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右图是某地水循环运动中的水量平衡示意图.图中M表示 A.形成地下水 B.形成生物水C.形成湖泊水与沼泽水 D.形成冰川等固态水读右图.某海轮于6月22日由A点出发.经B.C.D三处.当年8月1日返回原地.回答2-3题.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图1,完成问题。

【小题1】如果该图是从极地上空所视地球自转图,则甲点位于乙点的

A.东南方B.西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
【小题2】条件同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转线速度甲地大于乙地
B.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C.地方时相差11小时
D.12月22日白昼时间甲地大于乙地
【小题3】若该图是某地近地面反气旋示意图,则甲乙两地风向为:
A.东南风、东北风 B.东南风、西南风
C.西南风、西北风D.东北风、西北风
【小题4】若该图为控制亚欧大陆的主要天气系统,则:
A.开普敦正值雨季
B.南极地区常见极光
C.华北平原水稻生长旺盛
D.伦敦的当月平均气温高于哈尔滨
【小题5】若该图为控制北太平洋西岸沿海地区的天气系统时,则:
A.此时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天气
B.长江下游流域出现伏旱天气
C.武汉、南京等地多为连续性暴雨
D.华北平原进入春旱季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湖泊①________,河流②________。
(2)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对中国最具有战略意义的能源是___________。该能源输送到中国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
(3)上面右图是两国首都气候资料统计图,与莫斯科气候特征相符的是甲、乙两图中的____。简要分析两地1月气温的差异及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右图是某地6月22日和12月22日太阳方位示意图.据此回答1l—12题。

11.该地位于

A.赤道    B.南极  C.南半球    D.北半球

12.该地6月22日日出方位为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右图是“某地地形简图”,M 点位于36.5°N。两中学生分别到达 P、M 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 288 米。读图回答

1.图中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冬至日正午,M 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 P 点,

则 P、M 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A.300 米         B.400 米         

C.500 米          D.600 米

3.图中P点位于Q点     方向,P点附近陡崖

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西南  320米                    B.东北  120 米    

C.东北  320 米                  D.西南  120 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右图是某地的气候资料,该地所在国家的人口数量为10.41亿,自然增长率为1.41%(2002年)。分析回答:(18分)

(1)评价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6分)
(2)判断该国人口增长的突出特点,并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6分)
(3)根据气候和人口资料,说明该国为解决粮食问题应采取的有效措施。(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两年高考真题

【答案】1.B  2.D  【解析】由图中所给的160W―140W及北回归线等信息,可确定图示区域为非洲的西北部沿海地区。西北部沿岸的洋流是加那利寒流。寒流对流经沿岸的影响是降低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答案】3.B【解析】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少,必然转化为地下水多。有利于地表水  下渗的条件有:①气象条件:降水强度小,降水历时长;②地形条件: 地面平坦、坡度小;③土壤条件:土质疏松,土壤孔隙大且多;④地表  植被条件:地面植被覆盖率高,草木茂盛。故B为正确选项。

【答案】4.A【解析】读图知,该观测站降水主要集中于夏秋季节,故B错;河流径流量基本和降水量的变化相一致,故雨水是河流主要的补给来源;4、5月份降水增加,但径流量并未增加,C项所述不够严密;丰水期时河流输沙量较大,D错。

三年名校模拟

【答案】1.A 【解析】在水循环中,降水一部分蒸发进入大气,一部分补给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答案】2.C【解析】在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形成逆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由B到C是向东航行,在此过程中,可以比出发地更早地经历日出与日落,因此昼夜更替的周期变短。

【答案】3.D  【解析】B地位于巴西高原的迎风地带,东南信风经过巴西暖流所在洋面。将温暖湿润的空气吹送到陆地,使沿岸地区终年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因此与季风环流无关。

【答案】4.A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c处的海拔高度是15米,地下潜水位海拔高度为10米,因此,该处潜水位埋藏的深度应为两个数的差,即5米

【答案】5.D  【解析】地下水的流向与地表水的流向一样,都是由高处向低处流,且与等潜水位线垂直,潜水位是不断变化的,潜水的流速与地形有关,地形陡的地方,流速快。

【答案】6.B  【解析】地下水上升,最容易造成次生盐渍化。

【答案】7.B 【解析】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①为水汽输送,②为海水蒸发,③为径流,④为降水。

【答案】8.B  【解析】从大洋环流的旋转方向可知,该海区应为南半球,②洋流在南半球副热带海区的大洋东岸,有寒流流过,且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下,所以气候干旱,为热带沙漠气候,该处的洋流为上升流,易形成渔场,故选B。

