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下列化学实验的方法和结果都正确的是A.电石与饱和食盐水混合加热.可以很快制得大量的C2H2B.向碘水形成的悬浊液中通入H2S气体至反应完全.过滤可得氢碘酸C.用热的纯碱溶液可以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D.将甲烷气体与溴蒸气混合光照后.可制得纯净的二溴甲烷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酸碱中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实验.几位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
(1)甲同学设计完成了一个实验,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能够发生反应.在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慢慢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溶液的pH,直至氢氧化钠过量.
①在实验中要求用试纸测量溶液的pH,如图1所示的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_.(填代号)

②如图2中哪个图象符合该同学的记录.______(填序号)
(2)乙同学配制100mL1.5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设计并完成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
①X溶液是______,使用酸式滴定管前要检查活塞是否漏水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②乙同学用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相互滴定,绘制出如图4曲线a和b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
B.P点时反应恰好完全,溶液呈中性
C.曲线a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定曲线
D.两种反应过程都是放热过程,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3)丙同学为测定标示质量分数为32%的盐酸的实际质量分数,用pH测定仪组成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在烧杯中加入20g40%的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滴加入该盐酸,测定仪打印出加入盐酸的质量与烧杯中溶液的pH关系图(如图5).
①根据此次测定的结果,该盐酸的实际质量分数是______.
②请分析你的计算结果与标签标示的质量分数不一致的可能原因.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学习小组欲制取氨气并探究其性质.

请回答: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①如图1是进行氨气喷泉实验的装置,引发喷泉的操作步骤是______.
②氨气使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 表示)______.
(3)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部分夹持仪器未画出),探究氨气的还原性并检验产物.
①实验现象为:黑色CuO变为红色;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为蓝色;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无污染.请写出氨气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
③整套装置在方框处应添加一种装置后,此实验设计才较完善,请在方框中补画出E装置图(要求 注明装置中所加试剂名称)______.
Ⅱ.3.2g Cu与30mL,8mol/L过量HNO3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NO2,反应后溶液中所含H+为a mol,则:①此时溶液中所含的NO3-为______mol.
②所生成的NO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_ L.(以上结果均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Ⅲ.某黑色固体甲可能含有氧化铜、硫化铜、硫化亚铜,以及被掩蔽的氧化亚铜.
查阅资料知道:
①氧化亚铜在酸性环境下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铜单质,在氧气流中煅烧,可以转化为氧化铜.
②硫化铜和硫化亚铜常温下都不溶于稀盐酸.在氧气流中煅烧,硫化铜和硫化亚铜都转化为氧化铜和二氧化硫.为了研究甲的成分,该小组同学在收集到足够量的固体甲后,进行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
(1)③中在煅烧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关于固体甲的成分的判断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固体甲中,CuS和Cu2S不能同时存在;
B.固体甲中,CuO和Cu2O至少有一种;
C.固体甲中若没有Cu2O,则一定有Cu2S;
D.固体甲中若存在Cu2O,也可能有Cu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学习小组欲制取氨气并探究其性质.

请回答: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2)①如图1是进行氨气喷泉实验的装置,引发喷泉的操作步骤是   
②氨气使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 表示)   
(3)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部分夹持仪器未画出),探究氨气的还原性并检验产物.
①实验现象为:黑色CuO变为红色;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为蓝色;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无污染.请写出氨气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碱石灰的作用是   
③整套装置在方框处应添加一种装置后,此实验设计才较完善,请在方框中补画出E装置图(要求 注明装置中所加试剂名称)   
Ⅱ.3.2g Cu与30mL,8mol/L过量HNO3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NO2,反应后溶液中所含H+为a mol,则:①此时溶液中所含的NO3-    mol.
②所生成的NO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L.(以上结果均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Ⅲ.某黑色固体甲可能含有氧化铜、硫化铜、硫化亚铜,以及被掩蔽的氧化亚铜.
查阅资料知道:
①氧化亚铜在酸性环境下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铜单质,在氧气流中煅烧,可以转化为氧化铜.
②硫化铜和硫化亚铜常温下都不溶于稀盐酸.在氧气流中煅烧,硫化铜和硫化亚铜都转化为氧化铜和二氧化硫.为了研究甲的成分,该小组同学在收集到足够量的固体甲后,进行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
(1)③中在煅烧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关于固体甲的成分的判断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甲中,CuS和Cu2S不能同时存在;
B.固体甲中,CuO和Cu2O至少有一种;
C.固体甲中若没有Cu2O,则一定有Cu2S;
D.固体甲中若存在Cu2O,也可能有Cu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14分)
Ⅰ.有甲、乙两位学生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均使用镁片和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2 mol/LH2SO4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2 mol/L的NaOH溶液中,如图:

