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在T℃时.相同容器中.若开始时加入0.2 mol A .0.8 mol B .0.9 mol D .0.5 mol E反应.达到平衡后.A的浓度范围为 .(5)下面四个选项是四位学生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限度以后.联系化工生产实际所发表的看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B. 有效碰撞理论可指导怎样提高原料的转化率C. 勒夏特列原理可指导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D.正确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都可以提高化工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t ℃时,将2 mol A气体和1 mol B气体通入2 L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xC(g)。2 min 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变),剩余0.8 mol B,并测得C的浓度为0.3 mol·L-1

请填写下列空白:

(1)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

(2)若继续向原平衡混合物中通入少量氦气(假设氦气和A、B、C都不反应)后,化学平衡将___________移动。

(3)若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充入a mol C,在t ℃达到新的平衡,此时B的物质的量为n(B)=___________mol。

(4)如果上述反应在相同温度和容器中进行,欲使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原平衡时相同,起始加入的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n(A)、n(B)、n(C)之间应该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t℃时,将3molA和1molB气体通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恒容),发生如下反应:
3A(g)+ B(g )   xC(g),2min 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保持不变),剩余0.8 molB,C的浓度为0.4mol·L-1,请填空:
⑴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以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⑵x=              
⑶若继续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通入适量氦气(假设氦气和A、B、C都不反应)后,原化学平衡________(填字母)       
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不移动   D.无法判断
⑷若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充入3molA和1molB,在t℃时达到新的平衡,此时B的物质的量为n(B)______1.6mol。(填“>”、“<”、或“=”)
⑸如果将amolA、bmolB、cmolC在相同温度和容器中进行反应,欲使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浓度分数与原平衡相等,起始加入的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n(A)、n(B)、n(C)之间应该满足的等量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与c及b及c的关系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10分) t℃时,将3mol A和1mol B气体通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容积不变),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min时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温度不变),此时容器内剩余了0.8mol B,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1。请填写下列空白:
(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状态,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 x = ____。
(3)若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充入a molC, 在t℃时达到新的平衡,此时B的物质的量为n(B) = ___________mol。(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4)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对原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作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向右移动的是______(填字母)。
A.均减半         B.均加倍        C.均增加0.4 mol     D.均减少0.4 mol
(5)如果上述反应在相同温度和容积的容器中进行,起始加入3 molA和3mol B,达到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为a%。其它条件不变时,按下列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大于a%的是             (填字母)。
A.2 molC               B.1molA、3molB和4molC
C.1mol B和4molC        D.6molA和2molB

查看答案和解析>>

t℃时,将3mol A和1molB气体通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容积不变),发生如下反应:
3A(g) + B(g)  xC(g)2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变),剩余了0.8molB,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请填写下列空白:
(1)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的状态,生成C平均反应速率为         .
(2)x=         ;平衡常数K=           .
(3)若继续向原混合物的容器中通入少量氦气(设氦气和A、B、C都不反应)后,化学平衡(填字母)         ;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平衡不移动
(4)若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充入amolC,在t℃时达到新平衡,此时B的物质的量为
n(B)=       mol。
(5)如果上述反应在相同温度和容器中进行,欲使反应达到C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原平衡相等,起始加入的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n(A)、n(B)、n(C)之间应该满足的关系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t℃时,将3mol A和1molB气体通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容积不变),发生如下反应:

3A(g) + B(g)  xC(g)2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变),剩余了0.8molB,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请填写下列空白:

(1)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的状态,生成C平均反应速率为         .

(2)x=         ;平衡常数K=           .

