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右边我国西南某区域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析图示区域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原因. (2)用实例评价图示A区域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材料一:川蜀自古多名士.汶川就是传说中的大禹故里.但在汶川大地震中.川蜀大地上诸多沉积千年的人文历史古迹遭遇了一场大劫难.许多名胜古迹伤痕累累?????.截至2008年5月19日.四川全省12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65处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另有11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遭受损伤.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赵川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是建国后对文物造成损失最大的一次天灾.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表示.除了修复文物建筑.国家文物局将会“有目的地保存一些地震后的古迹遗址 . (3)四川汶川大地震使一些历史古迹遗址受损.我们应该积极设法维护.你认为有哪些四川历史古迹遗址值得关注?并简要说明理由. (4)元明清三朝是如何加强对云贵川地区管理的? 材料二:2008年年初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拉开了以大部制改革为特点的行政体制改革的序幕.从而吹响了行政体制改革的集结号.所谓大部制.是指政府各级部门在机构设置上.按综合管理职能合并政府部门.加大横向覆盖的范围.整合职能和管辖范围相近.业务性质类似的政府部门.在此基础上组建一个更大部门的管理体制.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5)根据材料二.结合国家制度的相关原理分析“大部制改革 的原因. 材料三:随着国务院“大部制改革 已完成阶段性任务.重庆大部制改革也悄然提速.2008年8月8日“大农委 率先挂牌.整合后的农委行政编制比整合前减少63名.这符合国家认可的大部制方向.并不是简单的机构合并.而是令农村工作职能得到优化和加强.事实上.类似重庆探索.西南其他省市.四川.贵州.云南.桂林等地近来也有试点.有学者指出.中央这次并没有特意确定某个改革试点的样本.并把它作为成熟的典型加以推广.此举意在放手让各省根据本省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创新. (6)结合材料三.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分析.各省该如何改革创新大部制模式? [选做部分]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A 根据图中材料此时格林尼治时间3时,可知西经45度为0时,东经135度为12时,即图中的135度为东经,可以判断出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进而判断出此图为南半球,南极圈出现极昼,故选A选项

2.C 根据第一题的判断可知为南半球,从图上可知从a到b向西的过程曾到达南极圈,后远离,所以其方向应该为先西南后西北

3.C 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进行腾笼换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出去的往往是技术含量不是很高,劳动力需求量较多,耗能较多,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产业

4.B一些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到欠发达的地区,可以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也能促进当地的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5.C如果西北通道进入大规模商业运营阶段,经过巴拿马运河的船只将有所减少,必将对巴拿马的经济收入带来较大的影响

6.B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汽车市场发展迅速,这是北京车展成为国际著名品牌展览会的重要原因

7.A中国汽车产业与世界各国汽车产业一样都面临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此题也可以采用排除法,

8.B不少汽车跨国公司将研发中心迁往中国主要是为了及时的了解中国市场,使产品更符合中国国情,此题也可采用排除法。

9.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都带有人文主义色彩,都注重通过道德教化人的灵魂,其思想都是力图挽救日益没落的奴隶(城邦)制度,故A、B、D项正确;C项是苏格拉底的主张,而非孔子,故正确答案是C项。

10.D【解析】秦汉郡县制是加强对地方管理的一种制度;十二铜表法是是在平民和贵族的斗争中出台的法律,对贵族的特权进行了一定的抑制,没有体现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权利法案》是限制君主的权力;《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制度,也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9.D 解析:从题中“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可判断出这是《辛丑条约》。因为近代上史的其它条约有割占领土的,或开放通商口岸的条款出现,而《辛丑条约》没有这些内容。但是这并不意味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放松了,这一时期帝国主义采取了以华制华的方式,扶植清政府作为侵华的工具。

10.D 解析:第一手资料是研究历史的最可靠的资料,“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就属于第一手资料。

11.C解析:“看国贼罢黜”指罢黜了“曹汝霖、陆征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学生复课,商店开门”都是胜利的表现。五四运动经过中国人民的斗争,三个卖国贼被罢黜,学生和商人相继复课和开市。C项反映了这个史实。

12.B 解析:第一次国共合作时的斗争对象是北洋军阀,故①错误;第一次合作开始于1924年的国民党一大,故②错误。③④正确。

13.解析:D 1921年之前主要战争,这时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的积极性不高,之后实新经济政策,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

14.C解析:罗斯福新政实施政府干预经济政策。如政府兴建了许多社会工程,拉动内需,来解决就业,这符合凯恩斯主义理论。

15.A 解析: 智者学派产生于古希腊时代,和天主教会的统治没有关系。

16.C解析:首先清楚试题提出的史学观点是“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做好了思想动员”;其次依托这一观点准确再现史实,分析列举项与题干之间的关系确知①③不合题意;②④与题意吻合。

