴上),分别过A、B点作直线l1:x=-2的垂线,对应的垂足分别为M、N,试判断点F与以线段MN为直径的圆的位置关系(指在圆内、圆上、圆外等情况);
(3)记S1=S△FAM,S2=S△FMN,S3=S△FBN(A、B、M、N是(2)中的点),问是否存在实数λ,使S22=λS1S3成立.若存在,求出λ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进一步思考问题:若上述问题中直线l1:x=-
a2
c
、点F(-c,0)、曲线C:
x2
a2
+
y2
b2
=1(a>b>0,c=
a2-b2
)
,则使等式S22=λS1S3成立的λ的值仍保持不变.请给出你的判断
 
 (填写“不正确”或“正确”)(限于时间,这里不需要举反例,或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已知点P是直角坐标平面内的动点,点P到直线l1:x=-2的距离为d1,到点F(-1,0)的距离为d2,且
(1)求动点P所在曲线C的方程;
(2)直线l过点F且与曲线C交于不同两点A、B(点A或B不在x轴上),分别过A、B点作直线l1:x=-2的垂线,对应的垂足分别为M、N,试判断点F与以线段MN为直径的圆的位置关系(指在圆内、圆上、圆外等情况);
(3)记S1=S△FAM,S2=S△FMN,S3=S△FBN(A、B、M、N是(2)中的点),问是否存在实数λ,使S22=λS1S3成立.若存在,求出λ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进一步思考问题:若上述问题中直线、点F(-c,0)、曲线C:,则使等式S22=λS1S3成立的λ的值仍保持不变.请给出你的判断______ (填写“不正确”或“正确”)(限于时间,这里不需要举反例,或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现有变换公式T:可把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一点P(x,y)变换到这一平面上的一点P′(x′,y′).
(1)若椭圆C的中心为坐标原点,焦点在x轴上,且焦距为,长轴顶点和短轴顶点间的距离为2.求该椭圆C的标准方程,并求出其两个焦点F1、F2经变换公式T变换后得到的点F1和F2的坐标;
(2)若曲线M上一点P经变换公式T变换后得到的点P'与点P重合,则称点P是曲线M在变换T下的不动点.求(1)中的椭圆C在变换T下的所有不动点的坐标;
(3)在(2)的基础上,试探究:中心为坐标原点、对称轴为坐标轴的椭圆和双曲线在变换T下的不动点的存在情况和个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现有变换公式T:
4
5
x+
3
5
y=x′
3
5
x-
4
5
y=y′
可把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一点P(x,y)变换到这一平面上的一点P′(x′,y′).
(1)若椭圆C的中心为坐标原点,焦点在x轴上,且焦距为2
2
,长轴顶点和短轴顶点间的距离为2.求该椭圆C的标准方程,并求出其两个焦点F1、F2经变换公式T变换后得到的点F1和F2的坐标;
(2)若曲线M上一点P经变换公式T变换后得到的点P'与点P重合,则称点P是曲线M在变换T下的不动点.求(1)中的椭圆C在变换T下的所有不动点的坐标;
(3)在(2)的基础上,试探究:中心为坐标原点、对称轴为坐标轴的椭圆和双曲线在变换T下的不动点的存在情况和个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定义变换T:可把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点P(x,y)变换到这一平面上的点P′(x′,y′).特别地,若曲线M上一点P经变换公式T变换后得到的点P'与点P重合,则称点P是曲线M在变换T下的不动点.
(1)若椭圆C的中心为坐标原点,焦点在x轴上,且焦距为,长轴顶点和短轴顶点间的距离为2.求该椭圆C的标准方程.并求出当时,其两个焦点F1、F2经变换公式T变换后得到的点F1和F2的坐标;
(2)当时,求(1)中的椭圆C在变换T下的所有不动点的坐标;
(3)试探究:中心为坐标原点、对称轴为坐标轴的双曲线在变换T:,k∈Z)下的不动点的存在情况和个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