(3)若继续向原混合物的容器中通入少量氦气(设氦气和A、B、C都不反应)后,化学平衡(填字母)         ;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平衡不移动

(4)若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充入amolC,在t℃时达到新平衡,此时B的物质的量为

n(B)=       mol。

(5)如果上述反应在相同温度和容器中进行,欲使反应达到C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原平衡相等,起始加入的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n(A)、n(B)、n(C)之间应该满足的关系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

第Ⅰ卷共18小题,每题6分.共108分。

一、选择题:选对的给6分,选错的或未选得给0分。

1.D     2.D    3.B    4.C    5.B    6.A    7.D    8.B    9.C    10.D    11.C    12.D

 

二、选择题:全部选对的给6分,选对但不全的给3分,有选错得或未选的给0分。

13.C    14.C   15.C   16.C    17.C、D   18.A

 

第Ⅱ卷必考部分共9题,共157分。

19.(18分)

【解析】⑴ MO的高度h,OP距离x1,O P'距离x2  (6分)  (3分)(2待测电阻约2kΩ,用3.7V电池供电时最大电流约mA,因此电流表用A1量程太大,换用A2。(3分)

(3)①A1损坏,A2量程太小,因此只有电压表可作测量仪器;只有一块电表时电阻应选用电阻箱或至少两只已知阻值的固定电阻,电压表测路端电压。(3分)

②由于没有电流表,所测数据为路端电压U的电阻箱的阻值R2,由得出:(3分)

 

 

 

 

 

 

 

20.(15分)

解:⑴A→C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 3分)

△R= R (1cos37°)………………  (2分) ∴ vc=14m/s ……………………  (1分)

  ⑵在C点,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2分)

∴ Fc=3936N ………………………………………………………………………… 1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运动员在C点时轨道受到的压力大小为3936N. …………(1分)

设在空中飞行时间为t,则有:tan37°=  …………………   ( 3分)

 ∴t = 2.5s   (t =-0.4s舍去)……………………………………………………( 2分)

 

21.(19分)

解:(1)  A物体沿斜面下滑时有

        

m/s2                     1分)

B物体沿斜面下滑时有

                         (1分)

分析可知,撤去固定A、B的外力后,物体B恰好静止于斜面上,物体A将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分)

A与B第一次碰撞前的速度

  B的速率为零                  (1分)

 (2)从AB开始运动到第一次碰撞用时          (1分)

两物体相碰后,A物体的速度变为零,以后再做匀加速运动,而B物体将以的速度沿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1分)

设再经t2时间相碰,则有                             (1分)

解之可得t2=0.8s                                        (1分)

故从A开始运动到两物体第二次相碰,共经历时间

t=t1+t2=0.4+0.8=1.2s                                             (1分)

(3)从第2次碰撞开始,每次A物体运动到与B物体碰撞时,速度增加量均为Δv=at2=2.5×0.8m/s=2m/s,由于碰后速度交换,因而碰后B物体的速度为:

第一次碰后: vB1=1m/s

第二次碰后: vB2=2m/s

第三次碰后: vB3=3m/s……

第n次碰后: vBn=nm/s

每段时间内,B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第n次碰前所运动的距离为

 sB=[1+2+3+……+(n-1)]×t2= m   (n=1,2,3…,n-1)  (3分)

A物体比B物体多运动L长度,则

 sA = L+sB=[0.2+]m                                  3分)

J                         (2分) 

J                               (2分)

 

 

 

 

 

 

22.(20分)

解:(1)如图所示,带电质点受到重力mg(大小及方向均已知)、洛伦兹力qv0B(方向已知)、电场力qE(大小及方向均未知)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力三角形知识分析可知:当电场力方向与磁场方向相同时,场强有最小值。根据物体的平衡规律有

                     2分)

                     2分)

解得                     (1分)

                          (1分)

(2)如图所示,撤去磁场后,带电质点受到重力和电场力qEmin作用,其合力沿PM方向并与v0方向垂直,大小等于=,故带电质点在与Oxz平面成角的平面内作类平抛运动。

由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2分)

设经时间t到达Oxz平面内的点N(x,y,z),由运动的分解可得

沿v0方向                      (1分)

沿PM方向                (1分)

又                      (2分)

                     (2分)

联立解得             (1分)

则带电质点落在N,0)点 (1分)

(或带电质点落在Oxz平面内,的位置)

       (3)当电场力和重力平衡时,带点质点才能只受洛伦兹力作用做匀速圆周运动

则有:                 (1分)

得:                   (1分)

