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根据经度和时间的关系.推算所求点的昼夜长短.太阳日和恒星日的换算理解太阳日与恒星日在自转周期上的差异太阳日--360°59′--24小时恒星日--360°--23时56分4秒一个太阳日比一个恒星日多转了59′.的经度.时间上一个太阳日比恒星日多3分56秒.地球运动线速度的计算自转的线速度在赤道处最快.1670千米/小时.在南北纬60°处约为赤道的一半,公转线速度经过远日点时速度较慢.在近日点时速度较快.故从春分--秋分.约为186天.从秋分--春分约为179天.经纬度距离的计算掌握纬度每间隔1°之间的经线长度都相等.约为111千米.经度间隔1°之间的纬线长度长短不等.由赤道上的111千米向两极递减至零.2.地理计算综合题的复习备考策略近年高考试题中的地理综合计算题.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提供信息材料运用教材中相关地理概念.规律和原理加以计算,二是提供信息材料和计算公式(教材中未涉及的计算方法)来计算.针对这一高考命题思想.我们在复习备考中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⑴归纳整理教材中的相关地理计算原理.运用地理规律.原理.通过一定的运算.求出各种地理数据.是学习地理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在现行中学地理教材中.相关地理计算的规律.原理还是较多的.同学们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应归纳整理相关的地理计算原理.搞清各种计算方法.例如:①比例尺的计算.包括比例尺的三大要素的相互换算.经纬网图中实际距离的计算等,②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高度计算.包括陡崖的相对高度计算.水库大坝高度计算等,③温度计算.包括利用气温递减率计算某一高度的气温.利用地温递增率计算某一深度的地温等,④时间的相关计算.包括地方时.时区.区时计算和逆向的根据时间推算经度.两天不同日期范围计算等,⑤昼夜长短的相关计算,包括昼长与日出.日落时间的相互换算.光照图中的昼长计算.极昼极夜的纬度推算等,⑥正午太阳高度的相关计算.包括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建筑物合理间距的计算.根据正午太阳高度推算纬度等,⑦人口密度计算,⑧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计算,⑨森林覆盖率计算,⑩各类构成比例的计算.包括农业产值构成计算.工业产值构成计算.能源消费构成计算等等.⑵强化材料信息的处理能力.从各类资料中认定和提取地理信息.并对其做出判断和思考.是目前高考地理的十大能力要求之一.近年的高考地理计算综合题充分反映了这一能力要求趋向.或以文字材料.或以图像材料.或以表格材料展现地理信息.要求考生从中提取有效的解题信息.再根据相关的地理计算规律.原理或公式加以计算.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备考阶段.对考生而言.则应以近年高考试题为样本.加强相关试题的适应性训练.从中寻找一些规律性的材料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解题方法.以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 [典例剖析]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根据材料及有关地理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0分)

材料一 傅科设计用来证明地球自转的摆叫傅科摆。把一个摆挂在北极的一个架子上,并且使它摆动,如果在它开始摆的时候,摆动平面既指向格林尼治子午线,又指向一颗遥远的恒星,那么,3小时后,摆动平面对准西经45°和东经135°的经线;6小时后,摆动平面对准西经90°和东经90°经线,而那个恒星始终位于摆动平面上。这说明摆动平面同恒星的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而摆动平面和地球经线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90°的变化。变化情况表明地球在自转。

材料二 我国某学校地理学习研究小组进行了一个竖直运动的物体有无偏向的地理实验。该小组从35米高处竖直向地面落下一个铅球(如图所示)。

他们发现,物体并不是竖直下落到O点,而是大约偏移O点11.5毫米。

(1)傅科摆不仅证明了地球自转,而且发现了自转的角速度是每小时  度。

(2)在材料二的实验中:

①偏移方向  在实验中,物体落下的位置应发生向     (东、西)偏离O点。若在澳大利亚进行该实验,应发生向     (东、西)偏。(2分)

②偏移距离的大小 若在北京进行此实验,偏移的距离应比在南京  (大、小);为寻求偏移距离的最大值,你将会把实验放在什么地区进行呢?    。(2分)

③偏移的规律 根据(1)和(2)的结论,你发现物体竖直运动发生的偏移方向和大小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关于旱灾谚语与发生地区和时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十年九旱”——干旱的西南地区——常年

B.“春雨贵如油”——华北地区——春季

C.“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长江中下游地区——盛夏

D.“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东北地区——夏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当北京时间(120°E)为2010年8月10日的6时,分别求出日期为2010年8月10日经度范围和日期为2010年8月9日的经度范围。求出作为日期分界线的经度和时间。并尝试用数轴法和北极俯视图来绘制日期分界。

(1)日期为2010年8月10日的经度范围?

(2)日期为2010年8月9日的经度范围?

(3)日期分界线经度和时间分别是?

(4)尝试用数轴法和北极俯视图来绘制日期分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根据材料及有关地理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傅科设计用来证明地球自转的摆叫做傅科摆。把一个摆挂在北极的一个架子上,并且使它摆动,如果在它开始摆的时候,摆动平面既指向格林尼治子午线,又指向一颗遥远的恒星,那么,3小时后,摆动平面对准西经45°和东经135°的经线;6小时后,摆动平面对准西经90°和东经90°经线,而那个恒星始终位于摆动平面。这说明摆动平面同恒星的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而摆动平面和地球经线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90°的变化。变化情况表明地球在自转。

材料二 我国某学校地理学习研究小组进行了一个竖直运动的物体有无偏向的地理实验。该小组从35米高处竖直向地面落下一个铅球(如右图所示)。他们发现,物体并不是竖直下落到O点,而是大约偏移O点11.5毫米。

(1)傅科摆不仅证明了地球自转,而且发现了自转的角速度是每小时________度。

(2)在材料二的实验中:

①偏移方向 在实验中,物体落下的位置应发生向______(东、西)偏离O点。若在澳大利亚进行该实验,应发生向____(东、西)偏。

②偏移距离的大小 若在北京进行此实验,偏移的距离应比在南京________(大、小);为寻求偏移距离的最大值,你将会把实验放在什么地区进行呢?

③偏移的规律 根据(1)和(2)的结论,你发现物体竖直运动发生的偏移方向和大小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偏移的原因 试根据“地球运动”相关知识和原理,分析物体竖直运动偏移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干湿地区是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划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