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减轻市区环境压力B.缓解市区交通紧张C.降低城市经济实力D.强化城市聚落功能 专题十 农业[重难点突破]气候――决定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产量, 地形――影响作物种类分布.规模化生产,土壤――影响作物的产量.宜种作物,水源――是半干旱.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某城市区域工业集聚随时间变化示意图”(下图),回答(1)、(2)题。

(1)城市中心区工业规模最大的阶段是

[  ]

A.T1

B.T2

C.T3

D.T4

(2)工业企业外迁的最大好处在于

[  ]

A.减轻市区环境压力

B.缓解市区交通紧张局面

C.降低城市经济实力

D.强化城市聚落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面某城市区域工业集聚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T2阶段金融商业与工业争地最激烈

B.城市中心的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C.工业区由中心转向郊区发展

D.T5阶段各工业区的空间间隔是工业发展的预留地

2.工业外迁的最大影响在于

( )

A.减轻市区环境压力和交通压力

B.缓解市区就业压力

C.降低城市经济实力

D.强化城市聚落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结合2010年世博会召开,目前上海市正在以低碳经济理念,全力打造国家环境友好型城市,为实现“天蓝、水清、地绿、住佳”的目标而奋斗。上海浦东新区的地域结构为开敞式——多核心模式,对多核心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建立不同的功能分区,分散城区职能

B.避免人口与工业等过分集中而引起城市环境问题

C.可有效减轻交通压力,缓解交通拥堵

D.目的是扩大城市用地规模,建立国际化大都市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某城市工业集聚规模随时间变化示意图。

1.读图分析,T1至T5阶段,关于此城市工业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中心工业规模一直在缩小

B.城市的工业规模在不断扩大

C.离市中心越远,各阶段工业规模均越大

D.到T5阶段,市中心已无工业集聚区

2.T1至T5阶段,工业区布局的变化主要是为了(   )

A.减轻市区环境压力                      B.缓解市区交通紧张

C.降低城市经济实力                      D.强化城市聚落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城市里,不少人居住在市郊甚至远离城市的乡村,但上班地点在市区。这种状况对城市交通造成的影响是

[  ]

  A.疏散人口的分布,减轻城市交通压力

  B.加重城市交通环境的污染

  C.缓解人车争地的矛盾,解决了城市交通污染问题

  D.造成人口的“钟摆式”移动,加重交通负担

查看答案和解析>>

1-10  D C D B B B B A C C 

11-20 C B D C A C B C A B

21-26 C A A B D A

27.

(1)(绝大部分为)高山地区(山地),北高南低,地表高差悬殊(山高坡陡)

(2)特点:(除北部高山地区外,)年降水丰富(降水量多),集中于夏(雨)季

    成因:夏(雨)季,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的丰沛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少。)

(3)(山高谷深,)河流多,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经济落后,)经济投入不足,技术力量缺乏

(4)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

    人为原因: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少),(经济落后,)传统农牧业发展

    生活能源需求,(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很大)。

 

28. (1)大西洋    14   北美

(2)12   23   8

(3)变慢

(4)东南方向    晨   西北东南

(5)23°26′N,180°   

(6)在图上找到20°W和160°E(如下图,不要把15°E或30°看成20°E)

29. 4、(1)欧盟    冲击了美苏两极的世界格局,促使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2)在x城附近画出表示西南风的箭头   D   该洲西部濒临大西洋,大部分地区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海岸线曲折、受海洋影响大;地形以平原为主,有利了西风气流深入。

(3)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平原为主的地形,草场广布,从而有利于畜牧业发展。

(4)乙   地处背风区;等深线密集,港阔水深,适宜船舶停靠;地形平坦开阔,利于筑港。  交通    按图中图例或自定图例,从乙地向南画公路交于x城北的已建公路。

 

 

 


同步练习册答案