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实验次数 | 斜面倾斜程度 | 物体A重G/N | 物体上升高度h/m | 沿斜面拉力F/N | 物体移动距离S/m | 有用功W有用/J | 总功W总/J | 机械效率η |
1 | 较缓 | 5.0 | 0.1 | 1.5 | 0.5 | 0.5 | 0.75 | 66.67% |
2 | 较陡 | 5.0 | 0.2 | 2.5 | 0.5 | 1 | 1.25 | |
3 | 最陡 | 5.0 | 0.3 | 3.4 | 0.5 | 1.7 | 88.24% |
实验次数 | 斜面倾斜程度 | 物体A重G/N | 物体上升高度h/m | 沿斜面拉力F/N | 物体移动距离S/m | 有用功W有用/J | 总功W总/J | 机械效率η |
1 | 较缓 | 5.0 | 0.1 | 1.5 | 0.5 | 0.5 | 0.75 | 66.67% |
2 | 较陡 | 5.0 | 0.2 | 2.5 | 0.5 | 1 | 1.25 | |
3 | 最陡 | 5.0 | 0.3 | 3.4 | 0.5 | 1.7 | 88.24% |
如图所示是小明测量“斜面机械效率”的装置图。下表是他记录的实验数据:
实验 次数 | 斜面倾 斜程度 | 物体A重 G/N | 物体上升 高度h/m | 沿斜面拉 力 F/N | 物体移动 距离s/m | 有用功 W有/J | 总功 W总/J | 机械效率 η |
1 | 较缓 | 5.0 | 0.1 | 1.5 | 0.5 | 0.5 | 0.75 | 66.67 % |
2 | 较陡 | 5.0 | 0.2 | 2.5 | 0.5 | 1 | 1.25 | |
3 | 最陡 | 5.0 | 0.3 | 3.4 | 0.5 | 1.7 | 88.24% |
⑴请将表格中空格处的数据填写完整。
⑵分析小明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长度相同的斜面,越平缓的越 (填“省力”或“费力”);斜面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有 (只写出一条即可)。
⑶根据你的实验经历,实验中很难控制的操作是 。
实验次数 | 斜面倾斜程度 | 物体A重G/N | 物体上升高度h/m | 沿斜面拉力F/N | 物体移动距离S/m | 有用功W有用/J | 总功W总/J | 机械效率η |
1 | 较缓 | 5.0 | 0.1 | 1.5 | 0.5 | 0.5 | 0.75 | 66.67% |
2 | 较陡 | 5.0 | 0.2 | 2.5 | 0.5 | 1 | 1.25 | |
3 | 最陡 | 5.0 | 0.3 | 3.4 | 0.5 | 1.7 | 88.24% |
实验次数 | 斜面倾斜程度 | 物体A重G/N | 物体上升高度h/m | 沿斜面拉力F/N | 物体移动距离S/m | 有用功W有用/J | 总功W总/J | 机械效率η |
1 | 较缓 | 5.0 | 0.1 | 1.5 | 0.5 | 0.5 | 0.75 | 66.67% |
2 | 较陡 | 5.0 | 0.2 | 2.5 | 0.5 | 1 | 1.25 | |
3 | 最陡 | 5.0 | 0.3 | 3.4 | 0.5 | 1.7 | 88.24% |
一、选择题(共20分,第1题~第7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8~9题为多选题,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漏选得1分,不选或错选得0分)
1.D 2 .C 3.A 4.D 5.B 6.A 7.C 8.AB 9 .CD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0. m 、 m/s 、 w 11. 食盐水, 电, 光 12.增大压强, 减小摩擦力, 减小压强 13.甲, 乙 14.大, 小 15.甲乙,乙丙 16. 变大, 60Ω, 0.6w 17. 风能、水能, 其它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
三、作图与简答题(共15分,第18小题4分,第19小题4分,第20小题3分,第21小题4分)
18.略 19. 略
20. (1)在塑料袋与手之间垫纸巾(其它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
(2) 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21. (1).略
(2)刻度尺, 弹簧测力计
四、探究题(共20分,第22题8分,第23题4分,第24题4分,第25题4分)
22. 80% 省力 盘山公路(其它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 物体匀速直线运动
23. 略
24.在一定范围内,弹簧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
25.由图10到图11,改进的理由是:可以保证电阻的大小不受温度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由图11到图12,改进的理由是:通过调节变阻器而改变R的电流电压从而多次实验 。
五、计算题(共15分,第26题4分,第27题6分,第28题5分)
26.(1) F=G= 27N(2)P=2700Pa
27.解:(1)人和吊箱重力G=G1+G2=m1g+m2g
=(15×60+600)kg×10N/kg=1.5×104N (1分)
绳子的拉力F=G/n=5×103N (1分)
(2) W有=G1h=15×60×10×h=9000h
W总=FS=5000×3h=15000h
η=W有/W总=60% (2分)
(3)W=Pt=45×103W×40S=1.8×106J (2分)
28.解:I=P冷/U=1320W/220V=6A (2分)
W=P冷t=1.32kW×0.5h=0.66 kW?h (2分)
⑶调高设定温度 或 减少使用时间 (1分)
评分意见:第⑶问中只要答到一点就给1分,有其他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
物理试卷答题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