17.B   产品质量是使用价值的保证,故选B。

18.D  自发地追求经济效益是导致商品生产者生产损害消费者健康的产品的根本原因,这也说明单靠市场是并不能调节好经济的健康发展,故①④符合。追逐经济效益是企业的根本出发点,企业还应实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故②说法错误。③与问题无关。

19.A.本题考查学生对“经济全球化”以及相关知识的正确理解。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雷曼破产所带来的效应蔓延全球。所以可以选①、②。而③、④的表述虽然正确但不是材料所反映的内容。故选A。

20.B.本题考查学生对“国家职能”以及相关知识的正确理解。我国发射神七一方面体现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也向世人展示我国的经济、科技实力。从而体现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化建设以及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决心与信心。故选B。

21.A. 本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传统习俗以及相关知识”的正确理解。本题记忆性较强,学生只要能识记传统文化的内涵就可以了。故选A。

22.C.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正确理解。我们知道:文化的包容性要尊重文化的差异,只有如此才能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③的表述不是错误的。故选C.

23.B   C答案材料有体现,但不是认识论内容,不符合题意,不选。A答案是认识论的内容,但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D是知识性错误。所以选B。

24.B   A、C答案错误,D答案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材料中我国经济的发展经过了低谷,但总的发展趋势是前进的,体现了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所以选B。

25.B  本题是考查学生对“主次矛盾以及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正确认识。我们知道事物的性质是有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而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不起决定作用。故选。B

26.参考答案

(1)D

(2)B

(3) 1100km      西北         受阳光照射方向和极地东风的影响

(4)酷寒;烈风;地势高;干燥;缺少建筑材料(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5)纬度高,太阳辐射少;极夜期长;冰雪面对太阳辐射的强反射作用;海拔地势高。

(6)全球CO2气体含量增多,气温升高,冰川融化;南极上空出现的臭氧层空洞,对生物的危害;人类对企鹅的捕杀。

27.答案

(1)东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1分)西方:民主制度。(1分)

东方:①中国古代政治重心处于内陆大河流域,平原广阔,土壤肥沃;②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较发达。(2分)  西方:①古希腊海洋资源丰富,多山少平原,土地少而贫。② 工商业发达。(2分)

(2)相似之处:权力分立,相互制衡。(2分)

不同:中国:加强君主专制制度。(或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2分)  。

美国:防止独裁专制,维护民主制度。(或维护资产阶级利益)(2分)。

(3)东方:秦朝三公九卿制、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等(2分。答对任一点给1分)

    西方:英国:君主立宪制。(或颁布《权利法案》)法国:第三共和国宪法(2分。答对任一点给1分)

(4)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解放了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6分)

(5)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3分)

解析:本题围绕民主政治这个主题展开考察。涉及内容多,时间跨度大,但题目落脚点并不难,这也是新课标高考“高起点,低落点” 特色的展现。回答问题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

28.参考答案

(1)在消费疲软的情况下,国家采取一系列宏观宏观调控措施,扩大了有效需求,从而拉动了经济增长。这说明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4分)消费是生产实现良性循环的重要条件。消费需求扩大,会拉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又会扩大就业,增加和提高收入,进而带动消费需求的扩大,实现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4分)

(2)①消费市场销售疲软,经济增长缓慢;消费品零售价格上升,经济增长势头加快,体现了矛盾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的哲学道理。(3分)

② 经济的增长需要扩大内需来带动,这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哲学道理。(1分)

③ 国家的各项政策最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的哲学道理。(4分)

(3)党中央要求开展对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检查,保证中央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3分)体现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了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分)党中央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经济发展,正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3分)

29.(1)夏季(夏秋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1分)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坡度大;(1分)

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岩石易破碎;(2分) 乱砍滥伐,山坡缺少植被保护,

地表碎屑物多,水土流失严重。(2分)

(2)图示A区域中有两千多年前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青城山、乐山大佛、峨眉山等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美学、科学及历史文化价值,该区域旅游资源的质量高;(2分)成都附近汇集了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峨眉山、乐山、青城山等众多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好。(2分)

(3)广汉三星堆遗址。(1分)原因:在三星堆发现的相当于商朝时期的大型青铜铸像,是青铜艺术的杰作。(1分)都江堰。(1分)原因: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在今天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1分)(或答“都江堰?青城山。“都江堰?青城山”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 (或武侯祠,杜甫草堂,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等等。只要学生回答有理,可酌情给分,但本题得分不得超过8分)

(4)元设云南、四川行省,实行土司制度;(2分)明朝有限地进行改土归流,设贵州布政使司,贵州成为省一级的行政单位;四川西部由朵干都司管辖。(2分)清朝大规模进行改土归流。设四川、云南、贵州省。(2分)

(5)①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政府各级部门作为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意旨的捍卫者,进行“大部制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构建高效、廉洁、负责、守信的政府行政系统,为人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必然要求;(3分)

②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大部制改

革”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方向转变,

有利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和自由。(3分)