要使带点质点经过x轴,圆周的直径为  (1

根据

                           (1分)

23.(15分)

解:(1)第三周期,第ⅥA族 (2分)

(2) 非极性 (2)                     (2)2Na2O22CO2 = 2Na2CO3O2  (3)

 

(3) 离子晶体 (2)    碱性(1)

(4) C2H6 + 18OH14e = 2CO32 + 12H2O  (3)

 

24.(15分)

解:(1ABC(3分,选对1个得1分,选错1个扣1分,全题不计负分)

2Ag++e =Ag;(31.08(1);(4H22e==2H+

16(除注明外每空2)

2)常温下,Fe被浓硫酸钝化,碳不与浓硫酸反应;品红溶液褪色;2Fe+6H2SO4() Fe2(SO4)3+3SO2+6H2O;(或C+2H2SO4() CO2+2SO2+2H2O);(2)

(3) 铁碳在溶液中形成原电池;Fe+2H+==Fe2++H2(1);(4×100%(2)

 (5)SO2不一定能全部被品红、KMnO4除去或E中碱石灰会吸收空气中的CO2H2O(

它合理的也对) (2)

 

 

25.(15分)

:(1)(2)0.1 mol/L?min;

(2)(3)    (0.17);

(3)(6分)a(2分)   (参看右图,4分)

(4)(2分)0.1mol/L<c(A)<0.2mol/L

(若答为:0<c(A)<0.2mol/L,0.1mol/L<0.4mol/L,

只给1分;其它0分)   (5)(2分)B

 

26.(25分)

I(1)_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2分) _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2分)      卡尔文循环 _,(1分)

(2)_右__ (1分)  __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由缓冲液补充,同时释放出氧气导致密闭装置内气体压强增大 ,(2分)

(3)___50      30   ,(2分)

(4)_b装置不设缓冲液,其他相同_ (2分) 黑暗_。(1分)

   

 

II1)蛋白质(糖蛋白)(1分)          2)虫体表面抗原的改变(1分)

3)高(1分)   虫体每一波新抗原产生后,病人机体都会产生新的IgM,但病人产生相应抗体,在抗体歼灭(2分)

虫体之前,虫体表面抗原又发生了改变,因而病人又产生新的IgM。(2分)

4)会 (1分)  流感病毒是单链RNA病毒,结构不稳定容易突变,表达出的表面抗原经常发生变化(2分)

(从记忆细胞和相应抗体存留时间有限等方面解释也可以,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5)因为流感病毒在一次感染过程中表面抗原一般是不会改变的,而虫体表面抗原却在不断发生改变(2分)

(其他意思表达正确即可给分。)

 

27.(15分)

解:(1等位基因(2分)     非等位基因(2分)(2)AaBB (2分)          AABb(2分)

(3将这两株植株分别自交(1

(甲、  乙图解各1分,图解中错1处不得分。共2

分别种下自交后代,从长出的自交后代中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植株杂交(1

图解1

种下的后代,让其自交,得到种子,再种下,从中选择同时具有两种优良性状的植株(aabb)(2

图解1

第Ⅱ卷选考部分共5题,共35分。其中,第28、29题为物理题,第30、31题为化学题,考生从两道物理题、两道化学题中各任选一题作答,若第28、29题都作答,则按第28题计分,若第30、31题都作答,则按第30题计分;第32题为生物题,是必答题。请将答案都填写在答题卡选答区域得指定位置上。

28.(12分)

(1)D     (2)A、D

29.(12分)

(1)D、E、F     (2)B、C

30.(13分)

解:

31.(13分)

解:答案(1)①⑥(2分)

(2)C:CH3CHO(2分)Y:              (2分)

 

 

 

 

 

(3)                                                                                    (3分)

(4分)

 

 

学科网(Zxxk.Com)32.(10分)

(1)                               (2)

 

在体外大量繁殖   (1) 产生特异性抗体  (1)

 

③动物细胞融合   (1动物细胞培养  (1)

 

(2) 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2分)

②获得抗病基因的茶花细胞→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得到转基因金茶花(2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