【答案】9.CD  【解析】按照海陆间水循环的环节,④为海洋,e为蒸发,①为大气水,a为降水,②为地表水,b为地表径流,c为下渗,③为l地下水,d为地下径流。   

【答案】10.(1) 甲处:位于平原上,水流平缓,是地上河,无支流汇人;乙处:位于山谷中,水流急,水量较大。 (2)  洪涝原因:①地处我国南方,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且多暴雨;②上游河段支流多,向下游甲河段排泄的水量大③甲位于平原地区,河道落差小且河道弯曲,水流不畅④缺少调节径流的湖泊,特别是南岸。减少洪灾的措施:①加固堤坝;②为河道进行裁弯取直;③建设分洪区和滞洪区;④增强防灾意识,建立健全防洪预警系统设施及防灾物资准备;⑤加强与上游地区的联系和协调,共同做好防洪工作。   (3) A地是洼地地形。在洪涝发生时,可作为分洪、滞洪区。

【解析】根据等高线特征可以看出,甲河段等高线稀疏,海拔在200米以下,属于平原地形,乙河段等高线稠密,为山谷地形,而且甲河段的等潜水位线特征反映出为河水补给潜水,故甲河段的分布规律是,A位于闭合的48米等高线之内,而该闭合等高线两侧分别为40米45米等高线,所以A的海拔小于40米,为洼地地形,在河流洪水期可以起到分洪的作用。

【社会热点】

【答案】(1)东澳大利亚暖流  东格陵兰寒流北大西洋暖流③(2)纽芬兰渔场  秘鲁渔场有秘鲁寒流经过,秘鲁寒流属于补偿流中的上升流,海水把海底的盐类物质带到大洋表层,为浮游生物提供了食料,进而也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

解析:玩具鸭要顺着洋流的流向流。熟记世界洋流分布不难回答①②③代表的洋流。西欧常年在西风带影响下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④代表的世界著名渔场是纽芬兰渔场,它是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形成的。⑤处是著名的秘鲁渔场,它是秘鲁寒流上升流作用下形成的。

【实战演练】

【答案】1.B 【解析】①所示的补给类型随着降水量的增多而增多,应为雨水补给。③所示的补给最为稳定,应为地下水补给。②为冰雪融水补给。

【答案】4.A 【解析】②类型以春季补给最多,夏季较少,秋、冬季无补给,应为冰雪融水补给。冬季积雪多,但气温低,冰雪没有融化,到春季,随着气温的升高,冰雪融化;到了夏季,只剩下山顶少量冰雪可以融化了,故补给量就少了。

【答案】3.A 【解析】图中各年井水的年内变化幅度较大,因此排除了湖泊水作为主要补给水源的可能;通过观察图可知井水各年内变化幅度最小是在冬、春季节,说明这两个季节的水源补给充足,因此也排除了冰雪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为主要补给水源的可能。

【答案】4.A 【解析】根据第3题的分析可以知道,该地的补给水源不是冰雪融水、湖泊水,可知正确答案为A。

【答案】5.D 【解析】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冬、春季节降水丰富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

【答案】6.C 【解析】从该图的水系形状可以看出,这里为向心状水系,因此它多分布在盆地地区。

【答案】7.B 【解析】向心状水系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因此从水循环角度看,它多属于内陆循环。

【答案】8.C 【解析】干流的水量主要来自各支流的冰雪融水,受沿途用水和蒸发的影响,越往下游,其流量就越小。

【答案】9.D 【解析】根据图中等高线与河流的关系,可以判断河流的流向和等高线的变化方向,图中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图中河流的右岸地下水位比河流水位高,左岸地下水位比河流水位低。

【答案】10.B 【解析】 图示地区为我国的江南丘陵,6月份该地区降水丰富,河流水位高,河流东岸附近地区的潜水受强烈的补给,潜水位比东岸其他地区高,造成东岸其他地区潜水位偏低,使等潜水位线向北弯曲。

【答案】11.(1)C  (2)D  黄河  B  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径流量大;位于地形的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3)该地经济落后,生活、生产用电量少.山高谷深,输送水电需要进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而当地的生态环境脆弱;是泥石流、雪崩、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地区。  (4)①水电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而且是优质、洁净的可再生能源,开发水电不仅可以替代和节约矿石能源,还可以减轻煤炭、石油大量消耗给环境造成的污染压力。②对江河治理和采取防洪措施,开发大江大河中上游的水能资源,修建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既可大大减小中下游的洪涝灾害,又可发挥灌溉、供水、航运、跨流域调水、水土资源开发等多种效益。③由于水库大面积积蓄水源还会改善局部气候,有利于水土保持。特别是调节性强的大型水电站,对改善生态环境、加强水土保持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水电开发是具有巨大社会效益的福祉工程。④水电开发不仅能够产生发电等综合效益.还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

 认识:①中国水能资源丰富和开发程度较低的国情,决定了加快水电开发的迫切性;②中国能源资源紧缺和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决定了加快水电开发的必然性;③成熟的水电开发技术和管理模式,为加快水能资源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开发基础;④中国政府确定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也为加快水电开发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