(6)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从而构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各省市应根据本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同实际,改革探索促进本地区和谐发展的大部制新模式。(3分)

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要在变化发展中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各省市要从本地区的各个发展阶段出发,明确本省市所处的阶段与地位,破除思想僵化,改革创新大部制管理模式的体制机制。(3分)

③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要在对立统一中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各地的经济与社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新老体制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各省市要在继承 传统优势的前提下,改革创新大部制管理模式的机构职能,更好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职责。(3分)

30.(10分)【地理――旅游地理】

(1)新疆是中国西北边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远离经济发达地区,也就远离冰雪游的大市场。第二,交通条件有限,推高进疆旅游成本,降低了冰雪游的性价比,影响客 源。第三,新疆临近省份经济欠发达,旅游消费能力不高,不能像哈尔滨那样可以在周边省市拓宽市场。(6分)

(2)(AB)(4分)

31.(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1)岩石圈  水圈  大气圈

(2)致灾因子强度

(3)热带风暴影响的地区多为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的中低纬度沿海地区;热带风暴发生频率高。

(4)①遵循自然规律,避免人地矛盾激化;②研究灾害发生的规律,及早预报;.③提高防灾、抗灾能力等。

32.(10分)【地理――环境保护】

(1)ABD

(2)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短缺,不适宜作为商品粮建设基地,因此区域的粮食安全也可以通过“虚拟水”贸易来解决。在国际形势平稳、有利于进行“虚拟水”贸易时,可以 较多进口“虚拟水”,缓解水资源短缺地区的水资源压力;当国际形势不利于开展“虚拟水”贸易时,也可以进行国内地区间的“虚拟水”贸易,减少干旱区耕地面积,增加林草地面积,实现“藏粮于草”、“藏粮于土”,也即“藏粮于生态”

33.参考答案

①第一种看法:不真实;这是作者美化统治者,因为改革实际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2分。如答出具体内容也给分。) 第二种看法:真实。通过改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认为是沙皇赐予的,感激统治者;与此同时农民还可以赎买份地。(2分。如答出具体内容也给分。)

②生活习俗西化,引进西方文明。(1分。如答倡导“文明开化”也给分)

让更多的日本人认识和了解西方文明,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近代化。  (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给分)

③主张:变法是人们的共识;变法遇到一定的阻力;主张向学习西方。(2分)

意图:通过变法实现自强,巩固封建统治。(2分)

④依靠原有的统治者;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2分)

解析:本题以俄国、日本、中国三国改革为主题命题。回答问题是一要注意对图片等材料信息的提炼、综合概括,二要注意对三者的异同的比较,培养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三要注意一些问题的开放性设计及回答技巧。

34.参考答案

①出自《人权宣言》,1789年发表的,体现了反对封建特权的启蒙思想,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促进了世界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程。(3分)

②出自《独立宣言》,1776年发表的,其虽然宣称“人人平等”和“主权在民”但真正拥有政治权利的只是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男性,穷苦白人、妇女、契约奴工和黑奴被排 除在外。(4分)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发表的,它确立了责任内阁制,目的是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3分)

35.参考答案

(1)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1分)追求和平是人类永恒的主题。(1分)

(2)和平与安全;(1分)国际联盟建立在帝国主义战争的基础上,联合国建立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上。(2分)

(3)联合国成员国多;(1分)世界主要大国都参加了联合国;(2分)国际联盟主要被少数西方大国所控制,在联合国中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一支越来越重要的力量。(2分)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一战后欧洲人精神状态的变化“失去乐观主义,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呼唤和平这一永恒的主题。第(2)注意两大国际组织建立的时间、背景, 不难判断此时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应该为“和平、安全”及其成立的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属于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属于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战争。第(3)可从成员国的数量、成员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即该组织是否被几个大国控制)、发展中国家的该国际组织中的地位等角度进行说明即可。

36.参考答案

(1)①在当代中国,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1分)

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2分)

③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主权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基础)。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的图谋,终究是不能得逞的。(2分)

(2)①要维护民族的团结,不断增强包括各民旅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分)

②要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入侵或占领,坚决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2分)

③要坚持“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促进祖国和平统一。(1分)

37.参考答案

(1)①树立道德榜样,是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好方法,向道德榜样学习,能够丰富人的道德素养和文化涵养,提升人的道德境界。首先,道德榜样容易使人产生认同感,  并通过对比看到自身的差距,努力向他们学习;其次,道德榜样的优秀人格与高尚品质容易感染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人们在感动之余,会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鼓起前进的勇气,追求更高的目标。(3分)

②国家评选“道德模范”,是开展公民道德建设的具体做法,即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着眼多数,鼓励先进,循序渐进,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2分)

(2)①我们要学习道德榜样,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必须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重在实践。②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要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循序渐进,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3分)

③在道德实践中,要严于自律,始终表里一致,要学会慎独,以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2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