(1)写出甲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2)写出乙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3)如果甲与乙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如果都是金属,则构成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构成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会判断出              活动性更强,而乙会判断出          活动性更强(填元素符号)。
(4)由此实验,可得到如下哪些正确结论?(  )

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电解质
B.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
C.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顺序表已过时,已设有实用价值
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化学反应受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Ⅱ.向一个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如下反应:2 A(g) + B(g) xC(g) + D(g),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1.2 mol/L,B的浓度为0.1 mol/L。
(1)x=               
(2)若使容器温度升高,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则正反应为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方法加入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仍为1.2 mol/L的是             (用序号填空)
①4 mol A + 2 mol B
②3 mol C + 1 mol D
③3 mol C + 1 mol D +1 mol B

查看答案和解析>>

(14分)
Ⅰ.有甲、乙两位学生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均使用镁片和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2 mol/LH2SO4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2 mol/L的NaOH溶液中,如图:

(1)写出甲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2)写出乙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3)如果甲与乙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如果都是金属,则构成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构成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会判断出              活动性更强,而乙会判断出          活动性更强(填元素符号)。
(4)由此实验,可得到如下哪些正确结论?(  )
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电解质
B.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
C.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顺序表已过时,已设有实用价值
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化学反应受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Ⅱ.向一个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如下反应:2 A(g) + B(g) xC(g) + D(g),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1.2 mol/L,B的浓度为0.1 mol/L。
(1)x=               
(2)若使容器温度升高,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则正反应为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方法加入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仍为1.2 mol/L的是             (用序号填空)
①4 mol A + 2 mol B
②3 mol C + 1 mol D
③3 mol C + 1 mol D +1 mol B

查看答案和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A

A

C

B

A

C

BC

D

D

AC

C

CD

AC

D

16.(一)ABDG  (二)(1)温度对KIO3稳定性的影响?(或油炸食品是否适宜放碘盐)研究报告、实验报告、论文等.(2)IO3+5I+6H+====3I2+3H2O

17. (1)Zn-2e==Zn2+,2MnO2+H2===Mn2O3+H2O

(3)①向小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热蒸馏水,充分搅拌,趁热过滤,将滤液冷却,再过滤得晶体,所得晶体即为ZnCl2、NH4Cl;②A.取少许溶液,加NaOH加热,在试管口放湿润红色石蕊试纸;B.试纸变蓝;C.NH4+OH==NH3+H2O晶体混合物;D.取少许溶液,加……(或氨水),将悬浊液分成两份,一份加稀HCl,一份加足量氨水;E.先白色沉淀,后沉淀都溶解;③加热法;(4)坩埚、玻璃棒(三脚架、泥三角、坩埚钳等)

18.⑴排出装置中的空气(CO2、N2、H2O等);⑵AD,D;

      

⑷ 除去过量O2,保证最终收集的气体是反应生成的N2

⑸水,若是气体,则不能被收集和测量,导致较大误差,充满水时能保证进入装置E的气体体积与排出水的体积基本相当;

⑹①使E、F中的液面相平;②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⑺A  B  D;⑻不能,因为CO2、H2O会被碱石灰同时吸收,使实验结果缺少必要数据

19.⑴同周期从左→右电负性逐渐增大(或同主族……)

⑵2.0<x<2.4,弱;⑶得电子;⑷共价键

20.⑴还原剂;2Fe3++Fe==3Fe2+;⑵重结晶,FeSO4?7H2O;

⑶促进Ti4+完全水解生成沉淀;

点燃

 

⑸TiCl4+2Mg===Ti+2MgCl2,保护气

21.⑴Al4C3 ;Na2O2 ;NH3;(2)2NA

(3)4NH3 +5O2                 4NO +6H2O

(4)2AlO2 + CO2 +3H2O =2 Al(OH)3 +CO32 ;Al(OH)3 + 3H+ = Al3+ + 3H2O

(5)CH4(g) + 2O2(g)       CO2(g) +2H2O(l);△H=-889.6kJ/mol

22. ⑴C==C、―CHO、―COOH;⑵消去; 中和;

⑶NaOOC―CH=CH―COONa

⑷ OHC―CH=CHCOOH+2H2→HOOCCH2CH2CH2COOH

23.⑴浓H2SO4,加热,2、3、4、5、7,

⑵F                    H

 

 

 

 

―C==CHCH3

CH3

CH3CHCH2CH3

    Cl

―CHCH2CH3

CH3

 

24.⑴Ba2++SO42-==BaSO4↓H++OH-===H2O;

⑵BaSO4和Al(OH)3

⑶9.32   (4)35mL或55mL

25.⑴133.9mol;⑵3m3<V<4m3

⑶设H2Oxmol,O2ymol

⑷设反应中H2O,,富氧空气体积为,∴

 

 

注:试卷本身有勘误

14题C选项……某种“亚”硫酸盐,……

22题图H:环状化合物“C2H6O2

25题第⑷问最后请加上(富氧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a)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